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水利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水利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1679/202502-00007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水利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2-27 发布日期: 2025-02-27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1679/202502-00007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水利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2-27
发布日期: 2025-02-27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27 15:05 来源:宁国市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宁国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各项工作有力推进。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2024年获得上级荣誉及表扬情况

二)承担宣城市、宁国市政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重点工作以及承担省、宣城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1.承担宣城市政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重点工作任务1

推进万家水库建设已完成2024年年度目标完成项目驻地、搅拌站等设施建设,推进导流明渠及围堰施工。2024年年内加快施工准备工程建设,启动移民集中安置区、库区复建道路、弃渣场、砂石料加工厂、钢筋预制厂、搅拌桩剩余配套附属设施等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征收征迁,累计完成土地征收2299.41亩,房屋征迁160户,共计33650.03平方米。已完成国债资金支付1.41亿元,支付率48.62%。10月支付国债资金1亿元,国债资金剩余资金预计11月支付完成。

2.承担宁国市政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重点工作任务2

一是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工程,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8座。1)认真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已完成2023年度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加快推进2024年度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度。我市于2023年实施了宁墩小流域省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批复总投资500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479万元已于20249月顺利通过宣城市水利局竣工验收实施方塘潘茶小流域国家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500万元,已于322日开工建设,于10月底全面完成工程主体建设任务,计划11月底开展工程法人验收。2持续推进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5条中小河流(东津河、中津河、中溪河、方塘河、汀溪河板桥段)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省级评审及宣城市级批复(批复项目概算总投资9.19亿元)。(3已完成2023年建设的六庄等8座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并于20246月份通过工程完工验收,投入工程试运行加快建设2024年纳入国债项目清单的8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于3月份启动工程建设,目前2个标段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

二是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偏远山区小微供水保障工程1城市管网延伸工程总投资2.82亿元,覆盖我市西津、南山等9个街道乡镇42个行政村,目前已全面建成通水;中宁梅区域一体化工程总投资1.17亿元,覆盖宁墩等3个乡镇12个行政村,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的65%;集镇水厂规模化改造工程总投资1.98亿元,建设内容为改扩建胡乐等10座水厂工程,覆盖30个行政村,目前已基本建成。单村水站规范化建设工程总投资1.3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集中供水人口达到500人以上且居住相对集中的单村水厂(站)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覆盖16个行政村,目前建设进度已达90%2小型供水提升工程项目以2025年底基本实现农村24小时供水保障全覆盖为目标,计划分两个年度予以解决,其中2024年度计划解决149处,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标投标工作。

3.承担省政府考核任务1

根据《关于印发安徽省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2024年度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责任表的通知》要求,我市中溪河、汀溪河宁国板桥段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2024年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截至目前,中溪河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已通过宣城市水利局批复;汀溪河宁国板桥段治理工程勘察设计10月底挂网。

4.承担宣城市考核任务4

一是水资源管理(包括万元GDP用水量下降)。1严格规范取水许可、涉河项目等行政审批工作,开展涉河建设项目、水上漂流项目、取水许可日常等监督检查,本年度完成取水许可审批6件,涉河建设项目审批2件。2积极开展宁国市水权确权试点,目前用水权分配实施方案已通过审查,预计12月底验收。3按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要求,进一步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对地表水5万方以上、地表水3万方以上用水户实行计量在线监测,按时按质完成用水统计调查直报管理系统填报工作。4大力开展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共组织开展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参与人数达500人次,营造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助力宁国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是河(湖)长制落实情况。1持续健全三级河长工作体系,分级分段科学设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312人,积极落实河湖长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河湖长制工作培训,提升各级河湖长的履职能力。2充分发挥市河长办组织、协调、分办、督办职能,以工作提示单、交办单和督办单等多种形式将巡查问题及时交办。截至目前,共下发《工作提示单》7份、《交办单》23份、《督办单》5份,共发现各类河湖问题120余起,均已整改完成。3坚持因河施策、示范引领,完成全市29条河流“一河一策”及健康评价工作。定期开展城区河道管护,做好源头防控、沿河环境治理等工作,不断擦亮城市碧水底色。4完成水利部推送我市153个河湖遥感图斑核查,省系统上传率100%5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累计建成幸福河湖示范点9处,其中创成省级示范幸福河湖5处,东津河河沥溪段目前正在争创2024年度省级幸福河湖、中津河争创2024年度宣城市级幸福河湖

是水土保持目标责任。2024年,宣城市水利局下达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完成一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任务。(1截止目前,即将完成方塘潘茶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任务,该工程建成后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加上森林补植、矿山修复等措施实施,我市可完成15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2为更好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地方需求,编制了胡乐浪荡坞小流域、宁墩南阳小流域初步设计方案。上述两个方案均已获宣城市水利局初设批复,其中宁墩南阳小流域项目已列入2025年实施计划。

