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救"在身边】遇到溺水!救护车到来前,我们能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0-07-16 10:20 信息来源:健康教育 浏览:
字体大小:

  导读:
  “攥着孩子的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这样的溺水急救措施你信吗?千万别信!

  那么,如果遇到溺水,救护车到来前我们能做什么呢?

  关于溺水你不得不知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只要溺水不超过1小时就可以救活?——胡说八道

  长时间的溺水会造成溺水者的呼吸、心跳停止、脑部出现缺氧,严重的甚至发生脑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就发生永久性伤害;心脏骤停10分钟,就出现脑死亡了。所以,溺水超过一个小时是不可能救活的。

  误区二、倒背着孩子跑步急救能控水?——根本无需控水

  很多人认为上述“倒背着孩子跑”是一种“控水”的方法,因此对抢救是有效的。但专家表示:抢救溺水者时,一律不应该进行控水。原因有三点:

  第一,溺水者早期因喉头痉挛、声门闭锁而没有吸入水分(称“干性溺死”);即使患者通过呼吸道吸入了大量水分(称“湿性溺死”),这些水分也已经进入血液循环。
  第二,控水时容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反而会阻塞气道,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
  第三,控水还延误了心肺复苏的时间,使溺水者丧失最佳复苏时机。
  是否一定不能够控水?大家之所以会选择控水,是因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一直认为既然水进入了肺内,甚至进入了消化道,控水是理所当然的、无可争议的。

  但如果为淡水溺水,淡水含盐量0,人体血浆含盐量约0.9%,由于淡水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已经进入肺内的水分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肺内的水分会明显减少或消失。
  若是海水溺水,海水含盐量约3.5%,由于海水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机体的水分会进入肺内,肺内的水分则会越来越多,致使肺部“淹溺”。
  因此,海水溺水控水,而淡水溺水无须控水。
  循证医学早已有定论,《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也明确指出:溺水无需控水!
  因此,在抢救落水时抓紧心肺复苏的时机,避免异物阻喉,还是不要控水的好!

  正确的溺水急救措施是什么?

  步骤:
  1.尽快将溺水者移至安全地带,并注意自身安全。

  2. 一律不控水,对心脏骤停的溺水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之前,先开放通道,要先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水草、泥沙等,头偏向一侧,让鼻子里的水流出来,再做口对口吹气,最后再做胸外心脏按压,按ABC的复苏操作顺序。如无呼吸、有心跳,则无须做胸外心脏按压。

  3.同时,呼叫救护车,向医务人员求助。

  4.如有外伤,立即处理头、颈部损伤。

  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超过10分钟,也不要轻易放弃:
  通常,心脏骤停>4—6分钟,脑组织则发生永久性损害;>10分钟,脑死亡。而溺水导致的心脏骤停,即使>10分钟,亦应积极抢救。原因有二:
  第一,潜水反射
  ○呼吸先停,心跳不立即停止,脑的循环则未中断;心率减慢,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周围血管收缩,以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
  第二,低温环境,可降低脑组织的耗氧量,使脑组织耐受相对长时间的缺血缺氧。
  健康教育提醒大家:游泳的季节到了,大家要传播正确的急救措施,不要听信网络谣言,千万不能传播任何有错误的信息,害人害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