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溪街道办事处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汪溪街道办事处>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
索引号: 11341702733014637M/201808-00023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汪溪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名称: 2018年宁国市夏秋季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 文号: 宁农〔2018〕100号
生成日期: 2018-07-02 发布日期: 2018-07-02
索引号: 11341702733014637M/201808-00023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汪溪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名称: 2018年宁国市夏秋季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
文号: 宁农〔2018〕100号
生成日期: 2018-07-02
发布日期: 2018-07-02
2018年宁国市夏秋季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
发布时间:2018-07-02 00:00 来源:汪溪街道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病虫发生趋势

  根据综合分析预测:2018年我市夏秋季主要农作物病虫总体将呈偏重发生。其中,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稻瘟病、稻曲病感病品种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纹枯病偏重发生,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将偏重至大发生,二化螟、灰飞虱将中等发生;玉米病虫中等发生,玉米螟、玉米粗缩病在早播夏玉米(麦收前播种)上将中等发生。预计全市水稻、玉米主要病虫发生总面积分别为100万亩次、5万亩次。

  二、防治工作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为抓手,以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为重点,强化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增强应急综合防控能力。大力推广以现代绿色植保技术为重点的防治技术创新和集成,加速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和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努力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病虫防治效益和农药利用率,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三、防治任务与目标

  防治任务:2018年全市水稻、玉米病虫防治面积分别约为110万亩次和5万亩次。

  防治目标: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玉米重大病虫造成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具体目标是: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下,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下;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头以下,穗期控制在1500头以下;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下,孕穗期控制在10%以下;纹枯病病株率控制在20%以下;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下;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下。夏玉米粗缩病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玉米螟蛀茎株率控制在10%以下。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防控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各地要高度重视,强化政府植保公共服务职能,落实重大病虫害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各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指挥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明确部门责任,创新工作机制,落实防控任务。进一步强化重大病虫防控联系督导机制,在重大病虫防控关键时期,加强工作督查。重大病虫区域性发生时以当地指挥组织防治为主,重大病虫出现跨区域严重发生时,由市指挥协调、部署防治,各地具体组织实施。

  2、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各地要切实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确保测报人员、植保技术人员全员在岗,认真按照测报规范开展调查,及时准确做出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建立病虫发生防治定期汇报和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通报制度,委属有关单位、乡镇(街道)植保技术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搞好本地农作物病虫监测与调查工作,按时上报《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与防治情况周报表》。继续推行可视化预报。

  3、加大宣传指导力度,广泛普及防治技术。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网络、明白纸、现场会、田间学校等形式,突出利用现代媒介,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等项目,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在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要组织技术人员包村联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切实提高病虫防治质量和效益。

  4、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要大力推行农业生态调控、物理防控、生物农药应用等技术,努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与使用量,大力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同时,要建立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展示区,积极开展害虫成虫诱集(性诱、色诱、食诱)、防虫网、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农药助剂、高效施药机械等的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推广工作,不断提升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大力扶持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切实提高病虫绿色防控效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5、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确保防治用药安全。要确实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加大查禁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行为,净化农药市场,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保护农民利益。

  6、确保经费投入,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对下拨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药械要做到专物专用,严禁截流和挪用,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等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五、主要防控技术

 (一)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1、防治策略。坚持“预防秧苗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水稻病虫管理总原则,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优先选种抗(耐)病虫品种、健身栽培、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科学应用高效、低风险药剂防治技术,逐步恢复稻田生态系统控害能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促进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增效和稻田生态安全。

  2.主推技术

 (1)非药剂预防技术。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肥水、灌水灭蛹、栽培避害、物理阻隔育秧等农业防控;天敌保护利用及释放技术;害虫诱杀技术;稻鸭、稻“渔”共育等综合种养技术。

 (2)生态工程技术。田埂留草,为天敌提供栖息地;田埂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等显花植物,保护和提高寄生蜂和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路边沟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减少二化螟和大螟的种群基数。

 (3)科学用药技术。坚持达标用药,安全使用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积极应用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延缓抗药性产生。

 (4)总体防治技术。种子处理及苗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穗期病虫总体防治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两迁”害虫

  ①科学管理肥水。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好秸秆还田,改善土壤肥力。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害虫食料和生存环境。

  ②保护利用天敌。提倡单季稻大田7月初前不用化学农药,营造有利于稻田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促进其建立有效控害种群,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大力推广稻田养鸭技术,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效益。

