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财政资金> 部门项目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504-00051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宁国市中央财政转移支付2024年度绩效自评情况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4-17 发布日期: 2025-04-17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504-00051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宁国市中央财政转移支付2024年度绩效自评情况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4-17
发布日期: 2025-04-17
宁国市中央财政转移支付2024年度绩效自评情况
发布时间:2025-04-17 09:01 来源: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粮油生产保障资金

(一)基本情况

省下达我市2024年中央财政粮油生产保障资金共计115万元。用于支持开展冬小麦“一喷三防"等相关工作,扩种油菜面积0.7万亩。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2024年5月10日前完成全市冬小麦“一喷三防"等相关工作;扩种油菜0.7万亩,扩种田块油菜籽单产不低于100公斤,定额补助150元/亩,将于2025年5月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按程序发放资金。通过实施“一喷三防”我市小麦灌浆期得到延长,千粒重得到增加,病虫害未出现重发流行。严格按财务制度制度及资金使用方向执行,资金使用无违规违纪问题。享受粮油生产保障资金补助的农户对政策落实满意度达90%。

(三)绩效自评结论

优秀。

二、农业产业发展资金

(一)基本情况

省下达我市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87万元,省级财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76万元,共计363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购置农业机械及成套设备,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支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数112台(套)以上。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24年11月20日前完成补贴购置农业机械及成套设备4021台(套)(宁国地处丘陵山区,如山核桃脱脯机等小型机械单台补贴额低,需求量较大)。严格按财务制度制度及资金使用方向执行,无违规违纪问题。服务对象对中央财政补助经费使用情况的满意度达95%。

(三)绩效自评结论

优秀。

三、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

(一)基本情况

省下达我市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567万元,省级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资金7万元,共计574万元。用于支持农民合作社不少于4个;支持家庭农场不少于7个;落实粮油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面积 0.98万亩次;支持不少于75家主体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亮证行动;培育高素质农民 180人;开展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 16 个;发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2.7万亩以上。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支持农民合作社6个,支持家庭农场13个,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100%,落实粮油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面积1.2万亩次;支持75家农产品生产主体落实溯源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证码合一”;培育高素质农民18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50人,专业生产型人员80人和技能服务型人员50人,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的满意度100%;开展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培训班 16 个;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培训基层农技人员83人,建设4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水稻、山核桃产区推进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4.2万亩,其中山核桃全程托管服务面积3.04万亩,水稻1.16万亩。严格按财务制度制度及资金使用方向执行,资金使用无违规违纪问题。

(三)绩效自评结论

优秀。

四、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

(一)基本情况

省下达我市2024年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32.4万元,用于支持开展增殖放流140万尾,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800亩。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在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等水域增殖放流草鱼、光唇鱼287.5229万尾,放流光唇鱼苗平均体长3.45厘米,草鱼苗平均体长10.99厘米,符合苗种规格要求,放流资源贡献率达2.3%,放流水域鱼类数量增加,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增殖放流区域抽样调查满意度达100%;推广使用高强度地膜800亩,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及时回收处理废旧地膜,回收率达91.7%,地膜残留污染改善。资金使用规范,未出现违规违纪问题。

(三)绩效自评结论

优秀。

五、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 

(一)基本情况

省下达我市2024年中央财政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4373万元,省级财政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447万元,共计4820万元。用于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按期发放国家惠农补贴资金,保障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完成0.4万亩耕地轮作任务;开展农户施肥调查 80户,完成田间试验6个,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845个;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0.3万亩。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于2024年6月24日前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546.93万元,补贴面积9.09万亩,补贴农户3.92万户,享受补贴农户保护了耕地地力,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保障了粮食生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满意度达90%。开展0.4万亩耕地轮作;开展农户施肥调查 81户,完成田间试验6个,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和内业测试化验845个;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0.3万亩。项目在项目组织、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财政资金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受益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三)绩效自评结论

优秀。

六、农业防灾减灾资金

(一)基本情况

2024年度分批次共下达农业防灾减灾资金271万元,详细如下:一是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防灾救灾资金55万,用于支持受灾地区的设施农业(含特色经济作物)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二是第三批中央财政农业防灾救灾资金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资金41万元,用于支持水稻、玉米重大病虫害以及农区蝗虫等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三是第七批中央财政农业防灾救灾资金12万,用于支持灾后农业生产和设施修复;四是第十批中央财政农业防灾救灾资金15万,用于支持秋粮作物中后期主动抗灾避灾;五是中央财政动物防疫项目资金148万元,确保全市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70%以上;保障强制扑杀措施实施,有效控制和清除传染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1、第一批55万资金全部用于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支出,支持灾后设施修复(含特色经济作物)330亩,及时恢复生产,促进粮食作物中后期主动抗灾避灾,减轻损失,稳定了种养主体生产积极性,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保持稳定,受灾地区菜篮子产品价格波动率控制在5%,确保粮油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资金使用规范,没有出现违规违纪问题。

2、第三批41万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水稻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重大病虫疫情防控面积2.7万亩,实现重大病虫疫情有效的监测预警,统防统治覆盖率52.08%,水稻重大病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灾害损失,全市范围内未出现成灾绝收,有力保障了全年农业生产稳定。

3、第七批12万资金全部用于支持洪涝受灾地区农业灾害防控和灾后恢复生产补助,支持农作物恢复生长、补改种0.2万亩,设施大棚灾后修复0.5万亩,支持畜禽养殖户补栏补苗1500头,促进我地农业生产及时恢复,保障我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4、第十批15万资金用于秋粮防灾减灾,覆盖水稻“一喷多促”面积达3.69万亩,救灾面积0.38万亩,有效规避灾害风险,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损失,维护秋粮生产稳定。

5、148万动物防疫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动物防疫工作,全市畜禽群体免疫密度达90%以上,春秋防检查养殖场户免疫密度合格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70%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强免疫苗“先打后补”全面推进,春秋防检查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3.6%、口蹄疫82.8%、小反刍100%;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养殖环节病死畜禽均做无害化处理率,1月-12月养殖环节4793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未发生随意抛弃病死猪事件,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资金使用规范,没有出现违规违纪问题。指导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5%。

(三)绩效自评结论

优秀。

七、目标价格补贴(稻谷)资金

(一)基本情况

省下达我市2024年中央财政目标价格补贴(稻谷)资金共472万元。用于落实国家惠民惠农政策、保障农民利益, 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在规定时间内如期发放目标价格补贴(稻谷)资金472万元,补贴种粮面积7.18万亩。结合我地实际及时制定补贴实施方案,全面建立落实稻谷生产者补贴公示等制度,稻谷播种面积与上年比较稳中有升,绿色优质稻谷播种面积高于上年,绿色生产提升效果明显,有效持续保障了水稻生产稳中有增,保障了种粮农民的利益,稳定了种粮农民收入,补贴对象(稻谷种植者)的满意度达90%。

(三)绩效自评结论

优秀。

八、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资金

(一)基本情况

省下达我市2024年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资金共63万元。用于支持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建设、圈养桶养殖和设施渔业等项目,支持开展养殖尾水治理、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长江禁捕等工作,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水平、渔业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水产良种生产供应能力、渔业资源养护能力、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完成养殖尾水检测任务90个,完成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任务10个,建设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五大行动”示范基地1个,完成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任务106.9亩,养殖尾水检测全部合格,全部达标排放,产地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全市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3.54%,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资源养护能力得到提升,有力推动了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资金使用规范,未出现违规违纪问题。服务对象满意度达100%。

(三)绩效自评结论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