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1910-00094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惠民生】人民健康优先 改革始终向前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06-28 发布日期: 2019-06-28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1910-00094
组配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名称: 【惠民生】人民健康优先 改革始终向前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06-28
发布日期: 2019-06-28
【惠民生】人民健康优先 改革始终向前
发布时间:2019-06-28 00:00 来源:改革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上持续发力,推动综合医改向纵深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251个,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54张、卫生技术人员70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国家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全国人口文化先进市等省级以上荣誉20余项,被列为省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一、看病不再远,“上联下扶”整合优质资源
  2017年以来,我市按照“发挥龙头作用、整合卫计资源、突出紧密共建、抓实分级诊疗”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机构、待遇、政策、职能不变,财务、人员、药品、绩效统一,医疗人员、资金投入、医疗设备下沉,服务水平、保障能力、服务能力提升,实现群众、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政府“四个满意”目标的“44334”模式,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整合资源,提升医疗水平。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龙头,选择人口和区位相对集中的中溪镇、港口镇、甲路镇三所中心卫生院及西津街道、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投资2.6亿元的市中医院迁扩建项目即将建成,确保县内患者“留得下、治得了”。 改革公立医院人才招聘办法,采取校园招聘、直接考察聘用(有工作经历的)等方式吸纳医疗人才,并给予急需紧缺人才福利政策待遇。完善绩效考核办法,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以及高风险、高强度科室倾斜,对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实行“季度考核、打卡发放”,营造良好的医疗人员就业环境。
  二是对上联合,建立“远程模式”。与上海、江苏、浙江以及省内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专科联盟、专病联盟,建立远程会诊,通过帮扶、合作、开展适宜技术、培训等方式,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综合实力。与安医二附院签订“府院合作”协议,在医院建立7个专家工作站,通过安医二附院管理团队及医疗团队的精准帮扶,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近两年,我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共邀请各类医疗专家500余人次到我市定期不定期坐诊、帮助管理;选派400余名医护人员到医联体单位规培、进修,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和就诊率大幅提升。
  三是对下帮扶,开展“智慧医疗”。由两家公立医院牵头组建若干个县级专家技术帮扶团队,采取“1+N+N”帮扶机制,“面对面”“手把手”帮带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开展下乡巡诊、坐诊。以“互联网+”突破距离限制,组建市医学影像、心电、病理、检验等六大诊断中心,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影像、心电报告的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群众无需进入市区即可享受到县级公立医院的诊断,医院也可随时查阅既往心电图报告、影像报告,避免重复检查,有效降低检查费用。截止目前,我市远程心电诊断1175例、影像诊断14166例,有效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二、看病不再贵,“三管齐下”压实价格管控
  一是强化卫健系统管理。升格深化医改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自上而下理顺部门联动和沟通机制,实现从上会研究到部署落实“一竿子到底”。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职责和主要任务,以医疗卫生领域专项巡察为契机,严格正风肃纪,落实问责机制,公立医院均实行院级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党的建设引领卫健系统的各项工作。严禁医疗机构将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材料费用等挂钩,对次均住院费用、保外费用和“三费”实行上限控制。市人民医院作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医院,制定《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修订、完善和新增各项规章制度515项。
  二是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市财政将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支出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3.52亿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5亿元,全面保障两家公立医院“六项经费”支出。专项安排6000余万元用于深化医改和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工作及全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建设,对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三类进行管理,分别按每年40万、20万、10万标准予以专项补助,对村卫生室,在省补助基础上,按每1200个农村居民再增加4000元/年的绩效考核运行补助,切实解决在岗村医后顾之忧。
  三是强化药耗供应保障。围绕“净化行业风气,减轻患者负担”,在卫健系统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加强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切实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利用药品网采监管平台,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监测。截止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公立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分别达74%、36.82%;省基本用药使用比例分别达98.61%、82.5%;县级医院高值医用耗材与检验试剂备案采购比例分别为9.39%、2.68%。两家牵头医院医共体中心药房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统一网采药品约116.4万元。
  三、看病不再烦,“深化医改”惠及广大群众
  一是细化医保服务。完善城乡医保按病种付费政策,制定《宁国市县级医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实施病种达190种,两家公立医院实施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数占出院总例数的比例达62%。发挥医保资金杠杆作用,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省外就医起付线逐级增加、补偿比例逐级降低,鼓励市内二级医院住院治疗达稳定期的患者向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院治疗,减少支出。
  二是加快医防融合。将原妇幼保健所、计生服务站等整合归并,原村计生专干统一整编为卫计专干,同村医一并赋予群众健康、卫生宣传、就医导诊等职责,实现“1+1>2”的效果。创新建立县级专家、基层医务人员和卫健专干“联合签约、组团服务”模式,每年安排38.5万元,专项用于卫健专干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奖励。制定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标准、考核细则,并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签约对象身份证刷卡确认,履约医保资金即时报销。现全市总体签约130390人,签约率33.87%;重点人群签约71800人,签约率62.16%;有偿签约40562人,签约率10.54%。
  三是完善综合监管。将深化医改工作纳入各级各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出台《宁国市基本医疗保险问责办法(试行)》,建立了20个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今年1-5月,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病种分别为280个、145个,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分别占出院总例数的73.89%、75.52%。强化抽查督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以宣城市“双百”考评为抓手,对检查中发现严重问题的医务人员暂停处方权,给予经济处罚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并在全市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