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生工程 > 部门工作

我市创新机制推动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医养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1-08-23 15:29 信息来源:民政局 浏览:
字体大小:

2021年,市民政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学党史、守初心、促三争”活动为载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特困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建立健全特困供养机构医养结合定期巡诊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农村敬老院健康颐养行动”,提升农村敬老院兜底保障服务水平和能力。截止目前,全市18家农村敬老院均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定期巡诊服务协议,服务对象100%建立健康档案,7月份共开展医疗巡诊服务102次,疾病诊治和健康咨询达到870余人次。

一是实地调研,精准掌握服务需求。民政部门多次组织项目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市18家特困供养机构,详细了解特困供养对象身体状况、医疗就诊方式和健康管理等情况。经摸底,全市农村敬老院共入住特困供养对象930人,平均年龄69.87岁,其中失能半失能人员356人,占比达到38.27%

二是部门协作,整合应用医养资源。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医养结合定期巡诊工作的通知》,利用乡镇(街道)和农村敬老院现有的医疗资源和服务设施,通过与辖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协议的模式,为敬老院供养服务对象提供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派驻医护人员坐诊和急救服务,开展疾病预防、康复护理、养老保健等知识讲座和咨询服务等。

三是机制保障,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建立经费筹集、医疗提供、质量评估、日常监管等工作保障机制,制定《宁国市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医养结合定期巡诊质量评估表》,要求乡镇(街道)把推进特困供养机构医养结合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定期对农村敬老院医疗巡诊开展年度服务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支付服务费用,保障医疗巡诊服务落实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