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建议提案办理> 办理制度与总体情况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401-00044 组配分类: 办理制度与总体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23年度市政协建议案、协商意见、调研报告、社情民意办理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11 发布日期: 2024-01-11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401-00044
组配分类: 办理制度与总体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23年度市政协建议案、协商意见、调研报告、社情民意办理情况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11
发布日期: 2024-01-11
2023年度市政协建议案、协商意见、调研报告、社情民意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24-01-11 16:20 来源: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办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2023年度,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2件建议案、1件协商意见、3件调研报告及41件社情民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承办单位靠前站位,主动作为,具体办理结果如下:
  (一)建议案办理情况。
  1.《关于做好我市“千年龙窑”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的建议案》办理情况。
  一是编制千年龙窑产业系列丛书。目前正在组织相关专家对我市龙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编制我市龙窑技艺渊源、传承、重大发现及事件等方面系列丛书。二是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级非遗资金,安排千年龙窑产业发展资金列入2024年财政预算。工作部署以来,文旅局多次就龙窑保护与传承工作到省厅进行专项汇报,积极争取省级非遗资金给予倾斜和支持,同时2024年度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了10万元专项用于龙窑产业发展工作。三是围绕千年龙窑产业包装一批项目,支持现有企业项目做大做强。谋划编制千年龙窑文化传承与发展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陶艺大师工作室、展品陈列室等板块,形成以文化推广、DIY制作及特色旅游等为主题的综合性千年龙窑文化传承和发展基地。
  2.《关于创新完善小区物业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小区物业服务水平的建议案》办理情况。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党建引领。制定《宁国市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部门、属地责任。加强物业行业党群组织和阵地建设,成立物业行业综合党委,建立市物业党群服务中心,组织成立5家物业公司党支部,指导不具备单独组建的物业公司成立联合党支部,实现物业企业党组织全覆盖。二是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印发《关于建立宁国市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候选人资格联审机制的通知》,制定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筹备、成立流程图,落实业委会成员街道联审机制。2023年组织开展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履约培训和宁国市“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暨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三是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宁国市物业纠纷快速调处机制的通知》,依托物业党群活动中心建立宁国市物业纠纷快速调处中心,开通“物业110”热线和“码上办”,住建局、司法局、法院等职能部门联动办公,构建“市级、街道(社区)、小区(网格)”三级矛盾纠纷快速调处体系。设立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和指导重大疑难物业纠纷调解工作,截至目前,已先后成功化解因房屋漏水、物业服务等原因造成的重难点物业纠纷132件。
  (二)协商意见及调研报告办理情况。
  1.《关于做好我市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协商意见》办理情况。
  教体局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研究法规政策、调查评估全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情况、设定管理目标和办法、4次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后,拟定《宁国市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教体局作为主管部门,督促各学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供餐服务企业,鼓励小规模学校组团打包招标;建立“负面清单”,完善供餐服务企业退出机制;建立膳食委员会、配备营养师,对供餐质量和收费标准进行监管;实行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压实食堂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家长委员会可申请查看食堂监控;教体局联合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每学期对学校食堂管理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
  2.《关于加强港口湾水库夜钓管理的建议》办理情况。
  (1)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包保责任。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在建立了禁捕各项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调度和行刑衔接机制,组织召开全市禁捕调度会3次。二是构建联防机制。依托渔政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全市禁捕重点水域全方位、全天候监测,构建人防、物防和技防全覆盖、精准打击的联防机制。2023年,禁捕水域新增具备语音播报和可视功能的视频设备10台,扩大了技防覆盖面。三是完善包保机制。制定《宁国市长江禁捕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划分市级网格8个、乡镇网格19个、村级网格38个,禁捕重点成员单位实行包乡联村制度,划片管理,实现了市、乡、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一是依托各类媒体加大禁捕政策宣传。树立禁渔宣传栏200余个,张贴禁食长江野生鱼提示129张,发布典型案例7条,制作并发放《致垂钓者的一封信》《宁国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禁捕政策解读宣传册》等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二是以案释法强震慑。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10余次禁捕政策宣传,结合典型非法捕捞案例,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力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三是接受社会监督。2023年在政民互动、宁国论坛回复涉及禁捕禁钓等帖子21条。加强长江禁渔政策公开,12月8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基层群众代表等开展了以“推进长江禁捕呵护绿水青山”为主题的政府开放日活动,活动中开展涉案渔获物、渔具销毁,就禁捕执法监管座谈交流,进一步提高了禁捕政策认知度。
  (3)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夜间执法。一是巩固“四清四无”成果。持续开展清船清网,重点规范乡镇自用船和浮动设施(排筏)管理,打击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涉渔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检查乡镇自备船30余次,清理取缔涉渔浮动设施(排筏)58座、清理违规网具700余张、非法钓具900余个。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实行“线上线下”“水陆联动”不间断巡查,全年共查办简易程序垂钓案件127起,一般程序涉渔案件14起,涉嫌人员22人,司法移送案件8起,涉案人员16人。三是突出夜间管理。2023年6月份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夜间禁钓专项行动6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没收清理网具200余张。
  3.《关于加快盘活工业低效用地工作的建议》办理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和基本完成处置的工业低效用地企业36家,处置土地1700余亩。
