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1212-0060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市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0
生成日期: 2010-01-11 发布日期: 2010-01-11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1212-0060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市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0
生成日期: 2010-01-11
发布日期: 2010-01-11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0-01-11 00:00 来源:市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0111在宁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宁国市人民政府市长   唐佑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增强转危为机的紧迫意识,坚定弯道超越的信心决心,树立构建企业家社会的服务理念,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初步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18%。完成财政收入15.2亿元,增长2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增长4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增长23.5%。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其中出口9600万美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分别增长20%1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4%以上。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保增长,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年初,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及时果断出台了保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亿多元,与企业共渡难关。扎实开展进企业、解难题活动,选择53个重点项目和100家困难企业,逐户逐项落实帮扶措施。召开3次政银企对接会,共为330家中小企业衔接贷款资金17.1亿元,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认真落实经济工作单月点评和双月调度制度,坚持每月外出招商推介和举行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进入下半年,针对部分行业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市政府迅速行动,在鼓励企业上市、加快服务业发展、规范提升耐磨铸件产业发展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实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了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双百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的来看,我们审时度势,主动作为,经受住了多重考验,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方面,全年净增规模企业22家、亿元企业4家,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54家、亿元企业达到30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50.8亿元,增长33.3%21个技术改造项目和18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26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9家,完成总产值75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39%。全年申报各类专利450件,增长2.8倍;专利授权160件,增长2倍。鼎湖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新增省级名牌产品4个,著名商标7个。顺利通过了中国耐磨铸件之都复评验收,省级耐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批准建设。农业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583”提升行动,实现农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6%。新增5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15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家禽孵化及饲养量达到1.2亿羽。新增经济林450公顷,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0家。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1%。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01万人次,增长25%,实现旅游总收入9.5亿元,增长47%。宁国国际大酒店被评为四星级旅游饭店。房地产市场健康回升,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第二,尽心竭力保民生,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精心组织实施了42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金732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865个。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3920人次,新型农民培训3907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7390余人。新建廉租住房1.2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0万元,解决了1366个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改扩建农村敬老院6所,初步建立起低保、五保、残疾人、贫困学生、重大疾病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体系。兑现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169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学校用房4.15万平方米,宁阳学校如期投入使用。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小学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兑现各类计生奖励资金378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建了2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村卫生室。完成了南山园区及城郊结合部有线电视网建设,实施了11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了6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9个农家书屋。顺利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市复评验收。着力提高城市建管水平,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事关民生的建设工程投入试运营,慈安路、五芳路基本建成,改造了12条背街小巷,完成了老虎山森林公园一期绿化工程。实施了第三轮城市环卫体制改革,狠抓了省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完成城市拆迁3万多平方米,拆违4000多平方米。新增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1个、示范村10个。建成村组水泥路75公里,桥梅路、庄枫路、惠杨路建成通车。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287万元。建成56个农村户用沼气服务网点。完成农村改厕3018座。实施了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了2.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了新网工程。完成了粮食清仓查库和地方储备粮轮换任务,消化了粮食系统不良债务。修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专项行动。

