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099802061L/202401-0002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05 发布日期: 2024-01-05
索引号: 11341702099802061L/202401-0002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05
发布日期: 2024-01-05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1-05 16:52 来源: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以来,宁国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局决策部署,切实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一、2023年获得上级荣誉及表彰情况

       1.2022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单位;

       2.2022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3.2022年度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

       4.2022年度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5.2022年度平安宁国建设先进单位;

       6.2022年药械化监测工作先进的监测机构;

       7.2022 年宁国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先进集体;

       8.2022 年度宁国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

       9.2016—2020年全市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二、2023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营商环境,推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继续推行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企业开办7个环节0.5工作日办结,完成“七个一”样本企业1件。降低企业开办成本。继续实行对全市所有新办企业5枚印章的免费刻制和税控设备的免费发放,全面推行电子印章免费发放,建立免费刻章可选择机制。累计免费刻制公章1469套,免费发放电子印章127套,减少刻制各类印章149枚。推行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全面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为市场主体办理歇业备案登记21起。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简易注销公告期由45日缩短为20日。今年以来,我市注销企业676家,其中简易注销350家,大大降低了市场主体退出成本。实行窗口服务帮代办制度,共为企业群众帮办代办各类事项280余件(包含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设立登记、公章网上申请、税务申报、法人注册等);简化分支机构登记,率先推进跨县(市区)“一照多址”改革试点,发放全省首张跨县(市区)“一照多址”备案证明,截至目前共办理2件。启动“强制注销”改革试点工作。对于符合强制注销条件的企业,严格按照程序要求,依法开展强制注销工作。出台《宁国市开展个体工商户“一屏注销”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提供“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屏注销”服务,可以任意选择在市场监管或税务部门窗口办理简易注销登记和清税事项。自方案出台至今,已为380余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一屏注销”截至目前,我市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5595家,其中企业1546家、个体工商户40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

       2.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宁国市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着力构建以随机抽查为核心的监督管理体系,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宁国市“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的通知》《关于印发宁国市市市场监管领域2023年度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的通知》等文件。召开了宁国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推进会。构建我市双随机“两库一单”监管平台,收录九百余名执法人员、五万余户监管对象、两百余项(细类)检查事项清单。制定随机抽查细则和年度抽查计划,实现市场监管事项和其他执法事项全覆盖。截至十一月底,所有任务均检查完成并公示检查结果。联合抽查占比86%,抽查问题发现率49%,信用风险分类100%。

       3.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发挥信用惩戒作用,对不诚信经营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吊销企业营业执照90户,将645户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引导62户企业对企业信用进行修复,消除信用影响。多种形式全面推进企业年报工作,将2022年新登记企业及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作为辅导重点,共召开4期年报辅导会,为617家企业送法上门,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分别为95.82%、98.31%、99.74%、98.10%,超额完成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5%的目标任务。

     (二)聚焦日常监管,促进风险隐患排查化解。

      1.强化日常执法。截至目前,全局各办案机构共立案479件,其中食品类案件323件,药品类25件,医疗器械类17件,化妆品类17件,特种设备类6件,产品质量类16件,侵权类12件,广告类案件18件,价格类13件,计量类11件,登记类8件,消费维权类2件,反不正当竞争类2件,其他类9件;

       2.强化消费维权。2023年,共接受消费投诉举报2466件。其中投诉2114件,举报352件,目前办结2101件。扎实推进消费维权年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发布十大典型案例。联合宁国市“双打”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侵权假冒产品集中销毁,销毁产品货值金额309.29万元。继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市认定命名县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03家,2023年新增29家。宣城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1家, 2023年新增申报7家。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家,2023年新增1家。

       3.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严格审查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审查共审查各类上会议题40余件,其中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增量文件7件。

       4.加强价格执法监管。重点查处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等价格违法行为。对粮油肉蛋奶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监督检查、巡查,采取提醒、告诫等方式,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组织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目前监督检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3家。监督检查国有基层粮库1家、民营粮食加工企业1家,协助制定规章制度1项,

