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乡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南极乡人民政府> 工作推进
索引号: 11341702764753563W/202405-00001 组配分类: 工作推进
发布机构: 南极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小山变大山”做大“金山银山”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5-04 发布日期: 2024-05-04
索引号: 11341702764753563W/202405-00001
组配分类: 工作推进
发布机构: 南极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小山变大山”做大“金山银山”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5-04
发布日期: 2024-05-04
“小山变大山”做大“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24-05-04 09:33 来源:南极乡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4月,走在宁国市南极乡梅村村的山头林间,满眼的都是新叶勃发的山核桃树,有的村民组正在忙着修建山核桃林区道路,有的村民正在用割草机给山核桃林除草,有的正在给山核桃林施肥,一派繁忙的春耕生产图景。
  近年来,我市在总结提炼当地林农首创做法的基础上,实施“小山变大山” 改革,通过置换、托管、林权收储等形式,将分散的小山场整合成规整连片的大山场,推行高价值经济林山核桃林托管经营,放活经营权,微调承包权,极大地提高生产率,使我市的山核桃传统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
  从“不想变” 到“我要变”,观念一变气象新。
  南极乡梅村村民黄华波告诉记者,一开始听说要进行山场整合的时候,林农们大都不理解、不支持,都认为之前的山场分的清清楚楚的,现在又要进行整合,都怕自己在整合的过程中吃亏。
  为打消林农的顾虑,我市首先从讲清政策入手,把山场整合的好处讲透。为此各村成立了由“村民理事会” 成员、村民代表和“ 五老”人员组成的工作组, 通过召开村民组村民议事会议进行深入动员,宣讲清楚改革的“ 五个坚持” 原则,消除林农心中顾虑。即坚持承包权属微调,经营权调整灵活多样;坚持调整前后面积产量基本不变为底线;坚持统一经营模式,整组村民全面禁止使用除草剂;坚持每户大片山场不变,就近吸纳小片山场;坚持统一托管利益分成、林木价格等标准。
  同时帮助林农算好经济账。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成立山核桃科技特派团深入村组指导,与林农算时间账、成本账、效益账,打消林农疑虑。收入方面:置换后,产量、收入平均提升约 8%;成本方面:打理连片山场,平均每户减少 10个工,降低人工成本至少 3500元。
  为让林农看到实效,我市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鼓励产区党员先行先试,带动林农参与。南极乡杨狮村茶厂组 8名党员率先示范,通过机械化改造山场,每亩经营管理成本降低 10-30%,成功带动全组 71户山场零散林农全部参与整合, 山场数量缩减 1/3。
  充分的政策宣传、专家解惑、引领示范,使林农吃下了“定心丸”,打消了他们的思想顾虑,从“不想变” 到“我要变”,林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记者在南极乡了解到,目前,该乡梅村村27个村民组中已有17个组实施了改革,签订禁用除草剂面积2万多亩,完成率65%,走在全市前列;建设林区道路6条,安装单轨8条,“小山变大山”改革进度位居全市榜首。
  从“一户多山”到“一山一户”,规模经营增效益。
  南极乡梅村村林农杨国光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家每年山核桃产量在5000斤左右。通过山场整合,他家的山场由15块整合到现在的6块。整合之前每年的生产成本要48000元,现在他家每年产量差不多也是5000斤,但是生产成本只要18000元,生产成本就给他省了3万元。
  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及老龄化现象,零星小片的山核桃林会造成生产管理成本不断上升。面对山核桃产业发 展困境,我市按照因地制宜、友好协商、合作分成的原则,以村民组为单位,统一经营措施、统一交易标准,通过山场置换、林地托管、林权收储三种模式,有效降低每户山场块数,促成“破碎”林地实现连片经营管理,从“一户多山”到“一山一户”,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林农收入。
  推动林农置换,减少成本支出。坚持林农自愿原则,在村民组内置换山场,不改变林地承包关系,三年试行期满后双方协商,终止、延期或变更林权证。 目前,38个村民组已完成整合工作,参与林农 1167户,参与率达 85%,平均每户山场数量降低超过 4.7块,最多减少 20余片,涉及山场总面积 4万余亩。
  推动大户托管,减轻管理负担。鼓励岁数较大且无力打理林场的林农、不再从事林业生产的林农将承包的林地流转给经营大户,双方按实际产量约定分成。万家乡大龙村林农黄高波托管经营了3500亩山场。他说,通过组建机械作业服务队,推进“ 无人机飞防+林下套种”等立体化经营管理,改革之后他的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比改革之前增加了30%。目前,全市共有 33个新型经营主体托管林农山场,面积超过3万亩。选择全程托管林农不需要投入一分钱,也不用承担风险,就能分到4成收益。
  从“分散经营”到“合力推进”,做大金山银山。
  “开展林下生态修复、单轨运输机建设、林区道路和林间作业道的修建等惠民政策措施,使林农增收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农村经济。合力推进“小山变大山+”现代山核桃基地建设和国储林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为山核桃产业振兴提供了新动力”。南极乡梅村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汪伟这样说道。
  山核桃产业是我市农业首位产业。之前山场过于分散的经营模式,暴露出管理成本不断上升、新技术推广难度大、产区面临林地退化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开展“小山变大山”的探索实践,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破解了制约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守住了“绿水青山”,做大了“金山银山”。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加林业投入。每年安排1500万元山核桃产业振兴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基地建设、生态修复、企业帮扶、电商扶持等方面。在实现两轮改革的南极乡茶厂组投资 2千余万元建设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林业部门积极与省农担公司、市县担保公司、民生村镇银行合作,常态化开展林业信用、托管主体授信、林权收储担保等贷款,让金融资本“进山入林”。2022年以来,共办理涉林贷款 62笔 1.99亿元。为托管经营者量身定制野外用工安全险,试点山核桃价格指数保险、灾害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
  实施科技机械强农,提高生产效率。在主产区推广 11690台高射程弥雾喷粉机和烟雾机,解决了病虫害人工防治费时费力危险性大的难题,每年为林农节本增效 5500万元以上;推广山核桃脱脯机 9340多台,解决人工脱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每年为林农降低成本 2400万元;推广山核桃植保无人机 40余台,林间轨道车运输线 33条,实现山核桃生产全程机械化。
  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青山绿水。“以前用除草剂除草,容易造成山核桃树早衰,现在全组都不用了! ”甲路镇石门村山脚下村民组组长程某说道。实施“小山变大山”改革以来,推广使用割灌机 12350台,从源头上控制了滥用除草剂破坏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 同时,实施生态修复提质工程,采取生物措施,林下套种黄精、红花草、野油菜等,改善提升林业生态。南极乡梅村马头岭补植 8000余株香榧、青梅、油茶等苗木,防止部分林地退化,同时林下套种野油菜追肥,提高林地肥力,实现了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今日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