第三,全力以赴保稳定,着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活动,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年各项措施,深化煤矿、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狠抓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被公安部命名为“平安畅通市”。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开展了豆制品行业专项整治,大力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着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科学部署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控工作,没有发生重大疫情。排查了901个地质灾害点,开展了霞西等16处重点地质灾害整治工作。有效应对“8.10”莫拉克台风袭击,取得了抗洪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优抚安置以及人民防空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圆满完成了冬季征兵任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推进平安宁国建设,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国庆60周年等重大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第四,远谋近施夯基础,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做出了《关于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谋划了宁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市政府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按照“三步走”的总体要求,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认真落实三年行动纲要,引领科学发展上水平。着眼于增强发展承载力,积极筹措资金5.7亿元,推进南山园区、河沥溪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八里路、滨口路等一批道路工程,进一步拉开了园区框架。开发区被评为省级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启动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港口生态工业园,为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全年省级开发区新开工企业56家,投产企业45家。着眼于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进融资平台建设。组建了金融和上市工作办公室,中鼎股份成功定向增发,江南化工实现重组扩股,太阳禽业加快境外上市步伐,对10家上市后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徽商银行宁国市支行正在组建,信用联社改制农村合作银行获批筹建。成立了3家小额贷款公司。全年新增各项贷款13亿元。大力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和全民创业,凤形集团与安徽瑞泰公司强强联合,新马耐磨与合肥水泥研究院成功联姻,华普建材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作步伐加快。新增私营企业418家,个体工商户2804户。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全力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宁宣杭高速公路宣城至宁国段、扬绩高速公路宁国至绩溪段开工建设,宁宣杭高速公路宁国至千秋关段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快。千秋关隧道建成通车。皖赣铁路客运专线、既有线电气化改造、管道天然气等项目前期工作有效推进。新增“861”项目12个,总数达到42个。争取中央新增投资734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3.9亿元。全年引进内资92.8亿元,增长77.4%,实际利用外资5057万美元,增长26%着眼于建立科学发展新机制,突出规划先行,稳步推进五区建设。开展了主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和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被确定为省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验收。启动了“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建设。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第五,提高效能优环境,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狠抓突出问题的整改,努力以创新的理念、高效的工作、务实的作风、廉洁的形象推动科学发展。深入开展“法治宁国”创建活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如期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2件,政协委员提案114件。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联系,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启动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了首届社区换届工作。强力推进以两集中、三到位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开展民主考评市直单位百名科长、基层站所长和公共服务单位活动,机关效能有新的提高。进一步强化监察、审计监督,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规范政府招投标和采购行为,资金节约率达14%。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工作督查制、领导干部问责制,增强了政府执行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扬曹军、卢帅等“8.17”舍己救人英雄群体先进事迹,展示了新时代宁国儿女的崇高品质!

此外,统计、物价、政府法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方志、残联、烟草、邮政、通讯、气象等部门,恪尽职守,迎难而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困难超乎预料,成绩好于预期。这是市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广大外来投资者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宁国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特别是外贸出口增长乏力,重大项目建设进展不快。财政增收压力较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四大主体功能区产业集群集聚能力还不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任重道远。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乡村经济比较薄弱。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扎实做好2010年各项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三年强基础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还是十二五的谋划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宏观形势仍然复杂严峻,我们仍处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巩固期、转型发展的调整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的有机统一,仍将是政府工作的核心任务。我们更应当看到,新的一年,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希望。今年,中央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调结构、促发展的有力措施,将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诸多利好。特别是经过多年持续较快发展的能量积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区位交通、自然资源以及政策环境等组合优势,为我们建设安徽县域科学发展试验田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宣城市委、市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迎难而上,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就一定能够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2010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宣城市委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及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决定》和《纲要》的总体部署,以又好又快、转变转型、大干大上为基调,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以大投入、大转型、大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加快五区建设步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三年强基础提供更加坚实的保证。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宣城市下达的目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项目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融入全球化的大开放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

第一,分类指导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关于调整布局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以大园区推进大发展,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打造最佳投资地,建设一流高新区,积极筹措资金4亿元,继续优化提升南山园区,强力推进河沥溪园区,突出抓好园区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确保所有入园项目及时供地,快速发展。按照统一规划、产业引导的原则,整合梅林、汪溪集中区等资源,作为省级开发区的拓展区,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开发的新局面。立足打造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建立镇区合一的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实施汪港公路、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一期工程大会战,逐步拉开园区框架。严格项目准入制度,打造东三角特色产业基地。全年南山河沥园区开工项目40个以上,投产项目30个以上;港口园区开工项目10个以上,投产项目10个以上。

