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2024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资金下达及本级资金安排情况。
2024年中央转移支付下达资金977万元,全部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省级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499万元,本级配套665万元,我市2024年度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资金共2141万元。
(二)绩效目标情况。
(1)年度绩效目标。
目标1:保障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按照时间计划有序进行。目标2:保障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目标达成,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的休闲环境,美化村庄,降低生活成本。目标3:组织保障健全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工作考核制度,及时解决问题,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2)绩效指标。
①产出指标。数量指标: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奖补项目≥70个。质量指标: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时效指标:项目完成时间2024年12月31日前。成本指标:项目总成本≤2136万元。
②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项目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有所提升。生态效益指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有所增强。可持续影响指标:持续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提高。
③满意度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持续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提高。
二、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2024年,宁国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投入2141万元,实际使用2136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资金97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499万元,本级财政配套660万元。项目预算和实际执行差额5万元为项目审减结余资金。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1、分配科学性。一是依法依规开展分配。宁国市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分配按照《宁国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操作规程》(财乡[2024]229号)、《宁国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财乡[2024]230号)等文件规定,遵循客观、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科学合理分配资金,资金分配方案报经宁国市人民政府审定。二是分配测算合理。采取因素法的方式分配资金,因素法分配依据乡镇、街道辖区内乡村人口数人均62.34元安排项目建设资金。
2、下达及时性。资金下达及时。收到上级下达资金文件后,宁国市财政局事迹提出资金分配方案,报市政府审定后,及时下达《关于下达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指标的通知》(财乡[2024]86号)、《关于下达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第二批资金指标的通知》(财乡[2024]452号),在收到上级下达资金文件后,全部按时下达中央、省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
3、拨付合规性。资金拨付规范,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支付资金。
4、使用规范性。根据《宁国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操作规程》压实资金管理主体责任,明确资金使用范围,采用因素分配法分配资金,突出资金绩效结果运用,强化资金管理,各乡镇、街道严格按照下达预算的科目和项目执行,未发现截留、挤占、挪用或擅自调整问题。
5、执行准确性。宁国市财政局严格按照上级下达和本级预算安排的金额分配下达预算,未发现执行数偏离预算数较多的问题。
6、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宁国市财政局及时编制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绩效目标,做好事前部署、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等各项环节。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及时跟踪督促,及时掌握各乡镇工作进展,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追踪进展,对进度滞后的项目及时提醒并纠偏,确保实现绩效目标。
7、支出责任履行情况。宁国市财政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全力保障本级配套资金,推动宁国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工作各项任务纵深推进。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对照总体目标分析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目标1:保障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按照时间计划有序进行。2024年2月底前,各乡镇、街道项目村全部将项目计划报送至宁国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及时组织工作人员现场核定项目,并于3月25日下达项目批复文件,确保各村尽早开工。根据工程量不同,各村项目于7月至12月陆续完成建设,市财政局在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现场项目完成情况审查,并将资金及时拨付到位,确保各村在既定时间完成项目内容。
目标2:保障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目标达成,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的休闲环境,美化村庄,降低生活成本。2024年我市共实施“农村公益事业” 项目74个,涉及道路修建40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20个、村庄美化、亮化9个,环境卫生整治及其他项目建设5个,完成了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有效解决了村民在出行、生产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满足感。
目标3:组织保障健全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工作考核制度,及时解决问题,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在年终对各乡镇的公益事业项目进行核查,包括资料报送准确性、及时性以及项目完成及时性、合规性等方面,将核查结果纳入第二年度的资金分配因素。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根据各三级绩效指标值,逐项分析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奖补项目≥70个。2024年建设项目74个,完成数量指标。
(2)质量指标。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2024年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奖补规程实施,并总结运用以往年度经验,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和水平,较以往年度相比,项目建设各方面有所提高。
(3)时效指标。项目成时间2024年12月31日前。由于项目建设内容、难度不同,宁国市各村项目于7月至11月间陆续完成,均于12月31日前完成各项项目建设,并完成资金拨付。
(4)成本指标。项目总成本≦2136万元。2024年实际拨付项目建设成本1999万元 ,管护资金137万元,金额在项目总预算之内,项目结余5万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指标。项目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有所提升。通过项目谋划、项目实施等各项工作环节,将基层党组织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推进村级项目建设。
(2)生态效益指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有所增强。2024年我市农村农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涉及村内道路、乡村绿化、小型水利、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村内环境整治等各方面。实现村的“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
(3)可持续影响指标。持续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提高。通过建设农村公益事业滚动项目库,持续加强对乡镇财政部门的培训和指导,并做好管护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确保项目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3、满意度指标。村民满意度≥85%。通过村民座谈会、填调查表、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开展项目村村民和基层干部满意度调查工作。综合满意度约90%。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包括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分析,总体目标和绩效指标未完成或超过指标值较多的原因分析,下一步改进措施。政策执行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一)年度绩效目标中“目标3:组织保障健全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工作考核制度,及时解决问题,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有所偏离。对于工作考核制度我市还未建立完整准确得考核制度,主要原因是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种类多,各村实施的项目不尽相同,故难以设置统一的考核标准。
改进措施:后期将整合各种常年项目的项目特点、建设经验等方面,吸纳乡镇的意见,制定出合理、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提升农村公益项目建设水平。
(二)项目完成及时性方面,虽然个村都能在本年度内完成项目建设,但部分村项目建设仍存在滞后情况,项目收尾时竣工验收不及时,导致付款在十二月底才完成。
改进措施:与各乡镇政府联动,共同做好项目监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开展现场核查,对进度滞后的村及时提醒,加快进展。项目收尾阶段与各村做好沟通联系,加快竣工审计,及时拨付款项。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应用情况。2025年编制预算时,根据2024年度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评价结果,自评结果为优,各项工作均及时完成,且项目建设均达到既定绩效目标。故安排本级2025年本级配套资金665万元,与上年持平。
绩效自评公开情况。2024年宁国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已按照决算公开要求在“宁国市财政局(市国资委)”门户网依规公开,目前布置公开工作。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2025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