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医保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医保局> 财政资金> 部门项目
索引号: 11341702MB1919991Q/202504-00013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
发布机构: 宁国市医保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2024年宁国市城乡居民医保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4-18 发布日期: 2025-04-18
索引号: 11341702MB1919991Q/202504-00013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
发布机构: 宁国市医保局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名称: 2024年宁国市城乡居民医保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4-18
发布日期: 2025-04-18
2024年宁国市城乡居民医保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5-04-18 17:55 来源:宁国市医保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24年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严格按照《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皖财社〔2023〕1023号)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开展 2024 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皖财绩〔2025〕110 号)等文件要求,强化资金使用绩效意识,切实提高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2024年各级财政下拨的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共计为16782万元,其中中央及省分别下达9752万元(含清算2022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53万元)、5386万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为1644万元。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市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基金安全监管,抓好绩效运行监控和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全年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年度目标:1.巩固参保率,常住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2.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稳定在70%以上;3.实现基金收支平衡。根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分为100分。

二、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资金投入情况。2024年各级财政对宁国市居民医保资金补助金额及时足额到位,到位率100%。其中中央财政9752万元,省级财政5386万元,县财政配套1644万元,各级财政下达的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已全部进入宣城市级财政专户,为医保工作开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2.资金执行情况。全年项目资金16782万元,全部用于全市居民医疗补偿、医保待遇支付等方面,无截留、挪用,执行情况达100%,保障居民正常享受医保待遇。

)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资金分配严格遵照财政部和国家医疗保障局下达的年度总体目标和具体绩效指标,下达及时。拨付合规,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使用过程符合相关程序规范,执行准确,全面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符合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和资金管理办法。支出责任履行到位。

 项目资金由宣城财政局统一管理,设立财政专户,严格规范资金流向。每季度申请资金,宣城市财政专户拨付到县财政专户,再由县财政专户按季度划拨到宁国市医疗保障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户,仅用于参保居民医疗费用补偿,专款专用。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参保率巩固:通过多渠道宣传、优化参保流程等举措,2024宁国市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245061人,参保率达到96.12% ,并要求特困、低保、返贫监测人口等100%参保;超出绩效目标。

2.保障水平提升: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3% ,逐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之间的差距;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基金安全监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3.基金收支平衡:2024年居民医保基金总收入26611.11万元,总支出23517.48万元,当年基金结余3093.63万元,结余率11.63%,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为5.19个月 本年度内基金运行规范,收支管理方面无突出问题;本年度内基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45061人,人均筹集标准为1050元(其中居民个人筹资标准为380元,中央、省、本级财政配套标准为402元、201元、67元)。各级财政下拨的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共计为16782万元,其中中央、省、本级财政补助下达的专项资金分别为9752万元、5386万元(已清算2023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53万元)、1644万元。已全部进入宣城市财政专户,分账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质量指标。以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参保率达96.12%;重复参保人数和虚报参保人数均为0

(3).时效指标。各级财政下拨的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共计为16782万元,资金到位率达100%,已全部进入宣城市财政专户,分账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待遇都在规定时限内发放。

2、效益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参保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达73%;参保人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高于上年0.6个百分点。

(2).社会效益指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受待遇人次86.44万人次,减轻了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可持续影响指标。对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作用有所提高。

3、满意度指标

在年度筹资等工作中,强化居民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调查、走访、问卷等多种方式,确保这项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参保对象对居民医保政策、医保经办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5%左右,同时,参保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也达到85%。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

目标未偏离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已基本完成。但存在一定问题: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低于6个月。一是居民医保收支矛盾突出,风险防范能力较弱。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和参保率呈下降趋势,参保群体主要以“一老一小”为主,然而该群体也是使用医保基金的“主力”,虽然筹资标准在逐年提高,但总体筹资额增量不多,且增幅远低于支出增幅。同时,受国家药品目录不断扩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大病保险政策待遇提高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医保支出增长较快,每年都刚性超支。二是异地就医率逐年上升,分级诊疗成效不明显。分级诊疗要求“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但近年来我市患者转外就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1.切实保障医保基金安全运行。深入开展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利用数据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依托大数据分析、智能监控系统、人脸识别认证登记系统等手段,实时监测医保基金使用情推动药品耗材追溯码全场景应用,推进医保信用管理加大曝光震慑、举报奖励力度。综合运用协议处理及行政处理方式,提升违法违规问题惩处力度持续落实异地医保部门协作稽查长效机制,结合线上异地就医协同协查,实现和就医地医保部门“协同处置”。规范治疗行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切实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2.推进医保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完善“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门诊按病种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探索推行“异地留本”政策,鼓励重症患者邀请异地专家到本地开展诊疗服务,解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降低医保基金支出,降低异地就医就诊率

3.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和舆情监测,继续采用有奖问答的方式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吸纳更多网络达人加入“宣传大使”队伍。聚焦在校学生、新生儿、流动人群等重点群体,继续推进参保扩面工作,提升参保率。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通过绩效自评,我局进一步掌握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总结了资金管理经验,提高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支出的规范管理,健全、完善支出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完善预算编制和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绩效自评报告完成后将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运用绩效自评结果进行指导,使基金执行更加平稳有效。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六、附件

转移支付区域(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