第二,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集聚,组建6大产业招商团和产业发展办公室,既抓产业项目的引进,又抓产业发展的扶持,形成招来一个、落户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立足招大商、招好商,把引资重点放在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好、高项目上,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投资新动向,开展点对点的针对性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具有牵动性的大项目。精心策划举办具有宁国特色的节庆活动,灵活采取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园区招商、境外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成效。进一步夯实招商基础,优化招商机制,强化招商培训,提高招商能力。全年引进内资1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300万美元以上。其中单体投资达10亿元的项目1个以上,达5亿元的项目3个以上。

第三,全力突破一批重大项目。扎实开展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围绕项目谋划争取、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重点环节,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全力推进宣城至宁国、宁国至绩溪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宁国至千秋关高速公路开工,启动扬绩高速宁国至广德段的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申嘉湖高速宁国至安吉段列入省十二五规划,全力构建无缝对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增强产业和资本的可进入性。积极配合皖赣铁路新双线建设,争取实施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城区段西迁取直工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力推进司尔特迁扩建、双津医用包装膜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发展后劲组织实施100余个重点建设项目,加快14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实完善项目库,谋划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在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交通、大城建、大产业项目,确保项目库动态规模在500亿元以上。创新大项目投入机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新增“861”项目20个以上,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投资计划。全面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完善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实行项目进度绩效考核,形成一切围绕项目、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良好局面。

第四,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综合运用出口退税、财政贴息等措施,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鼓励出口企业创立自主品牌,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外贸壁垒较少的新产品。发挥外事侨务、外宣和对台工作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商检等单位来宁设立办事机构,不断完善外贸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力争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5亿美元。

(二)以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大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县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一,提升壮大三大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市场约束的倒逼机制和经济调整的洗牌效应,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加快中鼎工业园扩建步伐,支持亚新科公司将芜湖生产基地迁回宁国,发展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企业,力争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规范提升耐磨铸件产业,重点启动凤形工业园搬迁,加快新马耐磨合作项目建设,建成省级耐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引导中小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升级转型,积极争创耐磨材料优质示范基地,力争耐磨铸件产业产值突破45亿元。加快电子元器件基地建设,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发挥飞达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加速产业集聚,力争电子元器件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第二,加快发展三大新兴产业。把握国家实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战略导向,大力发展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发展导向机制,从财税政策、项目准入、土地供应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华普建材与中国建材集团合资合作,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力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

第三,培大育强一批骨干企业在现有规模企业中,排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加大财税、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促进跨越发展。鼓励江南化工、聚隆等企业依托品牌、技术、管理优势,迅速扩张,做大做强。支持市内企业与央企和省属大型企业开展战略性合作,争取1-2家企业挂牌上市,重点培育10家后备企业。加快推进交通安全设施、LED照明灯具等一批招商项目。全年新增规模企业40家以上、亿元企业5家以上。力争通过1-2年的努力,年产值超50亿元企业达到1家、超30亿元企业达到1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3家以上。

第四,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畜禽养殖、山核桃、竹业三大骨干产业,发展花卉苗木、茶叶、水产养殖、中药材、高山蔬菜五大优势产业,培育红豆杉、油茶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和品牌化,鼓励五星、太阳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詹氏、山里仁、乡味源、华瑞等一批加工型、营销型龙头企业,支持绿健油茶深加工二期项目建设,新增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加快省级恩龙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定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个,新增绿色、有机食品10个以上。

第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宁国市服务业发展规划》,落实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重点抓好现代物流业发展,超前谋划建设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制定发展总部经济的意见,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园。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商之都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支持亚夏卡车交易、家居建材等市场发展。加快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建无线宽带城市。编制《宁国市两化融合专项规划》,积极争创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积极发展保险、家政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落实好家电下乡等消费政策,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扩展教育文化培训、全民体育健身等新兴消费领域,推行服务标准化管理,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以文明创建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实施森林景观化的大生态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一,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开发。立足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完成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和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理顺青龙湾度假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规划为指导,突出自然山水、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特色,切实抓好板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争度假区整体开发取得新突破。强化旅游项目包装和招商推介,充分发掘千秋关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高起点策划一批精品项目,加快推进恩龙整体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组建旅游合作战略联盟,深化宁绩旌绿三角经济协作区合作,打造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的精品区。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举办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推介和整体营销,扩大宁国旅游影响力。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1.2亿元。