  (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一是高规格召开全市工业低效用地企业整治提升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共识,强化工作保障。二是拟定《宁国市工业用地亩均提升行动大走访工作方案》,明确走访带队领导和牵头单位,分组对低效企业实施亩均效益提升大走访活动,截至目前,各组共计走访企业90余家次。三是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部门协作,形成推力。相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推进处置工作,生态环境分局制定了《2023年宁国市东津产业园生态环境执法帮扶行动方案》,成立帮扶工作组,对东津特色产业园开展帮扶式执法,点对点、手把手地帮扶督促。应急局按照“先易后难、一企一策、分批推进”的原则制定整改提升计划,综合运用“帮、警、罚、停、关”等5项措施,刚柔并济推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税务局强化指标分析,分行业测算税负率,对指标异常企业开展上门指导帮扶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关于规范工业用地分割登记的意见》,支持低效闲置用地分割转让,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企业的办证难题;制定印发《宁国市促进工业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的若干措施》,通过源头管控、“双合同”监管等方式,全面提升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经信局多次召开培训会议,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资,2023年,我市办理技改备案企业198家次,完成技改投资60.82亿元;出台《金融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细则》,提供信用贷款,支持优质企业对低效用地企业的兼并重组;举办各类产需对接会,鼓励企业“走出去”,组织铸造企业赴溧阳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3)属地落实,强力推进。各属地单位针对辖区内的低效用地企业,通过制定细化处置方案、全力帮扶、创新举措,有力保障了处置工作的有序推进。如经开区通过国有公司收储等方式,扎实开展“退二优二”工作,有序推进化工园区搬迁,同时强化对接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包装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及“亩均论英雄”产业结构提升两个项目,成功争取专项贷款26亿元。港口镇通过司法介入,以法院拍卖的形式,原金鼎耐磨资产由申沛纺织公司购得;浙皖振华通过破产重组程序,引入战略投资人,企业起死回生。中溪镇一方面通过深入剖析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另一方面督促企业加速项目建设,辰欧汽车零部件、鼎好节能科技等新拿地项目提前建设完成,其中鼎好节能科技已于10月底新建新投产入规。
  4.《加强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调研报告》办理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统筹规划。为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印发了《宁国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推进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此项工作由生态环境分局牵头,乡投集团落实工程投资和项目具体实施,3年内分批次完善我市44个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二是因地制宜,科学治理。根据各村特点,生态环境分局会同乡投集团、属地乡镇(村)、设计单位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和讨论,因地制宜设计污水治理方案。目前在建的11个项目中,4个集镇所在地(中溪镇中溪村、南极乡永宁村、云梯乡云梯村、方塘乡方塘村)、2个民宿较为集中的村(云梯乡千秋村、青龙乡龙阁村)通过铺设污水管网接入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梅林镇沙埠村铺设管网污水接入中德智造小镇污水处理站,其余项目综合考核地形地貌、建设成本、后期运维等因素,采用“单户收集池+资源化利用”污水治理模式,按1500元/户标准补助,同时对已有污水处理终端设施进行维修和配套管道疏通,进而对污水进行多模式科学治理。
  三是多方争取,保障资金。2023年9月份申报《宁国市“康养乡村片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000万元),现已入库,待资金分配。同时协调乡投集团积极发挥国企平台优势,从农商行获得3000万元贷款,并配套2000万元,全力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投入。为持续推进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又积极协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约150万元)用于2024年污水治理工程建设。
  (三)社情民意办理情况。
  41件社情民意涉及环境治理、教育卫生、人才服务、城乡发展等各个方面,反映的情况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社情民意的办理有效促进了各项事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完成办理31件,持续办理10件。
  如在办理《关于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的建议》中,一是完善基础设施,规范村庄治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十四五以来,我市以示范片区和皖南川藏线为主线,整合移民、环保、交通等项目,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提质升级,高标准建成省级中心村14个,污水处理设施14处,完成重点整治村庄223个,创评“最美自然村”74个,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6000余座。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挖掘村庄资源,抓好美丽乡村运营。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如河沥溪街道长虹中心村依托村域内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带动荆虹家庭农场、一滴水家庭农场两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蓬勃发展,通过种植经营瓜蒌、有机蔬菜、水果,年产值约400万元,解决当地就业百余人次。三是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常态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考核、中心村长效管护等长效管护机制,将长效管护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年度考核,推动常态治理,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存在问题
  2023年的办理工作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与新形势的要求和政协委员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一是个别单位办理的积极性不够,特别是需要多部门协同办理的意见建议,责任单位主动性不够,不同程度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二是个别单位与委员联系沟通不够积极主动,办理过程中未实时告知委员办理进展;三是个别单位办理的质量不高,答复过程中空话、套话过多,对不能办理的原因解释不清楚,一些问题没有深入研究。
  三、下一步打算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认真加以解决。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承办单位收到委员意见建议后立即成立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总负责,分管负责人牵头抓,相关科室具体抓,同时细化程序、办理要求、办理责任,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提升办理质效。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办理质量。在办理过程中加强调研,深入基层、紧贴群众、联系实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能解决且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因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创造条件争取多方支持逐步解决,让“办好一件事”成为“解决一类事”,通过一份建议案、协商意见、调研报告或社情民意,完善一类工作,形成一揽子的便民政策。三是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办理效果。采取电话联系、见面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与委员们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委员所提问题发展现状,把握办理意图、明确办理方式、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实行先协商、后答复,边协商沟通、边办理答复,在积极沟通中推进办理工作,确保办理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