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烟草专卖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烟草专卖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702732997416C/202412-00016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烟草专卖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烟草局2024年度全年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2-24 发布日期: 2024-12-24
索引号: 11341702732997416C/202412-00016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烟草专卖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烟草局2024年度全年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2-24
发布日期: 2024-12-24
烟草局2024年度全年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时间:2024-12-24 08:12 来源:宁国市烟草专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强化党建引领,实施“铸魂”行动。对内,坚持“三向培养”模式(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2021年至今我们发展党员2人,吸纳积极分子2人,在难点、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把党员的示范作用发挥好,提拔党员业务骨干7人,有效激发干事热情。对外,打造“两支客户队伍”。一是打造“党员客户”队伍。成立宁国烟草批零党建联盟,吸纳162名党员零售客户。开展“直播进终端”“客我共讲红色党课”“聘任党风廉政监督员”等活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红色力量”得到充分凝聚。二是打造“职业化客户”队伍。选取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客户近30人,成立“职业化零售客户”队伍。通过日常培训引导,座谈交流,不断发掘其素质能力,促进开口营销比赛、卷烟主题陈列比赛、加盟终端建设、典型工作宣传推广等相关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二)聚力打团破网,实施“强基”行动。一是深入推进联合打假协作机制在全市政法烟草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保持与各成员单位的良好沟通交流,部署开展“皖剑2024”“春雷”、清理“烟卡”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办案质量。今年,宁国的全市假私烟稽查实绩组内第一,“2.28”电子烟案件已成功收官,“11.25”案件仍在积极申报部督案件并在烟丝空烟管案件上实现突破,成功弥补了此类案件的空白。二是贯彻落实综合监管协作机制。聚焦新型涉烟,加大新型烟草案件查处力度,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网安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零售点、网络售烟等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普法进校园等宣传活动,从专卖监管与营销服务两方面着手完善内控制度,健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提高零售户守法经营意识。三搭建边界协作长效机制围绕信息、办案、管理三大主题,加强与浙江临安、安吉等省际毗邻单位的沟通联系,签署《烟草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协议书》,全面深化烟草打假协作战略格局,让区域联动、联合执法、情报共享更为顺畅,实现合作“双赢”。

(三)突出数字变革,实施“赋能”行动。着力挖掘新技术手段赋能基层运行的亮点,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一是构建管理服务“一张网”。将信息技术与业务充分融合,相继开发“市场信息收集(异常信息反馈)”“新增户入网”“卷烟私人定制推广”等小程序,试点完善“智能客服”系统,为专卖、营销人员共同管理市场插上了信息技术的“翅膀”。今年以来,依托智能程序有效解决群众诉求260项,清理清退不适格零售主体43户。二是打造新闻宣传“一朵云”。将新媒体与新闻宣传充分融合,以制作短视频、动画、H5页面等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内容,多平台分发传播,扩大影响力。组建培养专业融媒体宣传队伍,鼓励新进大学生、摄影爱好者等积极参与创作,由机关牵头拍摄的教育片在行业内外媒体上播出,像《你好,张书记》《无法翻本的青春》等都获得了诸多点赞,我们团队的摄影梁和政同志还被评为省级特约通讯员。三是敲好监督执纪“一口钟”。“线上+线下”与监督执纪充分融合,开通“码上监督”,用微信“扫一扫”,就能实现“指尖”监督;将宣讲新阵地搬到“线上”,纪检监察干部化身“主播”,开展“云家访”,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线下与时俱进,重新设计了宁国烟草廉洁楼道文化,积极参与全市系统纪法知识暨监督执纪业务技能竞赛,获得了集体一等奖,2人被评为“十佳先进个人”。

(四)用心倾听民情,实施“关爱”行动。积极参与宁国的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工作。一是做实工会驿站,我们的驿站就位于主干道的十字路口,与办证大厅互为一体,也是烟草的窗口,我们对其进行多次优化升级,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定期举办健康体检、法律知识普及等活动,为周边户外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民服务和人文关怀。目前两处驿站均已被宣城市总工会授牌,获评宣烟工会“2021-2022年度五强基层工会组织”。二是振兴乡村建设。三年来累计向社区、帮扶村共捐赠资金20.7万元,于定点帮扶村南阳村建设吸烟亭两座,班子成员一对一牵手青龙乡留守儿童,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保障民生上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