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国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营造良好的民政法治环境和氛围。现将民政局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动民政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局党组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局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干部大会等形式,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时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民政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全年组织法治教育学习27次,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国防教育法》《慈善法》《国防法》等,全面提高了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严格落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及时向专业法律顾问咨询法律工作事宜。鼓励干部职工带头学习宣讲、模范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利用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点,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
(二)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法治机关
以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为切入点,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按月在门户网站公开城乡低保等资金发放情况、行政权力运行情况、招投标采购等情况。落实重大决策民主决策制度,依据《宁国市民政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宁国市民政局“三重一大”制度》等要求,进一步规范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提升集体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以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为目标,积极组织2名干部职工通过行政执法考试,全局现有持证人员21人,民政行政执法队伍力量日益充实。
(三)强化行业监管,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涉老领域市场监管,制定《农村敬老院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实现养老机构安全检查季度全覆盖。建立资金比对筛查制度,对民政领域虚报冒领各类资金进行比对筛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完成362家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和110家年度抽查审计,注销17家“僵尸型”社会组织,自查自纠行业协会商会36家。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落实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及结果双公开制度,全年共下发行政许可50项,行政处罚0项,未出现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情况。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全年转办信访来件4件、协办信访来件12件,办结率100%,未发生重大社会负面舆情和法治案件。
二、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近年来,民政工作对象的范围大为拓展,工作内容不断延伸,工作方法需要创新,法治建设的职责也随之加重。同时,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越来越严格。面临多重挑战,民政法治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工作人员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升,行政执法工作力量和水准有待强化;二是法治宣传内容不够全面,主要集中在与民政工作有关的法规政策范围内,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普法需求;三是法治政府建设队伍专业化水平仍有待提升,力量配备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提升执法能力。切实增强法治政府建设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坚持利用局党组会议、中心组和职工大会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努力提升民政系统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水平。
(二)完善行政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制度规范开展养老机构的安全生产检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常态化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等重点执法领域。
(三)加强法制教育宣传,营造浓厚法制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民政法律法规,开展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加强法制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民政干部的执法整体素质。
四、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