四是水利发展工作。立足宁国市水利发展实际,积极围绕上级各部委关于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两重建设等相关政策支持领域全力做好水利项目谋划申报工作。1完成《宁国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审批,谋划了5大类近40个近、远期水利项目,估算总投资达到176亿元。其中,新建或扩建万家、桥头、南极、虹龙、畈村等中型水库,主要支流(水阳江干流宁国段)和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项目列进了《安徽省现代水网规划》及《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稿)》。(2)围绕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突出防洪减灾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熟化,积极推进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中溪河初设批复、水阳江上游(宁国)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一期顺利建设完成,持续推进《宁国市城市防洪规划》修编工作,启动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评估和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三)2024年牵头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本年度,我局承担改革事项为:推进“一张网供水一体化”保障改革,坚持高标准统筹开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通过积极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累计争取各类资金7.27亿元。立足农村供水实际,坚持整体推进,相继实施了城市管网延伸、集镇水厂规模化建设、水站标准化提升及小型分散供水提升工程,保证水质水量达标,解决城乡居民供水需求。具体建设情况前文已列。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局将继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水利发展谋划及建设高标准完成好各项任务。

(一)坚持党建引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强化政治引领培根铸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和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政治能力提升,为实现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以案为鉴抓好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清廉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加强风险点隐患排查,严格防控措施,强化干部监督。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科室负责人严格检查、提醒、督促,具体工作人员严格对照职责和纪律要求,务必在水利工程项目承接、招投标、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全时、全域、全程保持遵纪、守法、规范、有序,坚决铲除腐败问题滋生土壤。

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实绩关,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堪当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常态化工作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干部敢担当、勇作为。

(二)牢记为民宗旨扎实推进水利工程谋划建设

全力开展水利规划谋划。立足宁国市水利发展实际,继续围绕上级各部委关于支持水利领域相关政策,全力做好水利项目谋划申报工作。完成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评估,启动并推进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掌握行业政策,积极申报水利项目。积极推进桥头水库(新建中型水库)、万家水库灌区(新建)、畈村水库扩容前期工作;谋划新建石柱、庄村、双川、新安、石岭、螺蛳湾等6座小(1)型水库,提升东津河、中津河干支流防洪标准,提高供水保证率推进主要支流(水阳江干流宁国段)和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项目(东津河、中津河、中溪河、方塘河、汀溪河板桥段)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报告等编制;将14条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纳入十五五规划逐年实施;做好水阳江上游(宁国)水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工程二期项目前期工作。

着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始终秉持项目建设是核心驱动力的指导原则,扎实推进万家水库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小型水库安全监测工程以及七里冲、畈村水库等重点工程,通过实际行动与显著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积极做好偏远山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快已完成的宁国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工程资料整理及验收工作,积极协助有关单位做好已完成工程的建后运维管护工作。加快实施小型分散供水工程,确保在2025年底基本实现农村24小时供水保障全覆盖。

探索试点水权交易改革。按照“确权发证—价值核算—流转开发—收益分配”的水资源价值转化路径,在确保遵守防洪、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深入开展部分河道、山塘、水库经营管理权改革试点建设工作,重点在确权、定价、交易、经营开发、安全防范、生态保护等方面探索有益经验,着力打造一批试点项目。

(三)锚定规范体系大力推进建设常态长效机制

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按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要求,科学进行用水总量统计工作,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圆满完成宣城市对宁国市万元GDP用水量降低目标考核继续深化宁国市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成果,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到实处。

建构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机制巩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结合乡村振兴需求,开展水库维修养护及提升水库基础设施。加强日常管理考核,将水库管理成效直接与乡镇年底目标管理考核和季度管护资金挂钩,调动各乡镇水库日常运行管理积极性,增强水库管理成效。做好水库工程汛期调度,按照雨情、工情,调度水库工程蓄水情况,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稳步推行智慧监管模式。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警平台,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安全运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水土流失等领域,明确水利信息化业务需求,持续推进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

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管理行为,优化全市水利建设市场营商环境。明确市场管理工作职责,加强从业行为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市场管理服务能力,确保水利建设市场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健全项目组织实施体系,强化建设进度、质量、安全、资金监管,确保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依法治水管水大力推动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全面强化河湖长制统筹河湖治理保护,全力夯实河湖保护生态基底;深入开展河湖问题督查,构建常态化、规范化河湖督查管理工作体系。强化河湖系统治理,紧盯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健全河湖管护机制;着力提升全域河湖管理品质,保障河道生态基流,维护水体生态平衡,全面提升河湖品质功能。

健全水利法治制度体系完善水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开展常态化巡查,强化部门协同、流域协同、上下协同,依法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丰富法治宣传活动内容,联合市直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广泛开展水利知识宣传咨询日、送法下乡水法进社区等活动,拓宽普法途径

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进一步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及时掌握生产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开工信息,从源头控制水土保持违法行为发生;持续做好生产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完成禁止开垦陡坡地划定范围批复及公告工作,配合做好省级水土保持规划中期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