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看宁国

宁国市税惠助农护企促春耕

发布时间:2025-04-27 08:00 信息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浏览:
字体大小:

  “预计今年的销售量要比去年增加30%左右,这要感谢税务部门和银行送来的‘及时雨’!”安徽山里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宁国市经开区,是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日前,公司总经理陈贺明指着仓储区新添置的自动化分拣设备感慨道。
  自2019年起,山里仁公司连续五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企业,这张“诚信名片”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A级纳税人不仅是荣誉,更是实实在在的‘信用资产’!”陈贺明算了一笔账:2024年通过“税银互动”机制,企业凭借良好纳税信用,累计获得1300万元“绿税贷”。随着“信用+农业”模式深入推进,山里仁公司正将纳税信用转化为产业链价值,通过为合作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对按时支付货款、规范使用农资的农户给予5%—10%的采购折扣,带动上下游300余家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合规经营意识。
  除了助力农业企业发展,宁国市税务局还积极帮助“新农人”通过“税务+科技”的方式,实现传统农业的智能化转型,闯出一条农业发展新路径。
  作为宁国市90后“新农人”代表,东江茂茶业总经理胡慧玲依托税务部门精准帮扶,将无人机巡航、智能传感等现代科技深度植入茶叶全产业链,让千年茶乡焕发数字生机。据了解,通过“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支持,东江茂茶业充分享受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2024年以来累计减免税费20余万元,专项用于建设物联网监测系统。
  “我们在2000亩核心茶园布置了68台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税惠资金购置的3台农业无人机实现精准施肥,每亩人工成本降低60%。”胡慧玲指着智慧大屏上的实时数据介绍道,税务专家团队还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包”,协助办理农产品收购数电发票等涉税事项,保障春耕期间供应链高效运转。此外,在税务部门牵线下,企业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基地,运用税收优惠节省的资金,对传统制茶工艺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了茶叶品质和产量。目前企业年产干茶达3.5万公斤,陆续开发了黄茶、黄花云尖等四大茶叶体系,并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站在新建的茶旅融合体验馆前,胡慧玲描绘着智慧农业新蓝图:“税务部门正在辅导我们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未来三年我们计划投入800万元建设5G智慧茶园,打造从云端管理到终端追溯的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随着税惠政策持续发力,这个年轻团队正以“宣城黄金芽”为支点,撬动茶产业向年产值8000万元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