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法治政府建设> 年度报告
索引号: 113418976356562392/202503-00005 组配分类: 年度报告
发布机构: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3-19 发布日期: 2025-03-19
索引号: 113418976356562392/202503-00005
组配分类: 年度报告
发布机构: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3-19
发布日期: 2025-03-19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19 16:34 来源: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积极履行林业管理职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全市林业工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等情况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纳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年度要点的重要内容,全年通过党组集中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次、《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7次,二是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以职工大会、专题讲座、专题学习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讨论《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信访工作条例》等重要内容,引领林业干部职工多渠道自觉学法用法,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全面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负责人带头讲好法治专题授课2次,完成2024年宪法法律知识测试,认真落实领导班子述法制度。四是加强法治领导,强化法治政府建设。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统筹抓好林业法治建设工作,做到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全年共召开涉及法治建设事项的党组会议7次,研究林业法治建设议题10项,听取合法性审查工作情况汇报,确保法治林业建设有序推进。
  (二)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情况
  坚持简政惠民,林业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共完成永久使用林地项目审核审批44个,面积4073.56亩;完成临时使用林地项目审核审批16个,面积1044.79亩;完成林区道路等直服项目审批41个,面积266.47亩;完成农民建房项目审批10个,面积1.87亩。2024年涉及林地要素的19个A重点项目中保障到位 17个;涉及林地的69个B类重点项目中保障到位44个。2024年上级下达我市永久使用林地限额为645亩,实际审批我市永久使用林地4073.56亩,保障了我市万家水库、龙潭抽水蓄能电站、仕净光伏产业园三期、宣绩高速仙霞互通等重点建设项目能稳序开工建设,对推动宁国市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有力支撑作用。新增林地占补平衡库面积752公顷,完善天然林、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档案工作,发放省市级公益林补助资金343.6万元。实现林权抵押贷款17笔,贷款金额6821万元。建立新型“山核桃用工保险”,投保总数为6606户,出险292人次。推出国内首个“山核桃目标价格指数保险”,首批签约8家山核桃托管主体及1户散户。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决策制度情况
  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面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聘请青合青律师事务所律师为我单位常年法律顾问,参与党组会、主任办公会的征询和研讨等重要环节,提供合法性审查和培训宣传等法治服务。全年参与行政处罚、林权合同纠纷、信访件办理等法制审核20余次,充分发挥了法律顾问在法治建设的作用,提高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无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发生。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工作,依法起拟《宁国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及时报备、审查、公开。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
  加强林业执法体系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提升执法队伍素质。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各类执法培训6次;开展对全市赋权乡镇执法专题培训1场,培训人数百余人;组织7名新进工作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认证考试工作,参考率、合格率均达100%;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二是积极接受执法监督。组织参加省市林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在评比中找差距提业务,探索执法工作新途径。三是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司尔特侵占林地、西津河湿地公园专项督察反馈问题、巡视审计反馈问题、以及各类专项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156个违法图斑的整改工作和813个图斑自查工作。加强公益林、天然林等重要生态区位森林资源管理,开展违规侵占林地、在林地违规倾倒建筑垃圾、违法占用林地修建硬化等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建立行政执法协同机制,加强与司法行刑衔接、与周边区县执法联动,积极开展“清风行动”,对三十多家相关企业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检查工作。全年办结各类行政案件36起,缴纳罚款近60余万元。
  (五)依法处置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等情况
  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隐患。首先,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处理12345市长热线,完善办理和督办机制,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按照“抓重点部位、抓关键环节、抓突出问题”要求,适时开展重点矛盾问题进行排查,及时分析热点、敏感、复杂的矛盾纠纷信息,妥善处理来信来访事件。在重要活动期间和重要时间节点,坚持值班备勤,实行零报告制度,做好应急人员准备,对矛盾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全年共召开信访事项相关会议8次,办结信访件主办5件,协办12件,参与配合相关部门纠纷调处10余起。
  (六)规范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情况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全年共办理8件人大建议、12件政协提案,满意率100%;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栏目共计212条,其中意见征集1条、政策解读4条、回应关切17条,答复率100%。
  (七)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情况
  认真贯彻“八五”普法规划,注重普法实效,依法治林氛围愈发浓厚。一是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定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公开“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普法宣传活动。二是以“江淮普法行”活动为抓手,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林业特色普法。结合全面推行林长制、森林资源保护、国储林建设、“小山变大山”改革等重点工作,重点加强宣传《森林法》《湿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涉林法律法规。一年来,共开展户外法律宣传专题活动30余次,印制宣传资料5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40余幅,发放手机宣传短信80万余条,制作《野生动植物保护》普法宣传小视频获法治文化作品三等奖。三是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实施《建立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法治项目,倡导全社会树立“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态法治观念,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宁国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颁布后,发动全市上下在醒目地区地段广泛张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通告》知晓率;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普法专题宣传和以案释法活动,建立非法打击野生动物联席会议和野生动物致害政策性保险制度,多举措全方位推进项目如期完成并取得了实效,全年直接救助野生动物38起,较2023年增加3起,为全市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四是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措施,将法治建设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全年法治建设经费投入约14万元。
 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在林业法治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一是法治意识有待提升。部分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仍然不强,存在重政策轻法律、重效率轻程序的现象,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二是执法与监管困境尚存。林业行政执法权分散交叉严重,协调难度大;基层执法人员数量不足,水平有限,指导执法过程中案件交叉、权责模糊现象明显,面对违法占地、盗伐林木等行为时取证难、执行难。监管盲区多,部分偏远林区监管不到位,滥砍滥伐、非法开垦等问题屡禁不止,生态补偿机制落实不到位导致群众保护动力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林权纠纷、林地与耕地界限模糊等问题长期存在。
  三是政务公开的深广度不足。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和质量仍需提升,部分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四是执法队伍力量不足。林业系统专业执法人员力量薄弱,执法队伍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是执法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一般都由非专业人员组成,加上年龄结构普遍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依法全面履行部门职能。中心领导班子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强化对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不断增强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不断规范文件制定审核程序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组织开展法治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和管理。系统化制定提高行政执法效能的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过程、案件处理和案卷管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执法,合理适用自由裁量权规则,规范使用办案文书,推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三是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透明度。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范围,提升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时效性,确保公众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取政府信息。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继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