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19年第12期 > 市政府办文件
  •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1912-00123
  • 组配分类

    市政府办文件
  •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19-12-25
  • 发布文号

    宁政办秘〔2019〕164号
  • 关键词

  • 信息来源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有效
  • 信息名称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浏览次数

    708次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12-25 09:00 来源: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浏览:708次
【字体大小: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1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扎实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9〕26号)、《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宣政办秘〔2019〕93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在国家和我省应急管理体系总体框架下,统筹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新媒体等网络资源,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建设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向城乡居民提供灾害预警应急广播和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服务。
  二、建设内容
  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应急广播技术系统。
  一是搭建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建立1个市级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和19个乡级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应急广播管理平台由制作播发、调度控制两大部分组成,制作播发对应急信息进行收集、汇聚和共享,按照统一标识、统一播报方式等要求,制作应急广播消息;调度控制建立多种应急广播消息发布模式,制定相匹配的网络资源调度预案,及时有效调度控制传输覆盖网络资源,进行应急广播消息的分发。同时推进应急广播和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有机结合,把主流舆论宣传寓于日常信息服务和应急服务当中,实现系统资源共享、信息内容互通,不断深化拓展应急广播的宣传、服务功能。
  二是完善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络。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以全市通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现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网络为补充,建设主备信号传输通道,完善广播覆盖网,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建设,建设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通过二期市级应急广播平台的建设完成,能够使宁国市应急广播系统与省应急广播体系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利用我市融媒体中心各种传输覆盖网络,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公共大屏和公共广播等渠道,实现应急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的全渠道融合发布。同时市级应急广播具备信息接入、运维管理、调度控制、分发传输、资源管理、分析评估、信息共享等功能,使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的运转更加稳定、有效、可管可控。
  三是部署应急广播接收终端。加强户外终端建设,实现农村行政村户外终端全覆盖,加强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救灾避难场所、公交车站、社会广场、重要经济目标及毗邻区、防空地下室、高速公路隧道等重点区域户外终端建设。户外终端应支持两种以上信号接收方式(需含调频广播),具备强制唤醒功能,每个行政村至少配置一个具有不间断电源的多模终端。同时注重室内终端建设,探索具有应急唤醒功能的有线、无线入户终端,主动对接人员密集区域(城市社区、广场、商场、校园、医院等)的公共接收终端,实现应急广播更大范围的覆盖。
  (二)建立应急广播管理体系。
  建立县级应急广播领导机构和应急广播使用机构,应急广播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应急广播使用机构和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监测监管等单位的工作关系,完成本级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工作。应急广播使用机构负责本级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和接收终端的管理与维护,开展应急信息的收集、汇聚、共享和发布等工作,制定完善应急广播工作规则、管理制度、运行规范、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
  (三)建立应急广播运行体系。
  在应急广播领导机构指导下,应急广播使用机构应按照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要求,结合广播电视运行机制,建立应急广播运行体系。要实现本级应急指令的快速响应和有关重要服务信息的提醒。应急广播使用机构横向上要与本级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监测监管、新媒体等单位建立统一联动、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纵向上要与下级应急广播使用机构建立应急广播消息的逐级下发机制,与上级应急广播使用机构建立资源使用申请机制和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平台信息共享、运行联动机制。同时应急广播使用机构要贴切公众需求,拓展信息收集渠道,开展应急广播内容建设,丰富应急信息呈现方式,提升应急广播服务水平。
  (四)建立应急广播保障体系。
  应急广播机构要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进行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县级应急广播平台要符合二级等保要求。在应急广播体系中要推动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应急广播安全标准和技术的实施,确保各类指令可靠传输。应急广播平台之间,至本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本级传输覆盖网络之间,要采取主备传输方式,确保应急广播消息的安全传输。同时应急广播监管监测机构要加强对应急广播技术系统的监测,对发布内容、设备响应、接收覆盖等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三、任务分工
  文旅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是全市应急广播技术系统建设的牵头协调单位,负责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规划,应急广播管理平台技术方案编制和实施方案制定等工作;牵头负责市对县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应急广播建设内容的考核工作;督促协调指导全市应急广播技术系统的完成建设工作。
  应急局:是全市应急广播运行体系建设的牵头协调单位,要联合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融媒体中心),牵头协调完善应急广播使用机构设置,协调负责应急广播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要充分依托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和传输覆盖网络,完善应急信息传输渠道的规划布局,建立全市统一的应急信息发布渠道,做到应急指令的快速响应,应急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依法统一规范制作和发布应急信息。
  财政局:要统筹协调好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确保建设项目能如期开工实施。要确保应急广播体系技术方案编制、建设以及后续运行管理维护和人员的资金保障;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严格进行监督管理和跟踪问效,确保专款专用;条件允许,应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内容组织实施。
  融媒体中心:全面支持应急广播管理平台的搭建工作,县级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建在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频率频道播出系统要与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对接,接收应急广播信息,及时在部分或全部频率频道播出应急信息;要积极配合应急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完成应急广播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的建立完善工作;要通过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整合传媒资源,完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增强宣传报道传播能力;要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大力宣传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和使用营造良好氛围。
  发改委:要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规划实施。
  经信局:组织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大通信运营商,配合和支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自然资源规划局:要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和防护标准制定,通过应急广播开展群测群防、专业检测和预报预警;要设置应急广播分控系统,配合应急部门做好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通过应急广播平台依法统一发布灾情信息,在各类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生态重点区域部署应急广播,共享森林防火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通过应急广播平台依法统一发布。
  水利局:要将已建的无线预警广播系统与应急广播建设实现有机结合,及时提供洪水、干旱灾害防治工作信息,通过应急广播平台依法统一发布。
  生态环境分局:及时提供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等污染源防治监测和核事故、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信息,通过应急广播平台依法统一发布。
  住建局(人防办):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人民防空通信警报体系建设内容,协助做好应急广播技术系统规划设计,战时提供防空报警通信保障支持。
  气象局:在职责范围内,对灾害性天气进行警报和评估,及时通过应急广播平台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科技局:及时共享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防震减灾、防灾减灾等信息,通过应急广播平台依法统一发布。
  供电公司:要做好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和户外终端的供电保障,加强应急状态下的应急广播系统供电保障。
  各乡镇、街道:要做好应急广播户外终端的选点工作,落实乡村运行平台场地及管理人员,加强应急广播的日常管理,维护施工秩序和环境。
  四、建设步骤
  1.2019年目标任务:全面启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成立建设工作领导组,制定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完成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2.2020年目标任务:正式启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3.2021年目标任务:完善应急广播管理体系建设。
  4.2022年目标任务:初步完成市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全市基本建成分级负责、统一协调、可管可控、上下贯通、运行高效、衔接安全的应急广播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深刻认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现实作用和重要意义,各责任单位要通力合作、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职责。要建立健全各级工作领导机制,成立领导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将应急广播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范畴,作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推进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二是落实人员经费保障。财政部门要积极协调争取中央、省级和市级财政资金支持,确保应急广播体现建设资金能如期到位;同时应充分考虑应急广播管理和运行维护中人员经费、维护经费保障支持;市政府和应急广播管理平台使用单位,在现有人员编制基础上,要统筹协调好应急广播体系的运维人员保障力量支持。
  三是规范工程建设。应急广播技术系统建设要严格按照应急广播技术标准,科学制订技术方案,按照工程建设管理相关规定组织建设。要规范建设流程,强化监督审核,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确保应急广播系统规范化、可贯通、成体系。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全市应急广播使用长效机制,应急管理部门要积极牵头协议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应急广播体系使用规范,推动应急广播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强化人员培训和考评评价,建立信息相互通报制度,健全技术维护、运行管理工作机制,促进应急广播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确保应急广播长期发挥作用。

