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 政策法规>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702783081862F/202208-00182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宁国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方案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08-17 发布日期: 2022-08-17
有效性: 有效
索引号: 11341702783081862F/202208-00182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宁国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方案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08-17
发布日期: 2022-08-17
有效性: 有效
宁国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2-08-17 10:56 来源: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要求全面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宁国市属于黄山—怀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调查区域。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摸清宁国市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保护状况,掌握辖区物种现状,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和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类、分布、数量、生境等现状,采集电子标本建立相关物种的名录和基础数据库,评估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及影响因子,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建议,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监管能力。

二、工作内容

调查对象包括陆域生态系统、物种(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大型真菌、淡水水生生物)等。

(一)生态系统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基于卫星遥感解译、地面核查及查阅历史资料等技术手段,调查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面积、组成和分布特征等信息,结合资料文献,调查生态系统的保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开展生态系统状况评估。

(二)陆生高等植物调查与评估

依据宁国市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通过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野外实地调查,全面了解调查区域域内的野生高等植物(包括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组成、数量特征、分布状况、生境、受威胁情况、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以及外来入侵物种情况等。编制陆生高等植物物种名录。科学评价陆生高等植物多样性状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三)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依据宁国市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全面了解优先区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下同)物种的种类组成、种群分布、生境、受威胁情况、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以及外来入侵物种情况等。编制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名录。科学评价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状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四)陆生昆虫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依据宁国市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全面了解区域陆生昆虫(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蜻蜓目等,下同)物种的种类组成、种群分布、生境、受威胁情况、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现状以及外来入侵物种情况等。编制陆生昆虫物种名录。科学评价陆生昆虫多样性状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五)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依据宁国市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全面了解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分布、生境、威胁因子和保护现状,重点关注国家、安徽省重点保护物种及特有种。编制大型真菌物种名录。在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现状基础上,评估物种丰富度、特有性以及珍稀濒危状况。

(六)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

依据宁国市辖区内各水体、水系分布、流量及用途等,通过对优先区内湖泊、水库和河流进行实地调查和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全面了解淡水水生生物(包括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维管植物等)物种的种类组成、种群分布等,科学评价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状况。

(七)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评估

收集宁国市辖区内生物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以市域为单元,全面调查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类别、生物基源、持有者、数量、分布、传统利用、特有性、知识产权、惠益分享、丧失或流失、威胁因子等。重点关注传统利用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传统利用药用生物资源的相关知识、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习俗、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等。

完成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报告、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报告、物种多样性名录、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集。

三、进度安排

宁国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实施周期为一至二年,进度安排如下。

(一)准备动员阶段(2023年6月至8月)

制定调查工作方案,完成相关资料(包括科学考察报告、其他动植物资源调查报告、文献等)收集整理,按采购招标程序进行公开招标。

(二)基础准备阶段(2023年9月至10月)

结合现有相关基础资料的梳理,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方案和论证,明确各调查方向和领域人员构成以及调查具体计划,配备完成本底调查所需资料和装备。

(三)外业调查阶段(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

开展市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外业调查,依据不同植物的物候期、生态习性规律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组开展动物、植物外业专项调查,调查时间跨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至少集中调查一次。

(四)成果编制阶段(2024年12月底前)

汇总全市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数据,完成内业整理、编制调查报告。

(五)检查验收阶段(2025年1月底前)

提交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和相关成果,由生态环境分局组织专家评审,并通过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的审核,建立全市生物多样性资源本底数据库。

四、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

成立宁国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宁国市生物多样性调查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牵头组织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协调、资料收集、成果上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日常工作。

2.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提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数据,配合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

3.市林业发展中心:负责提供陆生野生动植物以及林业外来入侵物种等调查监测评价数据,配合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提供板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调查阶段性报告。

4.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提供水生野生动植物、农业遗传资源、特色品种开发利用和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等调查监测评价数据,配合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

5.市文旅局:配合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等技术资料。

6.市水利局:配合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

7.市青龙湾管委会:配合本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提供青龙湾水库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相关报告。

8.市财政局:负责保障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经费。

9.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安排专人配合技术单位做好辖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提供各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