第二,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以规划为指导,组团式推进凤形新区、城北新区整体开发,构建现代化中小城市格局。加快完善荷香路等在建工程。组织实施仙霞路、宁墩路、万家路、仙霞桥等八路一桥工程。建成河西滨河公园,提升宁阳公园。进一步完善城区供水管网,延伸污水管网,建设天然气管网。在保护中推进河沥溪旧城改造,启动实施河沥溪防洪工程。新建农民公寓房400套,全面建成竹林园二期、三泉二期、四通廉租房项目。改造12条背街小巷,解决好凤形第二安置区、潘村安置区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继续推进城市亮化及人行道改造工程,完善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建设西津河凤凰大桥至时代广场段沿河绿化景观。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0公顷

第三,提升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水平。大力开展效能城管、和谐城管创建活动,提高综合执法和文明执法水平。强化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等专项整治,巩固烟花爆竹限放成果。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建设2个城市公厕和1个垃圾中转站。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消除城市保洁盲区落实社区建设费随事转要求,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居民满意度。完善中心城区交通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划定一批公共停车带,营造有序的交通环境。组织实施大拆违行动,建立联动执法监察机制,坚决查处各类违法建设。突出抓好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爱我宁国、树我形象、建我家乡等主题活动,着力培育五型市民,巩固全省首届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第四,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编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突出重点区域整治、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由一般性环保工作向生态文明整体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贴标准,逐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农业旅游区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继续推进重要公路沿线的绿色长廊和三条大河沿岸的绿色屏障建设,巩固河道采砂整治成果,彰显自然山水在城中,城在自然山水中的生态城市形态,确保成功争创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

第五,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最后一年,我们将以工业节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坚决完成好这一攻坚任务。政府机关要带头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争创低碳城市。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快实现绿色增长。强化建设项目新增排放容量管理,严格落实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重污染项目。

(四)以科技创新和集聚要素为重点,大力实施学习知识化的大促进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省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第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力争取得一批科技成果、产业成果和改革成果。鼓励同行业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37个千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力推进科技孵化中心建设,重点抓好14个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鼓励发明创造,力争全年专利申请量450件以上,其中发明类专利60件以上,实施专利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争创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5个。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力争新增1-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品25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40%以上。

第二,积极推动财税、金融改革与创新。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健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提高国投公司的融资能力。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和提供担保的行为,确保公共财政安全。抢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发挥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国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合作,确保全年新增贷款12亿元以上。强化金融和上市工作办公室服务职能,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力促农村合作银行和徽商银行宁国市支行尽快开业,加快组建村镇银行,积极引进市外金融机构来宁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撬动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创办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

第三,深化土地管理改革与创新。当前,国家从严控制建设用地、加强用地核查的力度不断加大,可以预见,今年我市土地供需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我们将把握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以土地管理改革创新和规范使用为突破口,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土地整治、开发、复垦力度,科学编制土地出让和储备计划,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着力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确保宁国发展的用地需求。

第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营造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搭建人才资源需求平台,鼓励企业引进培养一批年轻型、专业型、技能型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业务素质高、奉献精神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整合劳动、教育、农委等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第五,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激发一切能够激发的创业热情,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创业主体,放开一切能够放开的创业领域,在全社会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宁国二次创业。继续开展宁国发展功勋评选,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现代企业家队伍,构建企业家社会。着力构筑创业载体,加快港口、河沥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支持金辉创业园发展,启动建设商会会馆。全年新增私营企业350家以上、个体工商户2500户以上。

