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专题 > 最新动态

宁国全力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18-10-22 19:05 信息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以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建设为契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宁国市走出了一条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独特路径。

“宁国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对所提建议进行调研,在全省顶层制度设计中予以考虑。”2018年6月,安徽省长李国英对宁国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作出批示,对宁国的实践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安徽省“四最”营商环境在2017年9月首次提出,即: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短短9个月,宁国即在全省脱颖而出。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作,取得亮眼成绩,背后必有“非凡功力”。宁国是如何做到的?

“5+X”的大部制

“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排在“四最”前两位,破解之道全国各地均是从行政审批改革入手。上海最先提出“只说yes不说no”,浙江推出“最多跑一次”,江苏实行“不见面审批”……都是如此。

在安徽,宁国领先一步,于2017年3月正式拉开行政审批改革的大幕。宁国市委书记王普在调研该市政务服务中心时强调说:“要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走出宁国特色。”

“大胆探索”的重要举措,是成立安徽省首家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下称审批办),将原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三权”一次性划转审批办,打破现有部门划分,对审批职能重新进行整合,成立大部制。

“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将可在大厅内部即时办结的行政审批事项,即‘即办件’划转至审批办;对‘承诺件’,在大厅一窗受理,依托‘干部跑腿,数据跑路’推送至原单位审批,审批后统一从窗口出件,实现审批人和服务对象不见面。”宁国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碧源介绍说。

李碧源的话传递出两大关键信息,一是通过提高“即办件”的比例从而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加大后台办理和推送工作,提高审批效率。审批职能重组则是实现这两大关键的依托。

走进宁国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时,与众不同的感觉扑面而来。大厅打破原来各部门“摆摊设窗”的窗口设置传统,按照“5+X”的大部门制,组建设立了市场准入部、投资项目部、公共事务部、综合部、为民服务部共5个部门,“X”则为公安、税务、住房公积金等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进驻部门。

李碧源介绍说:“改革后,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从26个压缩至5个,人员总编制减少了42%,审批时限较以往缩短40%,首批梳理的61件即办件事项和380项事项实现了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在改革中,将国土、发改、安监、环保、规划、住建、人防等窗口合并成投资项目部,是创新亮点之一。“以前,投资方找不到审批部门、弄不清审批流程、跑不全审批手续;现在,只需要将报批材料交递到投资项目部,由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代办,通过‘一窗受理、干部跑腿、数据跑路、后台办理、限时办结’的流程,一站式解决难题。”宁国市政务服务中心投资项目部副部长黄艳介绍说。

两个名词引起笔者关注:“中介超市”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

“企业在投资项目或经营项目时,常常需要第三方出具各种专业报告、评估、方案。一方面各家收取费用不同,不排除‘红顶中介’混于其中;另一方面企业很难一次性找到合适中介。”李碧源分析说,根据市政府要求,宁国市从企业需求出发,面向全国采集招募具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严格筛选,建立统一的中介机构数据库,部分事项统一收费标准,信息资源共享,由市场定价的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使用财政资金的项目必须从中介超市中选取中介机构。

网络版的“中介超市”,可从宁国市人民政府网站上进入,导航里设有中介机构、诚信档案、咨询投诉、收费标准、合同范本等栏目,十分清晰。目前,“中介超市”已入驻中介机构54家,涉及34项涉审中介服务,服务均价降幅30%左右,中介服务满意度提高35%。

在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海德门窗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的受益企业。“项目从签约、拿地,到建设、投产,2017年全部完成,比正常速度快了3个月!”公司项目经理夏禄林说,“对于企业而言,时间最重要!竞争激烈,慢半拍就可能失去机遇。”对并联审批后的提速,夏禄林称之为“投资者心中的宁国速度”。

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情况下才能被容缺机制受理?首先,项目范围主要是年度重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项目、PPP项目、保障房项目等;其次,是在建设单位提供土地、规划、环保、安全等资料后才可先行发放临时施工许可,其他材料需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黄艳说:“这种‘绿色通道’,改变了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开工的局面。”自2017年4月实施以来,宁国市先后召开了19次并联审批联席会议,为21个市级重点项目实行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平均开工时间提前了3个月,少数项目提前半年。

“5+2”公开模式

如果说“5+x”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宁国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展开的主抓手,那么紧抓全国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试点机遇,提升基层政务环境,则是对“投资环境最优”的冲刺。

2017年5月,宁国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试点,这成为宁国打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的撬动点。

在顶层设计上,宁国市政府设立了正科级政务公开机构,建立政府数据开放管理中心,强化试点推进保障;在工作架构上,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以市政务公开办牵头、15个市直单位、19个乡镇(街道)为主体;在应用领域上,率先在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救灾、市政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义务教育等8个重点领域推行。

“从实际需求出发,建立集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和政策解读、回应关切为闭环的全领域、全过程‘5+2’公开模式。”宁国市政务公开办副主任丁兰英简洁有力地概括此项工作的要义。