  ③积极做好稻纵卷叶螟性诱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或推广工作。

  ④积极做好金龟子绿僵菌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以及使用甘蓝夜蛾NPV、短稳杆菌等生物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推广工作。

  ⑤抓好药剂防治。

  稻飞虱:防治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防治适期: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亩用有效成分烯啶虫胺5-7克或噻虫嗪3.75-5.6克,或呋虫胺6-8克或醚菊酯5-7克或烯啶·吡蚜酮8-12克。世代重叠严重,虫情复杂时,可亩用有效成分异丙威40克加吡蚜酮5克或加烯啶虫胺3-4克防治。施药技术: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机动喷雾器每亩30公斤,手动喷雾器每亩45-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3厘米左右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亩用敌敌畏有效成分240克拌土或拌细砂撒施熏蒸。

  稻纵卷叶螟: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为百丛低龄幼虫50头。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大田防治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为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药剂:四(2)代亩用16000IU/毫克Bt可湿性粉剂100克,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始盛期。五(3)代、六(4)代亩用有效成分阿维·氯苯酰3克,或阿维·抑食肼8.25-9.9克,或氯虫苯甲酰胺2克,或四氯虫酰胺4克,或氰氟虫腙7.2-12克,或茚虫威2.25-3克。

 (2)稻螟虫

  ①翻耕灌水灭蛹,压低虫源基数。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冬闲田及时翻耕灌深水并保持一周以上;一代螟虫化蛹之前降低田间水位,化蛹高峰期适度灌深水(淹没羽化孔)一周左右,压低虫源基数。

  ②推行栽培避螟。单季晚粳稻区水稻播期调整至6月10日左右,避开一代二化螟为害。

  ③理化诱控和释放天敌。推广二化螟性诱技术,释放稻螟赤眼蜂寄生控害。

  ④科学开展药剂防治。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二化螟:一代以早稻大田、单季稻秧田和冬闲田早中稻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卵孵始盛期亩用16000IU/毫克Bt可湿性粉剂100克;若错过卵孵始盛期,在1、2龄幼虫高峰期亩用杀虫单有效成分60-80克防治。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田,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重发区域7-10天后补治一次;三代重点防治双季晚稻、迟熟单季稻,亩用有效成分阿维·氯苯酰3克、或氯虫苯甲酰胺2克、甲维·甲虫肼6-8克,大螟:结合二化螟防治开展兼治。

 (3)稻瘟病

  ①选用抗性优质品种。倡导种植中抗稻瘟病以上的优质品种,要高度重视两系杂交稻、粳糯稻等抗性弱品种和单一品种种植比例高区域的稻瘟病预防。水稻品种在连续种植4-5年后要及时更换。

  ②做好种子处理。水稻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肟菌·异噻胺有效成分4.2-7克浸种。示范使用咪鲜胺、氰烯菌酯或乙蒜素进行浸种。

  ③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施,避免偏施、迟施氮肥,提倡叶面喷施含钾、锌、硅、抗逆诱导物质等多种有效成分的叶面肥或免疫诱抗剂;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

  ④及时开展药剂防治。防治苗瘟、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防治穗瘟,感病品种要严格做到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齐穗期补治,亩用有效成分三环唑30克,或稻瘟灵40克、稻瘟酰胺12-20克、或肟菌·戊唑醇11克、春雷·三环唑13-18.2克,咪铜·氟环唑6-10克、烯肟·三环唑20克,或生物农药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防治配合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或低聚糖素等使用。

 (4)稻曲病

  ①选用抗病品种。可合理选用三系杂交组合等抗病品种。

  ②及时开展药剂防治。于水稻破口前10-15天(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平)施药预防,视天气情况,破口期再治一次,可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嘧菌酯,或亩用有效成分戊唑醇6-7克、或戊唑·嘧菌酯7.5-11.25克、或肟菌·戊唑醇7.5-11克、或噻呋嘧·苷素5.4-6.3克、或氟环唑5-6.3克、咪酮·氟环唑8-12克等。

 (5)水稻纹枯病

  ①减少菌源。灌水耙田时,打捞被风吹到田边的“浪渣”,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水稻纹枯病初始菌源。

  ②加强肥水管理。实行氮磷钾合理配施,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适时适度烤田。

  ③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水稻拔节-孕穗期病丛率达10%的田块,要及时防治。选用井冈·蜡芽菌或亩用有效成分噻呋酰胺4.8-5.8克或井冈·嘧菌酯5.6-8.4克、或肟菌·戊唑醇7.5-11克或苯甲·嘧菌酯13克、或氟环唑5-6.3克或己唑醇4-5克,或井冈霉素A等,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7-10天后再治一次。

