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2019年学生资助中心在上级教育部门具体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圆满地完成了学生资助各项工作任务,有力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现将2019年我市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助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做好学前教育阶段资助工作。2019年学前教育受助学生855人,资助资金48.28万元,其中政府资助28.16万元,幼儿园资助20.12万元,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资助政策。一是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2019年核拨免费教科书补助资金296.6万元,惠及28656名学生;二是免费提供作业本。我市自2012年秋季起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全年免费作业本专项资金72万元由市财政纳入预算保障。三是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2019年发放资金101.57万元,受益学生1265人,其中建档立卡学生147人。
(三)做好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上报、审核和发放工作。
2019年全市普通高中发放国家助学金180.35万元,受助学生901人;校内资助43.6万元,受助学生615人;建档立卡等学生免学费资金6.5万元,惠及40人次。
2019年核拨中职免学费资金579.63万元,受助学生2249人次;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65万元,受助学生340人次;发放校内资助10.27万元。
(四)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我们注重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服务意识,狠抓贷后管理。积极做好高中预申请及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实现了“应贷尽贷,应收尽收”的工作目标。2019年办理助学贷款658人,贷款金额530.52万元;首贷学生196人,贷款金额168.2万元。
学前、义务教育、普高、中职助学金地方配套资金,市财政足额保障到位,并及时打卡发放到学生账户上。
二、具体做法与亮点
近年来,我市结合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注重学生资助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将资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上来,不断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相结合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切实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一)加大宣传力度,让精准资助有基础。依据省教育厅、宣城市教体局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相关文件,我们结合实际,及时完善《宁国市学生资助宣传工作方案》,以“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为工作目标,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进行宣传教育,让群众熟知资助政策,打通群众学习政策“最后一公里”。一是走上街头,向社会宣传资助政策,让广大的市民了解资助工作,并成为资助政策的宣传者;将资助政策汇编成册印发到每位资助工作人员和班主任手中,让每位工作人员了解资助政策。二是借助本地媒体和新闻网站,积极宣传资助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绩。《今日宁国》每年有多篇新闻是报道学生资助工作的,内容涉及国家资助、地方政府资助、社会捐助等。三是指导督促学校开展资助宣传工作。资助中心统一制定宣传模板,各校依据模板内容制定宣传框,挂在每个班级的醒目位置,让学生抬头能见,时时可见;同时,要求各校的宣传橱窗至少有一个版面张贴资助工作内容,各班每周的主题班会至少有一次是宣传资助政策。多渠道多层面宣传,营造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资助工作氛围,确保资助政策知晓率更高、知晓面更广,为精准资助打下思想基础。
(二)注重业务培训,让精准资助有保障。资助工作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熟知资助政策,掌握操作流程,才能指导和监督学校资助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省教育厅、宣城市教体局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中心工作人员还利用宣城市学生资助工作县、市、区互查的机会,学习兄弟单位和学校先进做法,取长补短,促进和提高我市学生资助工作水平。二是开展业务培训。由于我市各校资助工作人员大部分是兼职人员,特别是民办学校和幼儿园,资助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且岗位变动频繁,资助政策了解不全,业务操作能力较差,为了使学生资助工作规范有序地推进,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就中职、普高而言,资助体系相对完善,资助政策变化不大,资助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因此,培训的重点放在精细化管理上。针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工作,我们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政策把握、业务操作、系统填报、档案管理等几个方面。培训的形式为集中培训和网上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将业务园长和资助操作员集中进行培训,在系统操作方面还邀请业务熟练的高中系统操作员现场操作演练,当资助工作需要阶段性地推进时,我们还利用微信工作群及时公布操作流程,指导学校完成操作任务。在幼儿园资助档案建设上,为了让学校有直观性的操作,我们从档案的封面、目录到材料样本,统一制定模板,指导学校整理档案资料。三是加强回访反馈。中心工作人员包片联户,结合学校的大走访活动,深入困难学生家庭,了解资助资金落实情况,聆听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解读资助政策,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监督检查,让精准资助有质量。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检查是促进资助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自身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本着“检查是服务、是指导,检查是促进、是提高”的工作理念具体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检查的。一是制定了《宁国市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宁国市学生资助宣传工作方案》、《宁国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办法》,同时要求各校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校内资助管理办法,以此为依据从资助政策的宣传、困难学生的认定、资助资金的发放、资助档案的建设以及学校资助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情况加强监督检查。二是每年开展春、秋季两次资助工作检查,对中职和普高学校的检查方式是以资助中心巡查为主,以学校间互查为辅,资助中心既要掌握学校资助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要提供学校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共同提高。针对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的检查方式是以示范园为抓手,检查和指导示范园,并将示范园的资助工作人员按片区组成相应的资助检查工作组,监督检查一般性幼儿园的资助工作开展情况,资助中心每个片区抽查1-2所幼儿园。三是分学段召开学生资助工作监督检查反馈会,通报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规范资助行为。
(四)注重思想教育,让精准资助有内涵。以“延伸资助内涵”为主线,扎实做好各项资助工作,并突出感恩励志教育,落实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生活信心。一是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契约精神。在资助中心的协调下,中国人民银行宁国市支行多次深入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金融产品,远离不良网络借贷,树立正确的金融观、消费观和价值观。二是结合奖助学金评审发放等时间节点,紧密围绕“立德树人”工作主线,开展资助征文、感恩教育及励志教育等,教育引导学生知感恩努力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