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国市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把公安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升公安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多次主持召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法治公安建设相关重点工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动广大民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持续强化队伍执法能力建设,着力提升队伍依法履职能力,结合热点案件,围绕基层所需,针对性开展现场执法规范、执法安全管理、法律文书制作等开展局长点评案件会,同时每周组织民警参加局周通报点评会议,切实提升队伍规范执法水平。
(二)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工作情况。一是加强与司法机关沟通,提前介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办理,争取庭前调解。二是规范案件审核。印发《宁国市公安局执法办案责任制暂行规定(试行)》,常态坚持案件办理法制员、所队长、法制部门、局领导四级审核制度。三是深化受立案监督。充分发挥执法办案中心案管职能,规范办案区建设和使用。四是扎实开展执法办案源头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狠抓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推进落实“四个必须”“四个严禁”。
(三)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宁国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及时公示行政处罚、权责清单、执法流程等事项,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音视频记录制度。三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规范“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五大决策程序,完善“征求意见、部门法制审核、合规性审查”三个关键环节,严把重大行政决定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本局作出部分重大行政决策时邀请局聘法律顾问安徽青合青律师事务所的周洋律师参与评估。
(四)法治宣传教育情况。一是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宁国市公安局2024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暨《宁国市公安局2024年“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普法责任清单》,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二是结合“110”宣传日、“6.26”禁毒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反电诈宣传等专项普法工作,充分发挥各类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和平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今年来,市公安局各普法责任部门共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7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3000余人。三是积极利用新媒体普法,巩固用好用活宣传栏、标语横幅、电子屏幕、等常见宣传模式,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优势,积极开拓新媒体平台宣传新途径,依托“宁国公安”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真实案例、警情通报等公安动态,生动形象地向社会大众普及法律知识和违法后果。
(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一是慎用强制措施,开展涉企案件评查。建设规范化涉企犯罪接报案中心专人专门负责受理企业咨询报案,做到受办分离,闭环办理。二是进一步精简企业审批环节。严格实行清单式管理,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环节手续。同时坚持民意导向、问题导向,通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全警联万企活动等形式,广泛收纳社会各界对于公安机关工作的措施建议。三是推行“互联网+”惠民服务。全局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惠民服务平台应用,让群众享受指尖上的服务。基本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以及相关行政许可和备案网上申报、咨询、受理、公开、查询、办理等“一网通办”服务。
二、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公安面临的执法环境日益复杂。当前公安执法工作量不断增加,执法环境日益复杂,新时代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也逐渐加大,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法治公安的新期待,我局仍在不断探索中。
二是少数民警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一方面是民警的自身素质与越来越高的执法要求存在差距,少数民警法治意识不强,执法重实体、轻程序,执法粗糙、随意性大。另一方面是执法业务培训不到位,培训针对性不强,部分新警缺乏实践历练,部分老民警习惯凭经验执法办案,不能适应新问题、新法律。
三是执法不规范还一定程度存在。少数执法单位及个人存在取证不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整体执法监督方面表现乏力,被监督对象有抵触情绪,监督主体有畏难情绪,致使一些细节问题屡纠屡犯、边改边犯。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要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安工作中“指导地位”,深学细悟,聚焦“生动实践”学以致用,紧盯“关键少数”以学促干,全面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教育引导民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方法,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切实把学习成果体现到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行动上,树立法治公安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围绕执法办案各个环节,构建全流程、全要素、系统性、及时性的执法监督体系,推进大数据福能执法监督,实现执法监督全覆盖,精准整治执法顽瘴痼疾,进一步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公示、重大案件法制审核制度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持续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确保执法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内规范运行。
(三)切实提升执法主体能力建设。要以执法民警存在多错易错问题为导向,以全警实战大练兵为契机,切实加强对民警实战执法培训,通过开展旁听庭审活动、案件通报点评、专项执法培训、专题执法问题指引等,不断提升民警法律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诉讼意识,着力降低不规范执法行为导致信访投诉率和行政案件负面评价率,让人民群众在每起案(事)件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
(四)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紧紧围绕依法治市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全面推进社会治安安全隐患“五大要素”排查,狠抓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推进,督促指导全区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工作,狠抓措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加大精准式法治宣传教育。要针对我市电信诈骗、盗窃和打架斗殴等案件发案率较高的实际,组织专业警种和派出所开展精准式普法宣传,提升普法实效,营造良好法治氛围,通过以案释法、现场施教等方式,选取典型案例开展反面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群众真实有感,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习惯!营造人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对标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全局上下将认真检视问题、全面整改、建章立制、举一反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法治综合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不断开创法治宁国、法治公安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