 (6)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缩病

  ①压低初始传毒媒介数量。灰飞虱重发区,于早春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并于麦田“一喷三防”时兼顾灰飞虱防治。

  ②条纹叶枯病重病区压“粳”扩“籼”、适当推迟播期。根据水稻条纹叶枯病粳、糯稻重于籼稻的表现特性,病害偏重发生稻区压缩粳、糯稻,扩种籼稻或推广种植抗病性较好的水稻品种。重病区单季晚稻直播播期适当推迟到6月10日左右,以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传毒高峰。

  ③狠抓秧田防治。在做好吡虫啉、噻虫嗪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的基础上,重病区提倡使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秧。小麦成熟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8-10克或烯啶虫胺5-7克等,并视虫情及时补治。

  ④大田防治。病害常发区在灰飞虱二代卵孵至低龄若虫盛期防治,亩用有效成分烯啶虫胺5-7克或吡蚜酮8-10克。

 (7)总体防治技术

  ①水稻播种至秧苗期:开展药剂浸种和药剂拌种。药剂浸种用咪鲜胺或氰烯菌酯2500-3000倍液或乙蒜素,预防恶苗病等种传病害。药剂拌种每5公斤稻种用60%以上的吡虫啉有效成分6-12克或噻虫嗪有效成分7克等专用种衣剂,对水150-200毫升拌种,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稻象甲,减轻水稻病毒病等病虫为害。适时防治秧苗期灰飞虱、白背飞虱、稻蓟马、螟虫等,喷好送嫁药。

  ②水稻破口前:重点防治纹枯病、穗瘟、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主要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发生期,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

  ③水稻穗期:根据病虫发生实际,以稻飞虱、稻曲病为主治对象,兼治其他病虫害。

防治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无水田块适当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稻虾、稻鱼、稻蟹等农业生态种养区域和临近蚕桑养殖区域,需慎重选用药剂。慎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的农药。

(二)稻田杂草防控技术

  1.农业防控技术。一是调整结构。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实行“水稻-油菜、水稻-棉花、水稻-蔬菜、水稻-马铃薯”等水旱轮作制度,为多样性杂草防控提供更多选择。二是选种汰种。精选稻种,汰除混杂在稻种中的杂草种子;提倡高温堆肥,杀灭杂草种子,降低杂草发生基数。三是诱发灭草。提早泡田,诱发休眠杂草种子萌发,然后翻耕灭草。四是清除田埂、沟边杂草,减少传播蔓延。

  2.生态生物防控技术。施行健身栽培,培育壮秧健苗,科学运筹肥水,创建荫蔽环境,以苗压草,使杂草种子和地下匍匐失光自然死亡。示范应用稻渔和稻鸭共育及种植化感作物等控草技术。

  3.机械物理防控技术。充分运用整地、中耕、热力除草和覆盖措施降低田间杂草密度,以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量或次数,同时在收割机械转场前对其进行清洁,有助于阻滞杂草敏感生物型和抗药性杂草生物型间的基因漂移和种子的传播,延缓抗药性杂草的扩散。

  4.化学防控技术

 (1)水稻秧田

  秧田杂草发生特点

  秧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是播种后杂草陆续萌发,7-10天出现第一杂草萌发高峰,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播种后15-20天出现二次萌发高峰,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

  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

  防除早期萌发杂草,于播种后1-4天,选用2%双唑草腈GR有效成分162-216克/公顷,或30.6%嘧肟·丙草胺EC有效成分288-384克/公顷均匀喷雾。

  防除2-3叶期稗草、千金子,于播种后5-10天,选用17%五氟·氰氟草OD有效成分127.5-153克/公顷;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9%嘧肟·氰氟草ME有效成分108-162克/公顷茎叶喷雾。

  防除4-5叶期以上高龄稗草,于播种后10-15天,选用10%噁唑酰草胺EC有效成分105-120克/公顷;防除稗草、千金子、李氏禾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25%双环磺草酮SC有效成分168-252克/公顷,或14%五氟·双·氰氟OD有效成分115.5-157.5克/公顷茎叶喷雾。