      (三)聚焦“三品一特”,安全形势更加稳定。

       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没有发生等级以上安全事故,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1.强化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突出统筹协调,夯实“两个责任”。聚焦薄弱环节,主动把工作抓具体、抓到位、抓到底,推动“两个责任”工作落地见效。坚持问题导向,落实监管主责。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守查保”“食安守护”“两超一非”问题整治等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主体,实现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检查全覆盖,年度风险分级率100%。强化食品生产源头管理。严格食品生产许可,累计完成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3家、注销3家、核发7家、延续8家;先后开展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桶装饮用纯净水、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等;推进质量安全提升工程,3家已通过haccp或22000管理体系认证,2家企业正进行追溯体系建设,149家小作坊持续开展规范提升。强化食品流通市场管理。开展农贸市场规范提升行动;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已完成抽检1010批次;组织特殊食品经营单位小程序抽考工作,完成率达100%。强化餐饮消费质量管理。加强入网餐饮监管,辖区入网餐饮服务实体店872家,监督检查872家,覆盖率100%,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持证率(备案率)100%,指导使用食安封签170万张,覆盖率100%;加强餐饮加工监管,结合“餐饮环境卫生提升年”,聚焦餐饮环境卫生水平提升,打造“清洁厨房”,推广采用4D、5常、6T等管理方法的餐饮服务提供者1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餐饮企业3家;加强社会共治共管,开展“你点我查,随机查餐厅”活动2次、检查单位6家,涉及网红餐厅6家。聚焦宣传引领,做实社会共治。大力推进制止餐饮浪费。采取以会代训和现场指导形式,督促外卖平台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发放宣传标贴、印制桌牌桌签等多种形式,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弘扬节约传统美德,强化示范引领。以示范食品产业园区、示范食品生产企业、特殊食品专区专柜经营等为重点,打造一批示范生产经营单位,强化标杆引领。强化社会宣传。充分利用“3.15”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保健食品科普宣传“乡村行”“随机查餐厅”等活动,广泛地开展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药械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构建安全用药环境。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逐步完善上下为一体的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目前,共有药品安全管理员、宣传员分别为19人,协管员、信息员分别为122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强化落实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县级药品零售证件办理40件,市级委托办理其中药品经营许可证98件,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许可120件。宁国市现有注册执业药师共383人,按宁国市现人口38万人计算,每万人口拥有执业药师10人。强化日常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定期组织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中药饮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儿童化妆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疫苗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对化妆品监管进行新尝试,制作印发《宁国市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管理手册》等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日常管理的要点及监管工作重点。联合公安、卫健委等部门开展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第二类精神药品专项等行动。强化应急管理能力,扎实推进不良反应监测。2023年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529例,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753例,占比49.2%,严重的报告121例,占比7.9%;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397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71例。创建化妆品标准化店,提升化妆品经营规范水平。制定了《宁国市“妆安行动”化妆品标准化店(商场)建设工作方案》,并组织编写、印制《宁国市化妆品经营企业日常管理手册》。从全市化妆品经营单位筛选出标准化店18家,标准化商场1家。不断加强对经营单位进行法律法规宣贯,引导化妆品经营单位提高相关法律意识。

       3.加强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市登记在册特种设备共计7404台,其中电梯2340台,锅炉145台,压力容器1850台,起重机械1167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879辆,游乐设施23台,压力管道210千米,气瓶49000余只。强化“三年行动”形成的制度成果,持续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景区大型游乐设施及旅游观光车,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扶梯和小区电梯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开展为期一年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制定《宁国市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严肃查处燃气气瓶充装单位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650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85家,检查设备1368台/套,发现隐患172处,现场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96份。