  附件:1.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联络员名单

附件1
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为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经研究,成立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邱型军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
  副组长:龚  庆   市政府办副科级干部
  佘小毛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张 斌   市文旅局局长
  陈 勇   市应急局局长
  唐明辉   市融媒体中心主任
  成 员: 高广传   市发改委副主任
  杨丽君   市科技局副局长
  田继璋   市经信局副局长
  陈新爱   市财政局副局长
  查忠平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副局长
  江 勇   市住建局副局长
  邹继林   市水利局副局长
  叶辉剑   市文旅局总工程师
  徐凤宏   市应急局总工程师
  王 勇   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叶 强   市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
  杨木勇   市气象台台长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文旅局(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张斌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叶辉剑同志任副主任,负责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日常具体工作。

附件2
宁国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联络员人员名单

  为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建立联络员工作制度,具体负责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日常联络、组织协调、文件草拟、督查考核等工作事务落实。组成人员如下:
  梅荣鑫   市发改委科员
  李晨馨   市科技局科员
  汪光金   市经信局科员
  冯 静   市财政局行财科科长
  何德银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灾害监测防治中心主任
  鄢新强   市住建局人防科科员
  陈 振   市水利局科员
  何 琦   市文旅局广电科科长
  解发达   市应急局应急科科长
  吴厚宁   市融媒体中心技术中心主任
  花叶波   市生态环境分局科员
  纪 春   市气象台预报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收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