  注意事项

  ①秧田除草不推荐使用丁草胺、噁草酮,安全性差;②双环磺草酮可带水施药,不需排水施药;③丙草胺在播种后2-3天使用最佳,迟用会影响防效。④双草醚和嘧啶肟草醚在粳稻和糯稻上慎用,严格控制用药量;⑤撒药土量为225-300千克/公顷,喷雾(泼浇)药液量为450-600千克/公顷。

 (2)水稻移栽(机插)田

  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发生特点

  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在水稻移栽(机插)后3-5天,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率先萌发,7-15天达到萌发高峰;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出土高峰在移栽后15-25天。重点抓好移栽前、移栽后前期(移栽后10天内)和移栽后中后期(移栽后10-25天)三个关键时期。

  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

  移栽(机插)前施药,防除杂草幼芽,封闭除草,选用35%噁草酮SC有效成分360-480克/公顷,或用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WG)有效成分60-75克/公顷均匀喷雾,在水田整平后,喷雾(泼浇)或撒药土,并保水3天以上,待泥浆沉实后移栽(机插)秧苗。

  移栽(机插)后前期施药,①移栽(机插)后1-4天,防除早期萌发杂草,选用2%双唑草腈GR有效成分162-216克/公顷撒药土;②移栽(机插)后5-7天,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9%嘧肟·氰氟草ME有效成分108-162克/公顷,或9.5%丙嗪嘧磺隆SC有效成分52.5-82.5克/公顷茎叶喷雾。

  移栽(机插)后中后期施药,①移栽(机插)后10-15天,防除稗草、李氏禾、杂草稻、莎草及阔叶草,选用25%双环磺草酮SC有效成分168-252克/公顷茎叶喷雾;②移栽(机插)后20-30天,防除恶性杂草如双穗雀稗、芦苇、竹节菜、水苋菜、空心莲子菜等,可选用9%嘧肟·氰氟草ME,或20%噁唑·灭草松ME有效成分630-720克/公顷茎叶喷雾。

  注意事项

  ①除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双草醚、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等必须排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外,其他都应在保水条件下施用,施药后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②丙嗪嘧磺隆可带水施药,不需排水施药。

 (3)水稻抛秧田

  水稻抛秧田杂草发生特点

  水稻抛秧田杂草发生规律,一般在抛秧后4-20天,浅土层杂草种子开始大量出苗,迅速形成一个明显的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出草高峰,是形成草害的主体。禾本科杂草主要发生在抛秧后15天之内,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发生相对推迟。

  水稻抛秧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

  抛秧前施药,防除杂草幼芽,封闭除草,化学防控技术同水稻移栽(机插)田。

  抛秧后前期施药,①抛秧后1-4天,防除早期萌发杂草,选用2%双唑草腈GR有效成分162-216克/公顷撒药土;②抛秧后5-7天,防除稗草、千金子、莎草及阔叶草,选用9%嘧肟·氰氟草ME有效成分108-162克/公顷,或9.5%丙嗪嘧磺隆SC有效成分52.5-82.5克/公顷茎叶喷雾。

  抛秧后中后期施药,①抛秧后10-15天,防除稗草、李氏禾、杂草稻、莎草及阔叶草,选用25%双环磺草酮SC有效成分168-252克/公顷,或60%吡·氯·双草醚WP有效成分270-360克/公顷,茎叶喷雾。②抛秧后20-30天施药,防除恶性杂草,如双穗雀稗、芦苇、竹节菜、水苋菜、空心莲子菜等,可参照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移栽后中后期施药技术。

 注意事项

  ①同水稻移栽(机插)田;②抛秧后前期施药,需待秧苗扎根立苗活棵时(一般小苗4-5天,大苗7天左右)进行;③施药时心叶不能淹水,否则产生药害。

 (4)直播稻田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一般在在播后3-4天开始出草,7-20天出现第一高峰,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兼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第二高峰出现在播后25-35天,以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为主,兼有部分禾本科杂草。

  直播稻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

  防除前茬密度高的翻耕直播田和免耕直播稻田顽固难治的恶性杂草(如空心莲子草等),于播种前,选用30%草铵膦AS有效成分1575-1800克/公顷,或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有效成分1125-3000克/公顷,在水稻播前7天左右均匀喷雾,灭生除草。

