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新闻发布> 发布会实录
索引号: 11341702099802061L/201507-00006 组配分类: 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宁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题分类:
名称: 我市召开城市质量精神口号新闻发布会 文号:
成文日期: 2015-07-31 发布日期: 2015-07-31
索引号: 11341702099802061L/201507-00006
组配分类: 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宁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题分类:
名称: 我市召开城市质量精神口号新闻发布会
文号:
成文日期: 2015-07-31
发布日期: 2015-07-31
我市召开城市质量精神口号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5-07-31 00:00 来源:宁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宁国市政府新闻办、政务公开办于710日上午9点召开了“宁国城市质量精神口号新闻发布会”。参会的有我市十数个市直单位及分管政务公开的负责人。参加的媒体有宣城日报及我市电视台、报社、宁国发布、宁国论坛等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 

在新闻发布会上,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俞建平向与会人士就宁国城市质量精神口号产生背景进行了介绍和解读。根据介绍,我市于20129月成功申报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当年全国首批唯一获得批准创建的县级市。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质量强市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并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争创工作再动员大会上明确:在今年9月份通过省级预验收,今年年底前通过国家验收。作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验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争创城市要有一个质量精神口号,代表城市的质量精神。 

在此背景下,从今年3月开始,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宁国城市质量精神口号”,先后通过今日宁国报、宁国电视台、本地网络社区论坛等进行了广泛宣传。截至到430日,已收到来自省内外参与者报送的950条“宁国城市质量精神口号”作品,经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筛选,有12条作品入围,在报请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审定后最终确定宁国城市质量精神口号为“邦宁国泰,品质承载”。并针对口号要求突出宁国特色、突出“质量”主题、突出时代特色、突出因果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在介绍完宁国城市质量精神口号产生的背景之后,在问答环节,与会媒体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以下为答问实录: 

《宣城日报》记者:希望市场监管局介绍一下“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有关概念,对宁国而言,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凌国:根据《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20124月,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开展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什么叫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根据有关文件资料,我们理解:是指城市质量发展战略清晰,城市质量文化特色鲜明,城市质量基础保障扎实,质量宏观管理坚强有力,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大幅提升,服务质量满意度不断提高,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城市。国家质检总局从符合上述条件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直辖市的城区、地级市、县级市等五类城市及地区中,择优评选出各个层次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对我们宁国来说,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第二,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推动企业质量创新,提升城市质量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第三,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树立良好的城市质量形象,营造最佳投资发展环境的重要载体;第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增强全民质量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 

《宁国电视台》记者:我市争创的准备工作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宁国作为全国首批唯一获得批准创建的县级市,有哪些优势? 

凌国: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质量工作,2001年,我市成为安徽省首批质量兴市活动试点市;2006年,我市以全省最高分通过 “全省质量兴市”阶段性验收;2010年,我市在全省质量兴省阶段性验收中被评为先进市;2011年,我市提出建设“品牌宁国”战略;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质量兴市活动向质量强市活动提升,并成功申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成为全国首批唯一获得批准创建的县级市。确切的说,我们真正开始准备争创工作是从2012年开始的。 

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我们宁国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可以概况为四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高。我市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市范围内的争创工作动员会,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市政府将争创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逐年加大对质量创建的投入;二是政策引导好。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20多个关于质量工作的文件,全力推动质量发展,在刚才俞局长的介绍当中,我们知道,无论是市委提出的“三个年”活动,还是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转型路径“四换三驱动”,其实都是与我们说的“大质量”概念息息相关,说白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质量工作;三是经济基础较好。2000年以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全省县市领先位次,先后被授予“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等。 

目前,全市拥有中小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多家。初步形成了汽车橡胶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三大产业集群,被授予“中国耐磨铸件之都”荣誉称号;正在着力培育节能建材与新能源应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行列,是安徽唯一的县域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和统筹城乡土地综合改革试点县市,正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这些都为我们争创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竞争指数高。尤其在品牌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刚才俞局长也说了,我市拥有8家上市公司,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安徽名牌产品5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省著名商标58件,数量均位居安徽省县(市)前列。全市已有400余家企业通过各类质量体系认证,11家企业获得安徽省质量管理奖和卓越绩效奖,6家企业获得宣城市市长质量奖,我市总体质量竞争力位居全省前列。 

《今日宁国》记者2012年以来,我们就启动了争创工作,那么近年来我们这项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呢? 

