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规划计划> 规划解读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411-00041 组配分类: 规划解读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文字解读】《宁国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1-29 发布日期: 2024-11-29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411-00041
组配分类: 规划解读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文字解读】《宁国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1-29
发布日期: 2024-11-29
【文字解读】《宁国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
发布时间:2024-11-29 14:49 来源: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依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推动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切实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打造“山水画廊、生态宁国”。依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宣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宁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等,编制《宁国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2年7月,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具体项目时间节点及具体工作内容,积极收集基础资料,开展现场调研。2022年8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上位规划内容,编制形成《规划》初稿,进一步对宁国市部分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开展补充调研。2022年12月13日,《规划》通过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2022年12月16日—2023年1月17日,《规划》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2023年1月17日,《规划》通过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审议。2023年12月,《规划》获得宁国市人民政府批复。2024年,《规划》根据《宁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宣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进行修改完善。2024年11月28日,《规划》经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
  三、工作目标。
  《规划》以全面推进宁国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为宁国市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着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基底为目标。到2025年,生态安全格局初步形成,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镇生态网络系统逐步完善;初步构建生态修复体制机制,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工程得到有效推进。到2035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全面完成,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安全格局成功构建,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生态保护机制全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基本形成。
  四、主要内容
  1、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包括宁国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2466.91平方公里。规划基期为2022年,规划期限为 2022-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基准年为2021年。
  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构建“一核两带三轴三区多节点”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划定森林保育型重点修复区、田园利用型重点修复区、城郊利用型重点修复区、城镇提升型重点修复区共4类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3、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规划》明确了生态廊道与生态屏障区域修复、流域水生态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经济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耕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乡村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与地灾防治的目标与任务。在规划范围内谋划布局了21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4、效益评价。通过综合测算,《规划》明确的生态修复项目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均有积极的效益成效。在生态效益上可进一步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与城乡环境质量;在经济效益上可推动实现“两山”效益转化,提升生态产品调节、支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进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在社会效益上,社会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将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显著增强。
  五、规划特色亮点
  《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及至2035年指导宁国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总纲领,是实施宁国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系统修复。《规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科学安排规划期内生态修复工作。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规划》编制立足宁国市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状况,准确识别突出生态问题,科学预判主要生态风险。因地制宜合理分区,科学确定规划目标,突出重大问题,明确重点任务,分区分类提出生态修复路径、模式、任务和保障措施。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坚定不移落实“以用定治”,深化生态和修复领域改革,推行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资源整合,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多元化投入和管理模式,推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长效机制。
  四是坚持充分论证、公众参与。坚持“开门编规划”,建立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编制工作机制,组建由经验丰富的技术单位参与的规划编制团队,邀请专家开展方案审查,多方式、多渠道听取社会公众意见。
  六、政策咨询渠道
  政策咨询部门: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联系人:规划信息编研中心 荚峰
  联系方式:0563-403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