(五)以完善设施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第一,按照建设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协调的三规合一新机制。理顺市、乡、村三级规划管理体制,加大规划宣传、执行力度,切实提高规划的法定性。引入现代规划设计理念,认真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完善规划体系。修编港口、中溪、梅林、胡乐、青龙5个乡镇总体规划。

第二,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今年市政府将筹措资金1300多万元,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开展美丽乡村创评和建设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和新型户籍管理改革,重点抓好中心集镇建设和示范村整村推进,打造3个星级新农村示范村改造叶杨路,新建村组水泥路90公里。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建成220千伏三津变电所,扩建110千伏汪溪、梅林变电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用电的保障能力。强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港口、胡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18项重点水利工程,除险加固5座小型水库,解决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户用沼气池2000口,完成改厕4500座。

第三,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增长计划,制定出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办法。积极发展富民经济,新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0家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以上。积极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搞好用工对接,推进订单式培训,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实施林业保险制度,健全林地评估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强农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第四,加强民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精心组织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和我市确定的12项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巩固成果、健全机制,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泛开展就业培训,统筹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200个。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启动建设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扎实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救助水平。继续安排移民扶持资金100万元,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力度。重视发展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福利慈善事业,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

第五,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支持宁国中学办好70周年校庆活动,完成高中教育布局优化调整,高起点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重视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保障每一个困难家庭学生平等就学、完成学业。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市医院综合楼和传染病区建设,突出抓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申报争取省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运行机制。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推进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规范化建设,完善村(居)为主工作机制,巩固低生育水平。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有序开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建成河沥溪园区及城郊结合部有线电视网络。推进与凤阳县结对合作。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支持档案方志等各项事业发展。

第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宁国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肃整治砂霸、石霸、地霸等不法行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规范信访行为,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消化信访积案。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气象预警、地质灾害、防震减灾工作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落实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让广大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依法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民防工作,提升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三、着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是省委、省政府和宣城市委、市政府对宁国发展的新期待,是宁国新一轮发展的新目标。我们将增强责任感、强化执行力,用心、用智、用力把宁国的事情办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一)增强发展观念,奋力开拓进取。继续坚持和发扬敢为人先的宁国精神,始终保持勇于进取的朝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尽职尽责,致力发展。善于以战略、创新、辩证的思维,准确把握金融后危机时期的发展趋势,注重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只要是对宁国发展有利,对群众有利,对全局有利,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充分激发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永葆宁国发展的旺盛活力。

(二)增强效能观念,狠抓工作落实。大兴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政府班子率先垂范,实行政府工作项目化、责任主体明确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层级清晰化,把工作定责、定量、定质、定时,以目标引领,以时间倒逼,以责任问效,环环相扣,步步紧跟,有序推进,重在实效。继续开展市直机关效能测评、民主考评百名科长、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和公共服务单位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服务到位、提速到位。加强政务督查和行政监察,健全绩效评价、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尝试建立政府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布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凡是做出的承诺就要兑现,凡是承诺的事情就要做好。

(三)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进一步完善市长热线办理机制,虚心听取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强化网络舆情监管,畅通政府与群众双向沟通渠道。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科学、依法、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经济顾问和法律顾问的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四)增强自律观念,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厉行勤俭节约,落实公用经费支出标准零增长和经常性项目支出零增长,把更多的资金用到发展上来。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招标、产权交易等行为,努力从制度上和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发生,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五)增强素质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职能划转、机构撤并及人员配置等工作。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员轮岗交流制度。继续选派干部到上级机关、发达地区和经济一线挂职锻炼。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全体公务人员要更加紧迫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熟悉和掌握现代金融、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知识和各项政策法规,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各位代表!危机之年,我们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新的征程,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以更高的要求谋划科学发展,以更强的措施致力和谐发展,以更快的速度推进率先发展,不断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