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商务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商务局> 财政资金> 部门项目
索引号: 11341702486344515H/202503-00007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
发布机构: 宁国市商务局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名称: 2024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3-20 发布日期: 2025-03-20
索引号: 11341702486344515H/202503-00007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
发布机构: 宁国市商务局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名称: 2024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3-20
发布日期: 2025-03-20
2024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0 09:09 来源:宁国市商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内容

为加快全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通过三年的时间建成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基本实现县域有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县级物流寄递共配中心、乡镇有商业中心、村村通快递,持续推进县域商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2、资金安排情况

2023年12月,收到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800万元,2024年实际拨付778万元。

3、资金收入及使用情况

2023年宁国市商务局累计收到中央专项资金800万元,实际支出778万元,余款22万元待安徽省联合复核后拨付到项目企业。

(二)项目绩效目标。本项目绩效目标为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建设、拓宽市场等举措,持续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提质增效。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公开透明,广泛接受监督。确保资金安全,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落到实处。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1、评价方法

根据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规定,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取了比较、因素分析和公众评判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2、评价依据

(1)、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 号);

(2)、《宁国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宁办发〔2019〕115号);

(3)、《宁国市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实施细则》(财绩[2020]300号);

(4)、 其他有关资料。

(三)评价指标及分值

本次绩效评价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决策(15分)、过程(25分)、产出(30分)、效益(30分),具体详见后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

评价结果采取评分和评级相结合的方式,总分为100分,等级分为四档:90(含)-100分为优、 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四)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组织专人对项目收支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县域商业建设项目在组织实施、财务管理、产出绩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财政资金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按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的相关指标,项目得分为100分,评价结果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可附表进行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该项目依据安徽省商务厅、财政厅、乡村振兴局《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的通知》(皖商办建函明电〔2023〕101号)及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财政厅、乡村振兴局下发《关于加快2022、2023年度试点县项目建设的通知》(皖商办建函〔2024〕42号)等相关文件实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经济发展规划,与市商务局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并经过集体决策。

(二)项目过程情况。

1. 组织实施

宁国市商务局转发了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财政厅、乡村振兴局下发的相关文件和宣城市商务局等通知要求,企业按照项目申报流程,程序完成后按规定拨付资金。市商务局将所涉支持项目、资金支持金额等内容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再及时拨付,并对各类实施内容,明确了补助范围、补助标准。通过政策引导,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 财务管理

(1)财务制度

市商务局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对资金管理设定了控制目标、审批权限及支付流程,对于项目资金的使用,要求根据预算批复提出资金需求,填写《用款申请表》,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再由财务会计根据年度预算、月度用款计划对支出事项进行审核。

(2)资金使用合规性

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资金设置了专账核算,做到了专款专用;项目资金支付能按照财务制度执行,审批流程规范;支出票据合法、合规,资金使用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未发现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资金等情况。

(三)项目产出情况。

稳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建设。通过持续的培育引导、示范培育、积极创建,经乡镇、街道摸排梳理,按企业申报、专家评审、网站公示、党组研定、验收复核等流程走完,2024全年共成功申报6个项目,有效投资1435.57万元,获得430.5万元资金支持,所有项目均通过省市复核认定。

(四)项目效益情况。

通过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引领,限上商贸流通群体队伍不断壮大,增强了农产品上行动能和乡镇商业基础建设,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体现在:

城区拥有3家增强型商贸中心、1家提升型商贸中心(大润发超市)、13个乡镇均有商贸中心、全市102个行政村均有便民店;城区有品牌连锁、直播网购、文化创意等新业态;1个提升型物流快递中心、1个增强型寄递共配中心均建成运营、13个乡镇均有快递站点、102个村有快递服务站;建成了三级物流体系,具备条件的乡镇、村30.4%实现统一分拣、配送,实行自动化、标准化运营;农产品流通设施健全,笋、山核桃、茶叶、禽畜等农产品实现仓储保鲜、冷链配送,茶叶、山核桃、竹笋制品等产销对接机制健全;农村电商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实现了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限上批发业发展到19家、限上零售锁经营企业8家,供销社投资200万元新建了农资储备配送中心,限上餐饮住宿龙头企业8家。

五、存在问题

一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街区商圈缺乏。商业零售多以小而散的沿街店铺为主,部分新开发的居民区尚无成熟的商业配套。

二是农村市场现代化水平较低。乡镇网点以小而散的沿街商户为主,经营面积10-30平方米的“夫妻店”占据主导。 

 三是市场秩序治理有待加强。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问题仍较突出。

四是物流资源整合不够。生活消费品、农产品流通仍依托外部平台,物流成本仍然较高。

五是生鲜农产品的专业冷链运输能力与仓储能力供给不足。农产品上行渠道狭窄、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