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24年下达我市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合计121.42万元。其中将资金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图书馆、文化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应急广播运行等项目121.42万元。
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2024年下达我市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合计121.42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安徽省财政厅下达资金后,市财政局及时将专项资金分配下达到宁国市文旅局,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使用,按使用方向严格按程序规定执行。严格按照财务规定支付资金,确保各项目绩效目标顺利完成。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图书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补助资金:20万元
2024年,市图书馆立足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继续认真做好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免费开放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共新办读者证3000个,持证读者总数达2.15万人;购置新图书1.1万册,订阅报纸、期刊460余种;书刊文献外借册次达18.5册次;书刊文献外借人次4.7万(人次);总流通服务人次达49.1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讲座、展览、培训、观影及读书会等阅读推广活动154场,线下参与人数超25000人次,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线上展览、线上讲座、线上阅读、绘本推荐、连环画扫码阅读等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共37次,服务人次达6000人次。
2、文化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补助资金:20万元
2024年,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利用本馆设施设备对全市群众提供公共场馆免费开放服务,同时根据文化活动开展的工作要求,我馆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扩大文化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全年发布线上活动信息总计74次,服务1万人次,线下开展活动40余场次,全年共接待群众7万余人次,积极组织节目参加省、市各类文艺赛事,并取得的优异的成绩,文艺创作上,创作了反映宁国市“小三线”文化的歌曲《山河记着你我》。
3、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运行提升、送戏进景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等。补助经费:40.506万元。
(1)指导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指导“两馆一站”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春节期间,推出一批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多层次需求,特别是以“我们的节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策划、举办了“相约在宁国 欢喜过大年”美化宁国、非遗民俗、冬游宁国冰雪季暨过大年、文化惠民等4大系列“皖美过大年”活动,如新年灯展、云梯畲族乡首届红曲酒开酒节暨迎新春过大年、“魅力储家滩 一起过大年”2024年青龙乡民俗展演迎新年、“情系小三线·感恩过大年”胡乐镇2024年新年系列活动等近20余场次文化旅游活动。“五一”假期,“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演出活动在云梯畲族乡花溪谷景区精彩开演;从5月份开始,每周六晚在世纪广场东侧小广场举行宁国市2024年“公园文化角 文艺绽芳华”文艺展演活动,共完成演出20余场次,5万余人次参与。6月1日,2024年安徽省龙舟公开赛(宁国站)暨宁国市第八届端午龙舟赛开幕式文艺演出活动成功举行,活动被央视等媒体宣传报道。6月9日,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春季村晚示范点活动成功举办。6月15日、16日,第十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宁国展区)活动在城西学校成功举办,共计468个节目参与展示。7月20日,宁国市2024年新时代文明实践艺术化宣讲比赛暨皖南花鼓戏小戏比赛在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报告厅圆满落幕。9月19日下午,“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和美乡村好‘丰’景 全面振兴庆丰收”宁国市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成功举办。9月28日,河沥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鸣锣开市,9月28日至10月5日,连续八天在河沥溪老街组织开展逛吃市集、漆扇技艺、老街簪花、飞天凤凰、大沥小溪寻宝记、花灯鱼灯DIY、汉服巡游、我为老街代“盐”、达人直播探店及梨园阁群众文化演出等活动,游客总人次达25.8万。10月11日,组织开展宣绩高铁开通庆典、百人代表团“首乘”、迎客互动等活动。3、加强文艺创作,积极申报项目。突出乡村振兴、非遗文化、身边好人、廉政文化等重点进行创作。创作了皖南花鼓戏《老宋和小宋》、《明日何其多》,参与申报2024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皖南花鼓戏《小山变大山》、《竞选之后》参与申报2024年度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小品《暖如心怀》、歌曲《红马甲》申报2024年度安徽省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歌曲《红马甲》申报第四届安徽省群星奖。皖南花鼓戏《寂静的山林》、歌曲《志愿者之歌》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为纪念宁国高铁顺利开通、河沥溪老街鸣锣开市,创排音乐快板《多彩宁国如画卷》并完成首演。
4、应急广播运行。补助资金:5万元。
2024年完成了宁国市应急广播系统二期增补项目,目前共有终端设备1220个,完成了省厅要求的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应急广播全覆盖的任务。终端设备建设、维护、网络升级改造等交由建设方中国电信宁国分公司负责,平台系统设备及日常信息发布运营交由融媒体中心负责。做好应急广播日常维护工作,更新了防火墙设备,增加了网络安全维护及巡查检查,提升了整体防护能力。全年播放党的理论宣传、乡村振兴、道路交通安全等日常信息1.5万余条次,播发应急类信息1000余条次。
5、农村电影放映及农家书屋。补助资金:35.904万元。(其中30.544已调剂至宣传部)
宁国市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电影放映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宣城市2024年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目标,以“提质增效”为核心要求,以“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为原则,做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宁国市皖南电影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放映任务,签订放映协议,明确责任义务,强化放映责任单位主体意识,加大监管力度,我局采取实地检查和平台抽查、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处理不符合放映技术要求的放映行为,强化任务落实,保质保量完成。2024年,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交接新闻出版局之前,在我局共放映电影550场次,组织开展了“迎新春电影进社区”“反诈电影宣传活动”“敬老孝亲电影放映活动”“国防征兵宣传进社区”“法治电影进基层”等主题放映活动,现场进行有奖问答、知识讲解、发放宣传单页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互动性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目前,宁国市已建成应急广播市级平台1个,乡镇级平台18个,村和社区平台120个,建设改造应急广播发布终端965个,基本实现村组及重要公共场所全覆盖。120个村(社区)级文化阵地按照“八个有”、“农民文化乐园”的标准升级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并持续做好全市965个应急广播运营维护工作。
(2)质量指标
持续做好应急广播日常设备维护工作,系统在线率维持在80%以上。全年播放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3000余条次,乡村振兴、气象灾害预警、道路交通安全等内容2万余条次。完成系统网络安全二级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确保系统安全性。
时效指标
宁国市文旅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年初制定了全年建设使用方案,绘好“施工图”、定好“时间表”,标注建设时间节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要求。
成本指标
严格落实省里各项工作指标,本着节约原则,积极主动对接各办事处和有关单位,有效整合资源,控制了项目的成本。
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指标
推动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管、用取得积极进展,第一时间把交通、卫生、农林、环保、消防、公安、民生等应急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大力推动理论宣传向农村地区拓展延伸,为服务群众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及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和文化宣传的平台。
可持续影响指标
我市应急广播平台与上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加强与气象部门、应急平台的调试对接,打破行业间的信息联通壁垒,实现了应急信息发布的通融共享。 送戏进万村活灵活现的文艺表演形式和接地气的演出内容,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戏剧文化,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在提供欢乐与笑声的同时,也为群众带来了党委政府的温暖与关爱。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无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宁国市文旅局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着力提高绩效意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将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自评报告按规定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
转移支付区域(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