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新闻发布>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505-00003 组配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25年一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5-09 发布日期: 2025-05-09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505-00003
组配分类: 政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25年一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5-09
发布日期: 2025-05-09
2025年一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2025-05-09 16:30 来源: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发布会主题:2025年一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发布会时间:2025年5月9日
  发布会地点: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四楼医保局会议室
  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通报2025年一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出席人员:市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  胡亚廷 
  出席媒体:市融媒体中心、宁国政府网。

  新闻发布会议程:市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胡亚廷通报2025年一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市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  胡亚廷通报2025年一季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初显成效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深化。1-3月份,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同比改善,PM2.5平均浓度为4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5.6%,同比上升6.6%。1.强化重点时段管控,组织召开烟花爆竹燃放管控专题调度会,建立“两节”期间联防联控机制。2.加快行业清洁化改造,动态督导宁国水泥厂制定超低排放改造月度实施计划,确保改造工程有序推进。3.深化锅炉综合治理,印发实施《生物质锅炉淘汰整改工作方案》,推进2蒸吨以下生物质锅炉设备淘汰工作。4.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联合交管部门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34台次。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29台、尾气检测109台。组织专班对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机构开展专项核查。
  二是水环境治理扎实推进。1-3月份,全市国省控断面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完成全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隐患排查整改,常态化开展港口湾水库、畈村水库等重点区域巡查监测。推进入河排污口系统治理,累计排查排污口62个,入河排污口专项审计反馈的12项问题完成整改9项。落实“河长制”牵头单位职责,开展国省控断面常态化巡查,发现异常环境状况及时交办处置。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有序推进原宁国市农药化工总厂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项目,本季度完成管控2区场平清表、深基坑支护方案论证及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全面排查2019年以来58个“一住两公”用途变更地块土壤污染状况。深化重点企业监管,完成13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编制。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全口径清单动态更新。完成2025年度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及固废申报工作,累计审核266家一般工业固废、440家危废年度申报及444家危废管理计划。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完成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二)问题整改高效推进,环境安全防线筑牢
  一是突出环境问题闭环整改。全年61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建立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重点开展城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业园区异味、砖瓦及活性炭行业环境等问题整改,强化日常调度和督查,全力确保任务按期按质完成验收销号。持续开展新一轮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1-3月份发现问题15个,均完成立行立改。
  二是环保执法效能提升。深入推进监测执法联动机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采取用电监管、视频监控、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等非现场免打扰执法方式发现企业环境问题4个,立案处罚2件。1-3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立案调查16件,处罚款116.39万余元,移交公安行政拘留案件2件,办理免罚案件3件,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2家。
  三是信访矛盾及时化解。完善快速处置机制,将环境隐患排查纳入政法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涉稳隐患排查。落实领导接访、包案、带案下访等制度,定期调度。1-3月份,累计受理群众环境信访投诉22件,较去年同期下降4.3%。持续推进“餐饮油烟、噪声及恶臭异味”专项整治行动,共计排查群众身边环境问题35个,均已完成整改。
  (三)项目服务精准高效,绿色发展支撑有力
  一是企业帮扶精准到位。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27件,动态开展重点建设项目帮扶指导,建立浙江商会生态环保联席会议制度,联合行业协会走访辖区节能环保企业,针对问题建立清单。
  二是排污许可管理严格规范。严格环评中介机构管理,完善排污许可核发联动机制,完成384家企业排污许可执行报告年报,47家环境信息披露年报审核,规范218家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填报。进一步推进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开展,督促帮扶排污单位按时完成自行监测工作。
  三是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强化。完成2处生态保护红线问题点位整改,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省级生态保护红线遥感监测任务并上报整改报告。顺利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项目专家评审,根据审查意见完善调查报告编制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秉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宗旨,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积极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答记者问
  记者问:请问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转化利用这些成果?
  胡亚廷答:2023年底,宁国启动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对全市31个工作网格进行全方位开展深入调查,涵盖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等类型。通过调查,全市共记录到各类物种3417种,包括陆生高等植物1339种,鸟类179种,哺乳动物38种,两栖动物23种,爬行动物38种,陆生昆虫1098种,大型真菌142种,鱼类92种,底栖动物149种(属),浮游植物182种,浮游动物90种,水生维管束植物47种。珍稀物种频现,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如象鼻兰、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如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黄胸鹀和东方白鹳等。中国特有植物272种,中国特有动物100种。
  一是创新发展生态产业。创新打造“花林畈湿地观鸟”“华东大裂谷探险游”“西坞蝴蝶鉴赏游”“畲文化体验游”等生态旅游品牌。巩固提升宁前胡等中药材种植品质和规模,探索象鼻兰等人工培育种植技术、强化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丰富生态农业业态。
  二是创新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探索开发茶园碳汇、农田土壤碳汇、林业碳汇,将生态系统的固碳服务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产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产品,反哺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