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局)> 政策解读> 负责人解读
索引号: 113417025970934056/201708-00012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宁国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局) 主题分类:
名称: 【主要领导解读】唐明晖解读:《关于全力培育旅游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 文号:
成文日期: 2017-08-03 发布日期: 2017-08-03
索引号: 113417025970934056/201708-00012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宁国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局)
主题分类:
名称: 【主要领导解读】唐明晖解读:《关于全力培育旅游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
文号:
成文日期: 2017-08-03
发布日期: 2017-08-03
【主要领导解读】唐明晖解读:《关于全力培育旅游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7-08-03 00:00 来源:宁国市文旅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宁国市文旅委党组书记、主任唐明晖就《关于全力培育旅游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如何加大旅游发展保障力度等作如下解读:

一、出台背景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宁国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贡献率逐年加大。但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总体上仍然存在产品特色不鲜明、产业结构不优化、创新发展不足等问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深入推进五大行动计划,以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实现我市 “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目标,不断推动我市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为建设全域性休闲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二、发展目标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思路,通过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到2020年,通过大力实施1435工程,实现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8%,旅游产业增加值对GDP综合贡献率突破15%,旅游从业人数占对就业总数的综合贡献率20%以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旅游业真正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旅游发展布局

按照“一核一区三轴三环”的旅游发展格局,编制《宁国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宁国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融入到全市各类规划之中,实现“多规合一”。

(二)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建立旅游项目准入机制。建立健全旅游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对旅游项目的预审及监管。

坚持以项目工作为主线,紧密对接社会各方资本资源,招引一批投资大、效益好、品位高的亿元以上旅游项目,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旅游景区项目。

(三)着力发展“旅游+”“+旅游”新业态

着力推进“旅游+特色小镇”、 “旅游+农业林业”、 “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康体养老”。

(四)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品牌营销战略

按照“城市宣传由政府主导,产品宣传由企业负责”的思路,突出“山水田园、自在宁国”城市旅游形象品牌,大力开展合作营销、捆绑营销。统筹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媒体营销、节事营销、公关营销、联合营销等方式,加大“三微一端”为主体的网络宣传,实施“1+N”品牌营销模式,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大力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市旅游大数据中心,以“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试点建设为引领,优先完善皖南“川藏线”智慧旅游廊道项目,加快国家3A级以上景区智能化建设,推进全市旅游景区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主要旅游区域公共休憩区建设,开展“厕所革命”,提升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集散地、乡村旅游点等区域厕所的建设和管理标准化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服务业诚信经营建设,引导全社会参与全域旅游发展。

(六)创新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全域旅游管理体制。探索成立全域旅游大数据服务中心、全域旅游宣传营销中心、全域旅游监管服务中心,落实机构、人员和资金,实现职能整合、优势互补、管理统一的全域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探索行业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建立全域旅游综合协管机制。

四、加大旅游发展保障力度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高规格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全域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有关政策措施,促进全市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旅游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旅游重点项目、公共服务、品牌创建、乡村旅游、宣传促销、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扶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综合运用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基金注资等方式,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保障旅游业用地。优先安排旅游用地,每年安排不少于15%的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增减挂用地指标(不包括专项指标)用于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人才培育工程,每年开办旅游主题培训班,开设旅游班,培育旅游专业技能人才。通过开展旅游职业技能大比武大赛等形式,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将旅游类专业纳入我市紧缺专业人才目录,设立宁国市旅游专家智库,重点对为宁国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的专家予以奖励。

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域旅游推动转型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本实施意见精神,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建立完善旅游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