吴四清:应该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简单的从四个方面讲一下。 

一是产品质量更上水平。主要变现为这样几个数据,工业企业采标率达100%以上,全市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95.8%,农、畜、水等农产品监管覆盖率达100%;生猪进点屠宰和检疫率均达到100%;特色农产品生产采标率达100%,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6.9% 

二是工程质量大幅提高。全面执行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2-2014年全市新开工建筑均通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达到90‰,建筑技能比重达到100%。交通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高速公路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和优良率均达100%;县乡道、村村通、危桥改造等地方建设交通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均达100%。水利工程质量得到提升,2013年至今,全市共92个水防工程的竣工验收均一次性通过验收,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三是服务质量不断增强。表现为旅游业发展标准化、城市服务业发展规模化和公共服务建设规范化。2014年我市旅游项目投资达8.7亿元,游客接待量达破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2亿元。绿地系统、综合防灾、公共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城市风貌特色塑造试点县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修建了宁阳公园、南山公园、龙潭公园、滨河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新增城市绿地42.6万平方米,群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逐年上涨。 

四是环境质量极大改善。我市早在2005年就全面推进了生态市创建工作,编制完成了《宁国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宁国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成功创建了安徽省生态省建设示范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于20131月被正式授予“国家生态市”称号,成功列入“第五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农村环境极大改善,全市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设施36座,处理能力达2740/日,建成垃圾中转站(含村转运站)14座,垃圾房(池)2340个。水源地防护设施1处,截污坝65米,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43个。每年修建100公里村村通及延伸工程,农村环境得到本质提升。节能减排逐步推进。全市实现减排二氧化硫993.1吨,化学需氧量891.6吨。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关闭22家结构减排企业。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积极实施黄标车淘汰工作,共淘汰机动车1990余辆。依法取缔、关闭小造纸企业7家,小电镀企业4家,选矿厂1家,有效保障了环境质量。 

《宁国论坛》目前我市争创工作进入到什么阶段,还有那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市质量强市工作还有什么新的举措? 

吴四清:今年4月,我市召开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再动员大会,在会上,我们提出了今年9月份要通过省级预验收,12月份要通过国家级验收,应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目前争创工作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质量基础工作有薄弱环节,特别是质量信用诚信体系还未有效形成,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质量监管工作有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市场,少数监理单位管理不严,部门质量联席会议机制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逐一加以解决。 

第一,我们一定要坚持质量指引方向,我们不是为了争创而争创,更不是走形式化和面子工程。刚才俞局长解读了质量的内涵,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方面,我们争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济更有效益、民生更加幸福、城市更富魅力、文化更有品味、生态更加美好、政府更趋高效。大家都能够在追求质量道路上,获得发展、获得提升。这是指引我们争创质量强市示范市的方向,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第二,要充分整合国家、省、市的优势资源来建设我们的示范市。我们的争创工作得到了省市质监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次上门进行帮扶指导,给我们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我们自身也先后到深圳、成都、铜陵等地区学习先进经验,邀请了深圳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沈斌院长,为我市为四大班子领导开展质量专题方面的讲座,在市委市政府层面形成了很好的共识。并邀请该院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实行一对一的指导,在软件资料、硬件建设、培训教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帮助,总之,利用一切资源为我们的争创工作服务,让我们的工作少走一些弯路,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第三,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作用,政府主导就是要政府引领,这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的特征,你不是哪一个企业他能够号召起来的。企业是主体,作为城市发动机、经济基本单元,企业要充分参与。社会的协同,就是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来推动。 

第四方面,扩大宣传教育形成全民的共识。我们发布这个精神口号,其实就是通过口号宣传,让更多民众的了解、参与。第五,我们把质量强市成果不断地提升来惠及民生,幸福民生,也就是质量惠民,这是我们争创工作最终的落脚点。谢谢! 

《宁国传媒网》记者:创建工作很强调全民的参与,我们市质量强市办公室希望我们市民怎么参与进来才能促进我们工作? 

凌国:关于全民如何参与进来。我们在前期征集口号过程就是全民参与的过程,我们的征集通知发出去以后,收到了很多作品,有省内、省外的,特别是一些工作、生活在外地的宁国人,积极非常高,很多作品都很有意义,很受启发,说明我们的老百姓花了很大的心思来参与这个活动,这种氛围让我们感觉到了大众的参与。我们接下来会有一系列宣传活动,让我们的市民对城市的质量口号有充分的认识,同时也会有一些访谈,还有接下来的社会满意度调查等,都需要大众的参与。 

根据《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考核验收细则》,我们的争创活动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在食品药品、卫生、教育、建筑、旅游、政务服务等方面都有目标和要求,这些都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说,在我市争创活动中,大家包括在座的各位肯定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的。我们也想借此机会,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大力支持,加强宣传,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我市争创全国质量示范城市工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