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沥溪街道办事处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河沥溪街道办事处>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415Y/202501-0005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河沥溪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河沥溪街道办事处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1-22 发布日期: 2025-01-22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415Y/202501-0005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河沥溪街道办事处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河沥溪街道办事处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1-22
发布日期: 2025-01-22
河沥溪街道办事处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22 09:15 来源:河沥溪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推进征收征迁一是打好重点项目攻坚战。2024年河沥溪街道共14个征收征迁项目,房屋征迁任务5816832.51平方米,土地征收任务356.11亩。G329小汪村至梅林段一级公路改建、仕净环保二三期、九年一贯制学校等8个项目已实现清零。二是做好已征房屋拆除管理。已征未拆除房屋合计39户,街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一户一策分类处置,坚持拆除到位,管理到位。

  精准服务经济发展完成限额以上零售总额2.78亿元,同比增长9.07%。完成限上小微企业零售额4534万元,同比增长54.67%。完成限额以下零售额1094万元,同比增长34.78%。完成“五经普”清查阶段工作,共采集单位1427家、个体3236家。扎实推进“五经普”登记阶段工作,共登记单位1552家,全面抽样和行业抽样个体登记299家。积极推进为企优环境各项工作,完成企业诉求问题办理56条,完成上级交办问题办理6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

)巩固提升城市品质。以满足人民宜业宜居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不断提高城市品质。一是以文明创建构筑和美家园。完成燕子山安置区一期二期公寓楼等地停车棚建设,改建五中队老街东入口、原东津小学操场及燕津路和幸福巷交叉口拆迁待建区域为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完成已征未用土地违规种菜、乱搭乱建等约80亩土地集中清理整治。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进小区”46次,强力整治楼道充电、私拉电线充电等行为。加大查违控违力度,累计拆除违建21起共计1035㎡。二是以文明培育展现时代风尚。街道及村社区的各志愿服务支队结合文明实践五大任务、“我们的节日”等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4次,累计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持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全年评选宁国好人4名,宣城好人3名。联合民政部门督促各村社区发挥“一约四会”和新风堂的作用,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做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三是以服务保障护航城市更新。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做好河沥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房屋收储工作,完成房屋收储累计近400户、面积约2万平方米。聚焦群众诉求与矛盾,逐户分析疏导、及时回应解决问题45起,保障老街项目顺利推进。创新工作举措,成立6个开街综合保障工作组,稳妥有序应对各类情况,保障老街顺利鸣锣开市。国庆期间接待游客近26万人次,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为河沥溪城市更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着力提高农村生产水平。高效整治撂荒地108余亩,完成四个批次流失耕地找回整改任务和266.37亩耕地恢复工作,引进水稻种植大户8户(50亩以上)流转面积达2092亩,发放2024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95882.43元,制定出台《河沥溪街道粮食生产发展奖励办法》,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全年计划完成集体经济收入1300万元,指导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306万元,切实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完成亭子冲一路联网路建设和畈村村X316高桥石拱桥至桥西村段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升级改造G233国道7座公交站台,实施完成坞村路白改黑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荆虹水库除险加固,修缮长虹将军殿大塘、平兴村大峡坞大塘,提升农业灌溉种植条件。巩固人民住房安全保障。完成危房改造3户。谋划并促成桥西社区食品厂宿舍楼自主更新建设项目。落实经开区移交安置区日常管护。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申报和美乡村,完成3个重点整治村庄提升 90座非卫生厕所改造任务。人工药物除治“一枝黄花”600亩。常态化开展农膜资源化再利用回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综合整治工作。强化长虹村、平兴村已建省级中心村长效管护,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是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做好预警信息核查工作,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及安徽省防返贫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更新辖区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合计发放鸡苗150只及饲料250公斤消除3户监测对象风险严格落实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要求集中排查农户7271户,发现并及时整改问题30处