在“5+2”公开模式中,很多举措是专门为服务企业而设立的。规范政务服务指南,优化政务服务流程,通过二维码墙、电子屏、服务网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和媒介,全面公开“放管服”权力清单、投资项目负面清单、阳光税费目录、窗口预约服务电话、“最多跑一次”事项等等,都是为“投资环境最优”提供新力量。

“只进一扇门、办事不求人,试点工作充分融合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丁兰英总结说。

试点以来,宁国规范公开全领域、全过程信息4850条,重大决策征集社会意见7次,推出政策图解27条、视频解读11条、在线访谈6次、向社会和媒体开放政府会议6次,涉及议题15个。

2018年3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7)》,对全国100个县(市、区)的政府进行评估,宁国位居全国第二名,这也是继2016年来第二次位居全国第二。宁国政务环境优化得到力证。

在“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均有效破解之后,如何实现第四个“最”——“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

“营养师”服务

当走进位于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徽永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时,施工队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这片195亩的土地,原为吉龙竹木和志远林业两家僵尸企业所拥有,2018年3月,总投资4亿多元的永耀纺织从浙江嘉兴被引入,将生机与活力重新带回。

在工房里,公司董事长潘永耀说:“宁国的政策扶持、政府服务满意度均超过嘉兴。在我的推荐下,已经有五、六家嘉兴企业有来宁国投资的意向。宁国市看着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培育了8家A股上市企业,这让我们对投资宁国充满信心。”

访谈中,一位身着制服的“客人”走进了工房。“今天特地来了解永耀纺织与之前的僵尸企业的过户事宜。”宁国市人民法院执行一厅厅长陈文广开门见山,“潘先生经常两地跑,眼下在重点抓工程进度,担心他有些事情会遗漏。”陈文广的来访,在潘永耀眼中是“偶然中的必然”,“他曾多次来到工地,帮我们处理后续事情。”

这样的服务,在宁国极为常见。“为了让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从提供‘保姆式服务’,向‘营养师服务’迈进。政策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产学研一体化、活动参展、对外学习等众多方面都是服务的重点。”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高翠月介绍。

打开记事本,高翠月回顾了上一周的工作事项:周一,开发区就拟举办的“政银企对接会”与市担保公司沟通联系,了解相关政策并将信息告知企业;周二,安排安徽工程大学32名大学生为期3个月的实习工作;周三,走访园区两个重点项目,了解项目进展、验收工作等内容,答疑解惑;周四,获知国家三部委关于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工作的通知,加紧准备材料申报……

“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是宁国市优化完善涉企服务的立足点。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企业家们的获得感也是与日俱增。”高翠月动情地说。

为了培育、增强和巩固这份“获得感”,宁国市从机制体制和政策方案上做好“功课”。

首先是从机制上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市级领导联系帮扶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市场开拓、要素供给、技术创新、项目建设、挂牌上市等困难和问题。

其次是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宁国市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宁国市人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三津人才”六大行动计划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宁国市鼓励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以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留住人才。

最后在激发市场活力上,持续开展“宁国发展功勋”、“宁国发展贡献奖”等企业家评选活动,大力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育计划,发挥企业家对市场的引领作用。

2017年,从事气动设计、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等产品设计开发的宋国亮博士团队被引进落户宁国,从不了解到了解,宋国亮感受着这座“小城”带来的惊喜。

“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十分周到,没有官僚作风,在协助企业申报项目、对外联络以及行政管理方面都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特点。”宋国亮介绍说,“同时,宁国对外地创业人才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提供免费食宿,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也让我印象深刻。”

非凡功力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说到底就是通过政府职能转换,优化服务举措,让市场活跃起来,让群众便利起来。”宁国市副市长唐海宾分析说,“这就是宁国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牛鼻子。”

但要真正让“秘诀”落地生根,依靠的是背后的非凡功力。为此,宁国牢牢抓住三个方面,统筹全局。

首先,部门联动推进是核心。营商环境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事项繁杂,牵涉到部门多。主动沟通,注重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才能全方位、各领域共同推动。

其次,坚持探索不断创新是重点。回看宁国的优化工作,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国家级试点、“5+X”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中介超市等,都是在创新中取得突破。

最后,打通关键环节,政府职能转换与优化服务并举。政府职能转换上,从改革发展的广度、社会需要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对策;服务执行上,精简流程、上门服务、奖扶帮扶等,不打“空头支票”。

“虽然压缩了行政审批时限,但各类审批要件、审批流程仍较多;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中全省电子证照库仍未完全建立,信息不能互联互通。同样一份数据,实际工作中最多的会输入五、六次。”李碧源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得更真切,“下一步,宁国将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进一步加大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

7月25日,宁国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十六届人民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营商环境优化”被列为工作六大亮点之一。宁国市长何田在总结时说:“宁国坚持‘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的理念,以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建设为契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着力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县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