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重大突发敏感性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特修订本预案。
一、制订目的
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平安,及时处置和有效解决重大涉校案事件,防止在发生重大恶性事件后由于准备缺乏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切实加强我校处置重大涉校案事件的能力,确保处置各类重大涉校案事件做到迅速、准确、有效,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二、实施范围
预案适用于处置学校突发性重大涉校案事件(所称重大涉校案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重大群体性案事件和重大平安事故)。
三、实施原则
1、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校发生突发敏感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由校委会统一指挥,快速妥善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若重大突发敏感性事件的处理,超出教育部门的处理能力时,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出面协调,多方联动,形成合力,确保突发敏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敏感性事件后,学校处置重大突发敏感事件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及相关负责同志要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年级、班级等负责教师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 -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 果断处置”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突发敏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园内。
4、“教育疏导, 化解矛盾”的原则。
学校若发生突发敏感群体性事件,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分不可结”的工作方法,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教育引导,稳定师生情绪,及时化解矛盾,有效防止事态扩大。
5、“措施得力, 救人第一”的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立即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在迅速报告火警的同时,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重大车祸,迅速拨打交通事故、紧急救护电话,开展自护自救;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重大事故,在迅速报告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紧急将中毒、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抢救;发生校舍安全事故,马_上积极组织抢险,救护受伤师生。学校发生安全事故,要坚持“救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学生参加。
四、实施组织学校成立处置重大突发敏感事件领导小组,负责各项重大突发敏感事件的处置;领导小组设责任人,负责指导、协调和处理学校突发敏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同时设立五个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人为日常相关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严肃责任追究制。
(1)社会稳定处置工作小组
组长:褚宏德 王冬芸
副组长:李道昌、钱远华、余文革、方盛琴、毛晖、刘周孝
组员:柴元春、黄勇、谭金玲、邵斌、罗君、方传新、王献明、刘剑军、李文浩、李小丽
主要职责:
协同市教体局及相关部门负责处理学校的政治稳定工作。.
(2)校舍及教育设施安全处置工作小组
组 长:余文革
成 员:王献明、刘剑军
主要职责:
协同建设、消防等部门负责学校火灾、校舍、教育设施安全事故的处理工作。
(3)学校教师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小组
组 长:钱远华
成 员:邵斌、罗君、方传新、
主要职责:
协同乡镇派出所、卫生部i门及疾控中心负责学校交通事故、食堂卫生、卫生防疫、治安等重大突发敏感性事故处理工作。
(4)学校学生安全事故处置工作小组
组 长:李道昌
成 员:柴元春、黄勇、谭金玲
主要职责:
协同当地公安等部门、镇结算中心,负责学校涉及教师交通事故、治安等重大突发敏感性事故处理工作。
(5)食品卫生、卫生防疫处置工作小组
组 长:余文革
成 员:王献明、刘剑军
主要职责:
协同市教体局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卫生防疫等事故的处理工作。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处置重大突发敏感事件预案”的制订、相关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处理重大突发敏感事件预案和各种应急救援
演练工作在事故发生时,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指导工作;指导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和师生的日常安全教育及宣传工作。各处置工作小组应熟悉相关业务情况,在事故处理中,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危害进行科学监测,制定科学救护措施,实施正确的处理办法,对事故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学校要建立行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处置学校重大突发敏感事件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落实责任人。组织、协调、检查和督导本单位的安全综治工作,研究制定处置学校重大突发敏感事件的应急预案。
五、实施步骤
(一)突发敏感性群体性事件:若发现学校有突发敏感性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学校立即向市教体局局汇报,同时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情况通报工作,确保在发生重大突发敏感性事件时,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在此期间,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同志处于戒备状态,保证联络畅通。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离校出差。
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敏感事件,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时,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及负责人要及时深入事发现场,现场指挥,化解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同时,领导小组及时向市教体局报告信息,并按要求统一宣传口径,防止不实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在群体性事件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及时报请当地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应启动本校应急预案,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校党政领导、班主任等要深入学生班级,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
(二)突发敏感性安全事故:突发敏感性安全事故主要指突发敏感性校舍
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校园内外群体性伤亡事故。.
发生突发敏感性安全事故应按以下步骤处置:
1、事故报警:及时报警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置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学校教育每个师生在发现事故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地报告,该报警的报警。在学校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积极做好师生自身保护和救助工作的同时,向学校领导及上级部i门报告,该报警的要立即报警。
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师生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事故发生后,学校及有关负责人应立即根据现场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师生; 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实施救死扶伤,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
3、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后,学校紧急启动处置突发敏感事件预案、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必须即刻赶赴事故第-现场,指挥或指导、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学校做好人力和车辆、财物保障,以及信息报送工作。各处置工作小组应结合本小组业务特点,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敏感事件,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