  防除早期萌发杂草,于播种后1-4天,选用2%双唑草腈GR有效成分162-216克/公顷撒药土,或40%苄嘧·丙草胺WP有效成分360-420克/公顷均匀喷雾。

  防除2-3叶期稗草、千金子,于播种后5-10天,选用6%五氟·氰氟草OD有效成分90-117克/公顷;防除稗草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25%吡嘧·嘧草醚WP有效成分56-75克/公顷茎叶喷雾;50%嘧苯胺磺隆WG有效成分45-75克/公顷撒药土。

  防除4-5叶期以上高龄稗草,于播种后10-15天,选用9.5%丙嗪嘧磺隆SC有效成分52.5-82.5克/公顷;防除稗草、千金子、李氏禾、杂草稻和莎草及阔叶草,可选用25%双环磺草酮SC有效成分168-252克/公顷,或60克/升五氟·氰氟草OD有效成分90-120克/公顷茎叶喷雾。

  防除恶性杂草,如双穗雀稗、芦苇、竹节菜、水苋菜、空心莲子菜等,于水稻播种后20-30天,可参照水稻移栽(机插)田杂草化学防控技术要点-移栽后中后期施药技术。

  注意事项。同秧田。

 (三)玉米病虫害

  1、防治技术策略

  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突出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实施种子处理和苗期害虫、心叶末期病虫总体防治技术,实现节本增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2、主推技术

  种植抗(耐)病玉米品种;栽培避害控害技术;性诱、灯诱等理化诱控技术,生物药剂防治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玉米粗缩病

  ①调整播期。春玉米播期掌握在4月20日以前;油菜、豌豆、大蒜、大麦、小麦等作物收获后,不要急于播种玉米,推迟至6月10日后再播种,避开玉米粗缩病传毒昆虫灰飞虱一代成虫麦田迁出期,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②种植抗(耐)品种。推广对粗缩病抗性较好的中科4号、郑单958、隆平206、蠡玉16、鲁单981、浚单20等玉米品种。

  ③种子处理。选用咯菌·精甲霜、丁硫·福美双、戊唑·吡虫啉、噻虫·咯·霜灵、甲霜·戊唑醇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也可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剂拌种。   

  ④夏玉米播种前后及三叶期,亩用吡蚜酮有效成分5克对水喷洒玉米苗和田间及田埂、地头、沟边杂草,防治灰飞虱,连续喷2次。

  ⑤精耕细作,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和合理群体,增强植株自身抗性。及时拔除粗缩病重病株,减少毒源。

 (2)玉米螟

  ①开展诱杀控螟。每30亩架设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傍晚开灯,次日零时关灯,诱杀玉米螟、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粘虫、金龟子、蝼蛄等害虫。在玉米螟成虫发生盛期,每亩悬挂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 1—2个,高度超过作物顶部20—30厘米。每5天清理1次诱捕器,每30天左右换一次诱芯。

  ②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在春玉米田一代玉米螟产卵盛期和夏玉米田二代玉米螟产卵盛期,亩用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200克,或8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350克,按药、水、干细沙0.4:1:10的比例配成颗粒剂丢心,或亩喷施1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80-120毫升。化学防治:于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花叶株率达5%-10%时进行挑治;花叶株率达10%以上时进行普治;花叶株率超过20%,或百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连防2次。每亩选用有效成分辛硫磷12-16克或甲维盐0.25克拌10千克细沙制成毒土丢心。也可亩用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0.6-1克,或高效氯氟氰菊酯1.5-2克,或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0-20毫升,对水30-40千克喷雾。

  ③玉米收获后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或集中销毁,压低翌年玉米螟越冬基数。

 (四)茶叶病虫

  1、防治策略:以农业措施为主,合理利用天敌资源,综合应用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方法,科学利用总体防治技术。

  2、主推技术

 (1)茶园适时修剪。早春及时开展修剪、疏枝,进行越冬防治。

 (2)不同阶段总体防治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茶尺蠖。严格按照防治指标67500头/hm2,于1-3龄幼虫高峰期防治。重点防治第4代,其次是第3、5代,第1、2代宜挑治。药剂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除虫脲、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2)假眼小绿叶蝉。早春结合修剪,勤除杂草,有利于压低虫口基数。百叶虫量10-15头及时药剂防治,可用吡虫啉、联苯菊酯等。

 (3)黑刺粉虱。重在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强化生态控制,药剂防治应以第1代和越冬代为主。化学农药一般宜在1龄若虫盛期施用,侧重茶丛中、下部叶背标靶部位。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等。

 (4)总体防治技术。3-5月份以茶树病害、茶尺蠖、黑刺粉虱等害虫为主,6-10月份以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虫害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