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局《关于做好2020年度民政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工作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1、根据《宣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办法》制定《宁国市2020年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民务【2020】6号),办法明确了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范围、标准和程序,并按该办法落实相关政策。(指标分值2分,自评分2分。)
2、是否规范开展救助工作,实现应救尽救。一是建立了市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并于2020年6月19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自评4分);二是依据工作规程,制定详细规范的救助流程、各项工作流程,2020年宁国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安徽省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试点验收(自评2分);三是各项工作制度建设全面,我站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标准,标准制定全面,标准化通过验收(自评2分);四是严格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再结算”原则,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及时医疗救助。(自评2分)(第二大项指标分值10分,自评10分)
3、是否建立受助人员返乡地域间联动协作机制;及时移交符合护送条件的外省籍救助人员至市级救助管理机构。(指标分值4分,自评分4分。)
4、救助管理机构原则上不得为受助人员提供现金。因特殊情况要提供短途公共交通费的,一般不超过20元,救助管理机构应当留存受助人员签字收据。我站严格执行本项规定,相关票据全部留存。(指标分值2分,自评分2分。)
5、是否开展救助管理质量大提升行动。制定印发了《宁国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大提升行动方案》(民务【2020】10号),并及时报送工作推进情况。(指标分值5分,自评分5分。)
6、是否开展照理服务达标行动。宁国市民政局每季度对救助管理站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督促整改相关问题。我站无站外托养人员。救助管理站通过标准化试点工作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信息报告机制。建立了民政部门负责人定点联系救助管理机构工作制度,并定期开展督查检查、业务指导。(指标分值10分,自评分10分。)
7、是否开展救助殉情服务行动。我站历年所有滞留人员寻亲信息发布率100%、今日头条寻亲公告发布率100%、DNA采集率100%、人像识别100%、查明身份人员送返率100%。我站建站以来寻亲成功,送返10人(指标分值10分,自评分10分。)
8、是否开展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行动。我市全面建立街面巡查和转介机制,公安、城管部门履行街面日常巡查、引导、护送工作情况良好。宁国市正常开展年度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行动。(指标分值5分,自评分5分。)
9、是否开展集中落户安置行动。我站建站以来安置长期滞留人员13名,目前站内无长期滞留人员。(指标分值5分,自评分5分。)
10、是否开展推进源头治理行动。宁国市救助管理站建立了返乡人员信息台帐,并同属地乡镇签订返乡人员告知书。并于2020年11月底开展了返乡人员慰问和回访。(指标分值6分,自评分6分。)
11、是否开展提升救助管理干部队伍素质行动。年度组织救助管理站干部参加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培训5次,站内救助业务培训每月1次。(指标分值3分,自评分3分。)
12、是否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转型升级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我站已全面完成转型,年度未保工作开展有序。并正式取得编办批复。(指标分值5分,自评分5分。)
13、是否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间,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无发生疫情传播(指标分值3分,自评分3分。)
14、风险防控“六必须、六不得”工作开展情况。我站始终坚持逢进必检,2020年度更新了全站安检技防设备。实施分类居住,救助记录、档案管理规范,消防制度健全,年度为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指标分值8分,自评分8分。)
15、是否健全县、乡、村三级救助网络,完善发现报告反应机制。我市三级救助网络完善,信息员联络员职责明确(指标分值6分,自评分6分。)
16、县市区是否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必要资金不足专用资金差额部分。宁国市政府年度安排37万元不足差额部分。(指标分值2分,自评分2分。)
17、资金管理是否规范。宁国市救助管理站专门制定了《宁国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管理办法》(宁救字【2019】9号)资金拨付程序完善,并实施专账管理。不存在挤占、挪用、骗取、套取补助资金情况。(指标分值4分,自评分4分。)
18、满意度调查。(指标分值10分,自评分10分。)
综上所述,2020年我市城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工作民生工程绩效评价自评分满分。通过实施此项民生工程,我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食宿、协助返回、急病救治等权益得到保障,服务对象满意度达100%,社会公众对该政策评价支持度达100%。
二、主要亮点工作
1、完成防疫隔离区域改造。2020年3月,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需要,宁国市救助管理站在学习上海、杭州等地救助管理站场所建设的基础上完成2间4个床位独立隔离区域改造。确保了疫情防控条件下进站人员隔离需要。
2、完成了安防、监控设施设备更新。原安检设备存在偶发故障,且技术参数不符合当前工作开展要求。2020年度救助管理站对站内安检仪、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更新升级,目前设备技术参数能够满足工作开展需求。
3、标准化试点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宁国市救助管理站作为安徽省第七批社会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试点单位,开展了标准化试点工作,制定站内标准47条,覆盖全站管理、服务各个方面。并于今年8月通过省专家组验收。
4、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有序。2020年6月1日,开通了12355宁国市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年度服务困境儿童6名。通过购买服务完成了全市困境儿童的走访摸排,年度走访2269人次。通过购买服务完成了全市“三级救助网络能力提升培训”2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