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新闻发布>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401-00037 组配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2023年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31 发布日期: 2024-01-31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401-00037
组配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2023年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31
发布日期: 2024-01-31
2023年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2024-01-31 20:15 来源: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发布会主题:2023年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发布会时间:2024年1月31日上午10:00
  发布会地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四楼会议室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通报我市2023年度经济运行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出席人员: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朝阳,市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胡亚廷。
  出席媒体:市融媒体中心、宁国政府网。
  新闻发布会议程: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朝阳通报我市2023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市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胡亚廷通报我市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朝阳通报我市2023年度经济运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我市生产总值为46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高于宣城市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2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62.5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69.7亿元,同比增长6.8%。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2亿元,同比增长4.7%。
  二、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比前三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从产业看,五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同比增长19.0%,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同比增长28.8%。
  三、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8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宣城市1.8个百分点。从四大行业销售额看,批发业同比增长15.0%,零售业同比增长15.7%,住宿业同比增长18.7%,餐饮业同比增长28.5%。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高于宣城市3.1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5.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5%,建安投资同比增长9.7%。
  五、财政金融保持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4.9%,比前三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89.4亿元,同比增长9.6%;本外币贷款余额462.6亿元,同比增长19.9%。
  总的来看,2023年我市顶住压力、克服困难,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奋斗目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胡亚廷通报我市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环境质量状况
  1月1日-12月31日,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2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优良天数比率95.6%,同比上升2.2%。全市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7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前三季度水质监测达标率100%。
  (二)工作开展情况
  1.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行动。持续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编制工作,实施差异化减排。完成1家36.5蒸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及3家生活源生物质锅炉改造。推进我市5家砖瓦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工作。二是强化臭氧攻坚治理力度。印发《宁国市2023年臭氧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涉VOCs企业排查,完成23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评估验收。三是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制定全年扬尘管控方案,累计排查点位230个(次),督促整改问题100个,均完成整改。四是扎实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完成编码登记1260台,尾气检测500台;联合公安部门对我市重点路段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累计检测100辆,对2辆超标车辆依法进行处罚。五是重大节日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印发亚运会及亚残运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累计检查工业企业166家,在建施工工地点位94个,餐饮油烟清理台账95户,加油站33家,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
  (2)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国控断面管控。制定坞村国控断面上游东津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持续开展周边环境巡查,全年累计加密监测分析201次。二是严守饮用水源安全底线。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全年季度联合各乡镇、办事处巡查累计26次。三是严格工业水污染防治。对全市域涉水工业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前三季度累计立案查处涉嫌违反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案件9起。四是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制定《宁国市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方案》,发布《宁国市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清单》,排查1373个疑似排污口点位,确认入河排污口138个,其中拟保留排口67个,撤销9个,新增22个,整改71个。截止2023年底已整改完成排口46个,整改完成率65%,达到年度目标任务(30%)要求。五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5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7座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作。
  (3)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统筹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完成首轮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和调查工作,共排查企业492家,纳统168家。每季度对6家涉重重点企业开展土壤重金属排查。二是强化规范化环境管理。完成50家企业危废规范化评估,组织3次危废环境管理培训。对我市1家收集中心和3家收集网点开展废铅蓄电池环境管理现场检查。三是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完成10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2个地块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四是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12家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排查并督促完成整改。完成11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年度自行监测。对5家企业土壤隐患排查“回头看”现场检查和整改。
  2.从严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主业
  (1)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一是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对问题整改督查督办,全年督查12家次,下达督办、提示单共计8份。2023年完成整改验收全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60个。二是紧盯司尔特环境问题等重点任务,对周边外排雨、污水体常态化跟踪监测,严防超标雨水和淋溶水进入水阳江。目前该问题已通过宣城市级验收,省级现场验收已开展,结果待出。
  (2)抓住各项执法工作要点
  一是严格落实双随机监管任务。开展61家企业双随机抽查任务。完成市局交办的12批次57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现场核查。完成辖区1325个疑似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对44家产危废重点企业开展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检查工作,常态化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秸秆禁烧巡查等工作。二是创新生态环境执法方式。开展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开展帮扶工作,重点开展东津产业园生态环境执法帮扶专项行动,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完成首批宁国化工园区司尔特片区10家企业用电监控安装工作,督促第二批70家企业用电监控安装。开展9场专题培训和帮扶活动,对294家次企业进行法制和业务培训;落实环境影响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免罚企业4次,免罚金额约60.1万;帮扶被行政处罚企业完成信用修复9家次。三是严厉查处违法行为。2023年全年共出动执法员1700余人次,检查企业家850余家次,立案调查43件,拟处罚款400万元。目前已下达处罚决定31件,处罚金额293.9余万元。移送污染犯罪案件1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3件,清理取缔“散乱污”10个,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2件,办理群众信访投诉148件。
  3.着力深化能力作风建设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截至目前共受理项目71件,办理完结71件,其中报告书5件,报告表66件。持续跟踪项目环评进展情况,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把握环评有关要求。二是全方位结对帮扶企业。对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实地走访、开展帮扶。已收集反馈问题43个并建立清单。推进环评承诺制审批,落实“即申即享”政策,截至目前已完成承诺制审批项目9个。三是积极谋划项目申报。今年共申报水、大气类等项目4个,资金4300余万元。其中2个已通过部里审核,1个已通过省厅审核。促成青龙湾EOD项目入省库、化工园区2个绿岛项目通过省厅认定。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示范,以生物多样性能力建设为核心,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高质量整改,从严执法,狠抓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完成各项环境监测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