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106-0010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市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6-30 发布日期: 2021-06-30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106-00104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市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6-30
发布日期: 2021-06-30
关于市政协第十届五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6-30 15:55 来源: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张秀丽委员:

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宁国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我局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提出的宝贵意见。针对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现结合全市实际情况答复如下:

一、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宁国市以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契机,按照“引进一个项目、聚集一个园区、做强一个产业”思路,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逐渐形成山核桃、畜禽、竹笋等三大骨干产业和中药材、花卉苗木、茶叶、水产、蔬菜等五大优势产业。2020年规上企业达82家,实现加工产值142.99亿元,增长12.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居全省前列,是安徽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强县、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山核桃)优势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范例、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二、农业产业发展主要举措

(一)抓主体培育强产业发展基础。

全市涉农企业500余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3家、省级21家、宣城市级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38家,其中国家级级示范社11家、省级9家;家庭农场近1700余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32家,宣城市级45家。培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示范主体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市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21家。

(二)抓政策扶持撬产业发展活力。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农业产业扶持政策。2020年完成以下产业资金兑现工作。一是及时完成宣城市2020年度农业产业化项目(第一批)资金127.82万元的兑现工作。二是完成2019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项目资金636万元的实施和兑现工作。三是完成2020省级农业财政项目:休闲农业20万元、一村一品15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万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万元,省级五个一批160万元、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60万元等省级项目实施和资金兑现工作。四是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农产合作社460万元项目的实施工作,五是完成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产油大县193万元的实施和兑现工作。六是推进“农业+金融”。连续两年在省20强园项目中,将厂房建设、设施设备纳入奖补范围。七是认真落实企业帮扶和困难群众帮扶政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宁国市银企对接会、省级休闲农业企业休闲农业企业银企对接会,并积极配合省农担和市农担公司开展业务,成立宣城市瑞丰农业融资担保宁国市专家评审委员会。完成茂盛、云沃、詹氏等三家企业实地尽调工作;省农担已为农业经营主体放款920万元。

(三)抓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动力。

近年来宁国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逐步完善农业公共推广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市在职农技推广人员170人,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占34.7%。产学研发展成效显著,累计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4个,现有院士工作站1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4个,省科学技术奖17个,省科技研究成果20个,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1059项。

(四)抓产业链创建延产业发展链条。

按照省级“158”行动计划,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2020我市以山核桃为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创建被列入省级首批全省24个省级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名单,詹氏、顺安获批省级第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名单,云燕、沙埠粮油被列入2021年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名单之中。山核桃全产业链产值达16.6亿元,2020年产值累计增幅达10%以上。詹氏、顺安销往长三角占比均达30%以上。

三、农业产业发展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支农政策的争取。

一是结合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加大对上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针对上级财政资金因地制宜制定宁国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让财政资金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二是充分发挥省农担、市农担的融资放贷的作用,充分摸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将符合融资条件的主体推荐给省市农担公司,缩减融资放贷的中间环节,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困难。

(二)加强培育产业发展领军力量。

产业发展离不开行业龙头的带领,一方面坚持分类指导、因企施策,积极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领军企业”“成长企业”和“雏鹰企业”梯次发展格局。一方面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积极开展农业加工项目招商,推动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宁国。

(三)加强区域品牌的保护和开发。

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做好市场分工,做好针对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链配套,重点做好云燕食品等牵动性项目建设服务。在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更加侧重地方原种的开发,加大宁国山核桃、仙霞早笋、黄花云尖茶叶、宁前胡等地方农业品牌的培育力度,积极争创国家、省市名牌产品。

(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充分利用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中国(上海)国际食品饮料展览会、浙江茶博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类展会、交易会、博览会平台,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采茶节、山核桃节等各类节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市名优农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适应消费升级,大力开发便捷、功能化、品质化、多元化的新产品,发展订单和定制农业,扩大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推动本市绿色食品中的品牌产品进入景区、酒店、商超等市场,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与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

 

 

二〇二一年五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