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生工程 > 公开公示

宁国市2020年度文化惠民民生工程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15 14:49 信息来源:市文旅局 浏览:
字体大小:

根据省市部署及下达的文化惠民民生工程建设任务的要求,我市共计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以及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纳入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补助、农村文化活动、农村体育健身活动任务进展顺利,按时完成目标任务数。现对照绩效评价指标开展自评,自评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宁国市2020年文化惠民工程包含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补助、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和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共4个子项目。2020年文化惠民民生工程任务包括:全市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计划补助资金20.6万元;农村文化活动总计103场任务;农村体育活动不少于103

二、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我市现有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两馆一站均健全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并免费向群众提供,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所有免费开放场馆实现规章制度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设施利用率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二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各乡镇村级基层服务点已实现全覆盖。在工作开展中,与组织部共同进行招标采购,由招标单位统一对各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基层服务点(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点共建)进行站点维护、机顶盒更换和节目资源配置等工作。各村结合实际,开展了十九大精神贯彻学习、主题党课宣讲活动、农村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文明创建知识学习等培训工作,累计200余场。同时,做好网络的运行维护。

三是农村文化活动。按照公开招标购买服务要求,休宁县徽之韵黄梅戏剧团有限公司、南陵县涛涛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于8月底完成了2020年我市103场“送戏进万村”任务。根据民生工程资金专款专用的要求,我市将剩余资金加演95场。共计完成演出198场,演出完成率192%。每月报送数据及时,规范运用送戏平台,视频上传及时、新闻报道踊跃、招投标主动公开。此项工作多次在宁国、宣城等网站上刊登信息。

四是农村体育健身活动:2020年开展活动132次,完成率128%

三、主要措施做法

一是政策引导,规划编制。根据《宣城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引领,我市编制了《宁国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关于构建家风、民风、社风三位一体文化生态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宁国市文旅局“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符合宁国发展实际的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为近年我市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根据承担的民生工程建设任务情况,制定下发了《市文旅局2020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各项民生工程工作逐一分解,明确民生工程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由文旅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联系科室及各乡镇办事处文化干事为成员。实行分管领导联系民生工程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与此同时,还与各乡镇、街道签订民生工程目标管理责任书,每村确定了一名村级民生工程联络员,将建设任务逐一细化、量化,并对承担建设任务的乡镇进行年度考评。

三是资金保障,及时到位。根据省文化厅、财政厅《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实施办法》,我局会同市财政局统筹使用专项补助资金,按要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金20.6万元(2000//年)、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45.32万元(4400//年)、文化场馆免费开放135万元(文化馆20/年、图书馆20/年、综合文化站5//年),我局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及时拨付、杜绝挤占、挪用资金,确保资金安全。

四是提升服务,确保质量。为了提高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各文化阵地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图书馆组织开展“迎新春”手绘灯笼活动、送书下乡、“书香盈岁月,新桃换旧符”——新春年俗展等系列活动;我市文化馆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艺演出、“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等面向群众的文化活动,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下岗职工、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了“暑期艺术讲座”、“未成年人艺术培训”、“电脑基础培训”等培训教育活动,更好地满足更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受疫情影响,今年有些活动未能如期举行,但市文化馆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 “致敬‘逆行者’、礼赞劳动者”宁国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展演、“健康旅游·美好安徽”——安徽省2020年“中国旅游日”宣城市宁国市主题活动;各文化站结合“一镇一品”创新地开展品牌性文化活动,2020年我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共举办文艺活动、展览、培训190余场次;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活动开展中,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点共建,丰富了文化宣传讲座的内容。在“送戏进万村”活动中,融入了地方戏“皖南花鼓戏”、法制建设、文明创建等原创内容,既宣传了我市的地方戏曲,又贴近了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是明确目标,纳入考核。2016年起,我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将民生工程列为考核的重头戏。与此同时,加大对已拨付到位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民生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六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制定了《宁国市2020年文化民生工程宣传活动方案》,各文化阵地、文化活动中民生工程标识上墙,并通过悬挂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演出前插播宣传片、集中宣讲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府官网、民生工程平台、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媒体多渠道宣传工作进展及亮点,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四、自评情况

1、实施运行情况

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文化惠民民生工程,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评估,年终有总结,各民生项目均达到了较为满意的实施效果。

2、资金管理情况

2020年,文旅局注重加强民生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加强了民生工程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的督查,有效杜绝了挤占、挪用资金的情况,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了文化民生工程长效惠民。

3、群众受益情况

 2020年,我市图书馆、文化馆、19个乡镇文化站不断加强服务创新,提高免费开放的水平,发挥了较大的社会效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文化活动、农村体育活动等通过多形式的宣传,使得各项活动开展效果明显,受益群众逐年上升,服务对象满意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五、绩效评价结论

对照安徽省文化惠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市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村文化活动、农村体育活动等4个项目,目标明确,管理到位,资金使用规范,按照项目规定的时间高效、有序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我市对文化惠民工程绩效评价自评分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99.9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99.9分,农村文化活动99.9分,农村体育活动99.9分。4项平均综合得分99.9分。评价级次为“优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