       4.严守产品质量安全。组织19家获证企业完成事中事后监管的第一阶段自查报告工作,对全市重点工业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整改。组织全市派出机构开展产品质量风险监控工作,已上报监测出的30条风险监控信息。配合上级局对一次性打包盒、砖块、水泥、建材等重点工业产品开展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认真完成落实整改验收工作。对全市所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工业获证企业、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及销售强制性认证产品的大中型销售企业进行文件精神宣贯,指导相关企业配备企业质量安全总监及质量安全员。全面推进安徽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信息平台录入工作。

      (四)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发展动能。

       1.扎实推进质量提升。印发了《宁国市持续开展“四个一”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按照“一业一域”“一园一品”的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 2022 年度开展宁国经开区橡塑密封件产品质量提升取得初步成效基础上,2023 年继续组织实施,持续开展帮扶,并于8月30日配合宁国经开区完成省级验收。组织10家荣获安徽省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参加2022年度皖美品牌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遴选,司尔特公司的《乘“司尔特”高铁  向春天出发》—司尔特品牌广告专列首发事件被选为2022年度皖美品牌最具影响力十大事件。引导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第三届宁国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及第七届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导入奖评审工作,此项工作正在持续开展中。9月26日组织质量标杆企业分享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组织开展“强国有我 质量为先”“苏州农商行杯”有奖征文活动,至截稿日总共收到全市来自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各类企业的54篇征文,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并在质量月启动仪式上对这16篇获奖作品代表进行了现场颁奖。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首席质量官公益培训班,来自全市73家企业近百名质量工作负责人、首席质量官等参加了培训。组织6家企业申报皖美品牌,组织两家企业上报苏浙皖赣沪有奖征文。

       2.积极推进标准引领作用。引导我市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针对我市行业特点,在铸造、电子、汽车零部件行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争取企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推进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2023年我市企业发布行业标准1项。目前已引导1家养老服务企业参加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企业2022年度在标准化方面工作的政府奖励政策兑现工作。      

       3.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截至目前已完成46家知识产权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其中,专利权质押35家,商标权质押11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知识产权培育工作。共帮助20家企业完成省级第二批创新主体专利申请精准管理申报工作,8家企业完成宣城市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申报工作,5家企业完成市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项目申报工作,2家企业完成2023年度宣城市专利导航项目申报工作。持续推进高端装备及耐磨铸件产业专利导航项目。目前,导航项目已完成验收并举办了成果发布会。每月对全市发明专利缴费状况、权利转移等数据进行监控,并提醒督促企业及时缴纳年费,力争从源头上减少发明专利流失。完成省、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总结及2023年工作会议,部署了2023年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具体工作任务。完成地理标志使用专题培训会及用标企业培训会并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专项的地理标志及春茶等专项执法行动,已检查各类经营主体15户,有效普及和宣传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联合法院通过参加知识产权案件庭审、进社区进行实例宣传、进市场与经营户面对面交流、假冒伪劣商品现场销毁等方式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崇尚守法经营主题活动。

      三、存在问题

       1.为民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职工为民为企服务的思想有待提高,工作创新意识不够,工作思路不清晰,同时干部出口不畅,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2.基层执法力量有待加强。各基层市场监管所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逐年招录,但与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要求相距甚远,解决起来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3.经费保障有待加强。一方面限于地方财力,加上商事制度改革、经济整体下行等因素的影响,非税收入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证照登记、食品检测、行政执法、法律宣传等日常监管成本大幅提升,两者矛盾导致工作推进受到影响。

      四、2024年工作安排

       1.守正创新,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精简企业开办资料、压缩开办时间,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建设,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常态化实施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质量提升行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稳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建设。

       2.严格执法,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监管。以“防风险、保平安”为主线,针对市场监管系统四大安全,查盲点、查漏洞、查弱项,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对排查出的质量安全风险,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明确整改责任人、责任单位和责任时限,确保安全风险可控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强化重点领域监管,维护稳定有序的市场秩序。

       3.聚焦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监管能力。积极推进社会共治,着力构建统一、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扎实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申报和知识产品保护,围绕三大指标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积极引导标准制定强化标准引领作用。为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量增效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