(五)聚力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夯实社会保障基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惠民“一卡通”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1000余万元,按时完成低保、特困供养、支出型贫困家庭、低保边缘家庭、社会救济定补的核查办理与资金发放。完成城乡适龄妇女“两癌”筛查1501人。组织举办“育婴员”和“养老护理”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合格人数73人。落实平兴村力村组沟渠修复工程、长虹村长虹铺等户户通和坞村社区杨家湾道路拓宽工程公益事业奖补项目,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二是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结合传统节假日、“4.15”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等活动契机,大力开展反电诈、防邪、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活动。扎实开展街道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续抓好辖区各企业监管,共检查各类工贸企业368家,排查安全隐患1374条。落实安全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

(六)不断强化基层党建。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引领力。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落实“第一议题”、领导班子读书班、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等制度,全年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14次,开展集中研讨7次。认真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辖区54个党组织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展庆祝建党103周年“七个一”系列活动,组织党员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引导党员不断筑牢思想防线。二是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开展党支部阵地建设三年整体达标提升工程,新建提升村级标准化党支部活动室4个,建成长虹村史馆,启动桥西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谋划蔬菜社区燕津花园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方法,以桥东社区为试点开展“走千户、访万人、收民意、办实事”活动,创新建立“智慧小管家”数字化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推动社区数据网络化、动态化、精准化,不断提升社区精准精细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机关干部每月开展2次集中走访,进一步收集辖区群众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三是狠抓基层干部队伍教育管理。提升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按照要求组织3个村(社区)党委书记到沪苏浙地区进行为期一月的跟班学习。聚焦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制定河沥溪街道年轻干部监督管理及培养工作计划,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举行“一带多帮·传帮带”帮扶结对赠书仪式,通过加强培养力度实现年轻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双优化”。强化作风建设。利用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全体干部大会等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近20次。

2025年工作计划

(一)狠抓项目建设,推动社会发展。紧盯征收征迁既定任务目标,推进振宁路西延、明德路等项目的房屋及土地的征收征迁进程,统筹协调,合力攻坚助推城市更新提档升级以皖赣线西迁为契机,整合现有资源,积极谋划资产收购计划,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根据上级规划部署,积极配合印象河沥公司做好老街项目后续保障和东入口改造征迁工作主动对接、紧密协同各部门高质高效做好仕净科技、城市污水管网及S465东北外环项目后期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护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二)提升发展动能,促进乡村振兴。持续开展撂荒地治理和流失耕地找回工作,鼓励大户开展水田流转,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谋划畈村村北干渠维修改造及高标准农田项目,提升农田灌溉种植条件,力争实现水稻种植面积达5000亩,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积极对接市农业农村局申报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计划投入150万元开展农村人居、路域环境整治,提升村庄整体面貌。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金,利用闲置城镇集体服务设施用地,设计建设畈村村农资经济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力争2025年完成集体经济收入1300万元。加强返贫动态监测,落实监测户养殖业开发式帮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加强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强化基层治理,稳妥有序推进社区调整工作,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对规模过大或过小的社区进行优化,推动社区服务提档升级。抓好基本民生,继续加大对低保、特困、低收入等各类人群走访力度,对困难群体及时落实帮助帮扶,加大救助力度,做到应救尽救,最大程度给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常态化做好辖区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改造、物业管理等工作。深化平安建设,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联动,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回访制度。全力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聚焦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强化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党支部阵地建设三年整体达标提升工程。规范指导各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举办党务工作者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支部党务工作者工作水平。加强城市党建工作,推深做实“家门口工程”,不断完善桥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蔬菜社区燕津花园小区党群服务站建设,不断提升小区(网格)治理水平。推进党建品牌化建设。按“一村一品”要求,持续完善古韵桥东、人文长虹两个党建品牌,指导各社区进一步深化小区党建品牌化建设,推进桥东社区“小区(网格)治理合伙人”计划,谋划燕津花园小区党支部品牌,鼓励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推陈出新,深挖内涵,不断丰富拓展各自的党建品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