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410-00053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涉农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24 发布日期: 2024-10-24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410-00053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涉农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24
发布日期: 2024-10-24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涉农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4-10-24 14:50 来源: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4年人大代表建议由农业农村局主办16件、协办10件,建议内容主要为找回耕地复耕复种、优化农民建房管理、和美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等“三农”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社会关心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代表和社会各界对我市“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也反映出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迫切需要。截至今年6月30日,由我局主办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结,并如期上传至宁国市建议提案在线信息系统;协办件均从履行职能方面于5月10日前向主办单位提供相关意见。根据会议要求,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链条。我局一直将建议办理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予以部署推进,在全局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一是认真梳理建议议案。在建议议案预交办文件下发后,及时与市政府督查室和相关市属单位进行沟通对接,将一些需要变更主办单位、增减协办单位的建议及时反馈调整,确保契合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二是明确办理职责分工。正式交办文件下发后,成立办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相关科室负责人具体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对承办的建议进行分类、细化,印发《关于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通知》,梳理形成《办理任务分解表》,进一步明确办理程序、办理要求、办理责任。

(二)明确办理要求,严格规范办理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规则》及《办理流程》要求开展建议办理。一是力求办理过程规范。我们从建议的分发、起草、审核到印制、发文、上传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了规范的办理程序,对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严谨有序。二是力求办理质量满意。通过建立晾晒机制,有效监控建议办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办理时间、办理质量、办理成效上注重督导,确保代表满意。三是力求办理成果转化。代表的建议高度聚焦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吸收代表的建议,着力破解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及短板,切实提高办理成果的转化应用。

(三)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办理实效。今年,我局办复类别A类建议8件、B类建议8件,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我局始终坚持对建议提出的能解决且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因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创造条件争取多方支持逐步解决。加强与建议代表的沟通解释,争取建议代表的理解支持。并对办复类别为A类的建议,及时组织“回头看”,检查办理工作成效;对办复类别为B类的建议,加强督促推动,力争使相关建议取得成效。

二、重点议案办理情况

如在第36号重点建议《关于加强找回耕地后期管护工作的建议》办理过程中,我局多次协调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组织调研、会商支持找回耕地有效利用的可行性举措,形成《关于我市耕地找回后有效利用的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并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目前,市自规局牵头起草印发《宁国市流失耕地找回工作资金奖补实施方案》,明确找回耕地管护费用由市财政按每年支付100元/亩的标准,连续支付5年。同时,市农业农村局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加强技术支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3方面逐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科学安排复种类别、适宜品种和生产方式,并根据种植户需要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和耕、种、防、收等农业社会化服务,调动种粮积极性。全面完成年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年度生产目标,粮食播种面积16.9万亩,总产6.74万吨;油料播种面积7.31万亩,增长1.8%;再生稻面积0.4万亩;大豆播种面积0.38万亩,增长70%;蔬菜产量(含食用菌0.41万吨)7.72万吨,增长3.1%

如在第138号重点建议《关于以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办理过程中,一方面,围绕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发展提升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经营主体、打造农业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夯实农业产业基础,促进产业振兴。先后招引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宣城市级以上87家,积极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1-8月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产值157.10亿元,累计占比46.4%,居宣城第1,累计增幅16.13%。另一方面,统筹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及村庄清洁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公共区域治理行动“四大行动”,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机制、和美乡村长效管护办法、农村户用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等系列实施方案,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前建成省级中心村49个、宣城市级中心村35个、县级中心村4个,累计完成美丽宜居自然村整治292个;完成财政支持农村改厕2.7万余座,农户自建无害化卫生厕所3.6万余座。获评“全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重点县”。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针对代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侧面反映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虽然前期我局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代表的期望和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一是部分建议提案涉及面广,受资源要素、现有政策等制约,不能够在短期内形成显著成效,还需要一个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过程,与代表、委员们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建议办理阶段还需建立完善系统性制度,充分尊重百姓意愿,做好政策沟通,统筹考虑“短期任务”和“长效机制”。三是部分“三农”工作存在老思想、老举措、老办法的现象,创新举措与典型经验总结不足。有些建议议案涉及多个市直部门,需共同研究推进,部门合力有待提升、统筹配合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将进一步增强人大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与代表的沟通汇报,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把精益求精贯穿到建议办理的全过程,真正把代表们的建议、群众的呼声落到实处、干在当下,以建议办理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努力交出“第一等”高分报表。在此提出2点希望和请求。

(一)希望持续关心、关爱、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历年涉农建议、议案成为代表反映“三农”期盼的“主旋律”之一。农业农村局在市人大监督和指导下也集中高质量办理了一批人大建议,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仍希望各位代表深层次、广范围提出建议,持续关心、关爱、指导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农村局也将进一步运用好建议办理工作渠道,与代表们“常来常往”,合力听民声、察民意,让建议“落地有声”。

(二)希望持续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汇聚各方力量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但是从更高标准来看,农业农村对资本、人才、科技等先进要素资源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如城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大落后于城市。希望能在市人大的指导下,乡村振兴工作相关单位部门能不断强化政策激励和机制创新,推动“人、地、钱”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要素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