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建议提案办理> 办理制度与总体情况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501-00009 组配分类: 办理制度与总体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市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情况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1-06 发布日期: 2025-01-06
索引号: 11341702000111222F/202501-00009
组配分类: 办理制度与总体情况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市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情况
文号:
成文日期: 2025-01-06
发布日期: 2025-01-06
市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办理情况
发布时间:2025-01-06 15:23 来源: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办理工作基本情况
  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广大代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共提出建议157件。其中,经济发展类21件,农业农村类24件,城乡建设类53件,社会民生类37件,社会管理类19件,其他类型3件。一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市人大代表的支持下,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办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办复的157件建议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151件,占96.2%;因目前条件限制或政策不允许等暂时不能解决的6件,占3.8%。目前,所有建议都已在规定时间内向代表予以回复,满意率达100%。
  二、办理工作成效
  (一)围绕发展大局,持续办理接转议案。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全市乡村全覆盖的议案》被列为“二号议案”,这充分体现了广大代表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心、关注。在办理“二号议案”过程中,市政府承办单位积极从代表建议里吸纳借鉴好思路、好点子、好措施,结合实际将建议转化成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一是实施城市管网延伸工程。总投资2.82亿元,覆盖我市西津、南山等9个乡镇(街道)42个行政村,目前已全面建成通水。二是实施中宁梅区域供水一体化工程。总投资1.17亿元,覆盖宁墩等3个乡镇12个行政村,目前正在建设。三是集镇水厂规模化改造工程。总投资1.98亿元,建设内容为改扩建胡乐等10座水厂工程,覆盖30个行政村,目前已基本建成。四是实施单村水站规范化建设工程。总投资1.3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对集中供水人口达到500人以上且居住相对集中的单村水厂(站)实施标准化改造提升,覆盖16个行政村,目前建设进度已达90%。五是实施小型供水提升工程。计划分两个年度予以解决,目前正在建设中,力争2025年底基本实现农村24小时供水保障全覆盖目标。鉴于此议案主要事项均已办理完成,建议予以办结,市政府将督促承办单位持续完善提升农村饮水工程,加强日常管护,保障全市农村饮水安全。
  (二)关注重点领域,着力解决难点问题。针对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广大代表提出了很多思考深、把脉准、质量高、针对性强的建议,相关承办单位积极吸纳,与代表共商解决路径,建议办理取得明显成效。如在办理第27号建议《关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建议》过程中,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调度会,明确发展目标,并对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逐村制定巩固提升方案。梳理上报典型案例,通过典型带动,进一步营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一是以项目引领促发展。市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把“真金白银”投向基层。2021年以来各级财政共投资2180万元,扶持45个村38个项目,33个项目已完工并实现了收益(2024年收益约195万元左右),进一步激发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功能。二是以“两化”改革添活力。研究出台《关于在全市试点推行村级集体经济“两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宁国市振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整合薄弱村扶持资金、吸引富裕村闲置资金,投资优质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目前,共有50个村入股资金4891万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1860万元,村自有资金3031万元,年收益约320万元。三是以移民资金增动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移民后扶方式改革创新工作,成立宁国市移创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每年从水库移民后扶资金中,切块30%—50%,与国有资本合作,投资移民创业致富项目,实现移民后扶方式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发展并重转变。目前,已投资1850万元,实施移民创业致富项目3个,年收益110万元,2023年分红61.5万元。2024年,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1亿元,50万元以上的强村96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700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过67%。又如在办理第110号《关于加强皖南青藏线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知名度的建议》过程中,文旅局围绕“大黄山”建设,全面梳理“皖南川藏线”和“皖南青藏线”旅游度假区2024年建设项目,谋划实施“皖南川藏线”片区重点文旅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额5.4亿元,已完成投资4.2亿元。希尔顿花园酒店、龙门滑雪场旅游综合体、千年龙窑小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有力推进,河沥溪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国庆假日期间接待游客25.9万人次,真也千年龙窑酒店、西村开元颐居酒店、宣石博物馆、全季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旅游接待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聚焦民生关切,切实增强民生保障。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推动民生实事落实、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如,在办理第126号建议《关于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的建议》过程中,一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2300余名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2024年建成2个嵌入式养老综合体,完成5家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先后出台农村敬老院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全面落实低保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率先建成市级失能特困集中供养中心,目前入住89人。  二是稳步推进康养医养项目。荣国养老公司康养中心正式建成运营,世行贷款项目“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提升工程”已完成50%装饰工程量,总投资9600万元的凤形山福陪护颐养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三是推进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出台《宁国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成智慧养老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114个,委托专业机构实行养老机构全覆盖季度检查,并将整改情况作为运营补贴发放的重要参考。
  三、办理工作过程
  在2024年的人大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中,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办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强机制,保高效。在两轮征求意见、三次交办完成后,市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了交办会,部署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将办理任务细化分解、办理责任压紧压实。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始终坚持市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承办单位和承办人员具体办,同时不断完善长效办理工作机制,重点、难点、热点建议由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建议办理工作与部门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市直承办部门将建议办理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倾斜人财物、创新办理方式,保证了办理工作优质高效。
  二是严程序,促规范。严格办理程序,明确议案建议办理原则、要求、流程、方式,严格规范承接、交办、调研、办理、面商、审核、答复等环节。要求承办单位把好“调研关”,了解代表诉求、把准办理方向;把好“沟通关”,及时汇报进展、协商解决问题;把好“实效关”,力求代表建议落地见效、开花结果;把好“期限关”,确保建议办理不拖沓不落空。
  三是深沟通、促协作。市政府把“面对面沟通、主会办协作”作为提升办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整合部门力量、争取代表满意。各承办单位严格按照市人大要求,通过主动拜访、邀请座谈等形式,与各位代表见面沟通,充分交流建议办理情况。同时,加强部门分工协作,进一步完善“主会办”办理机制,主办单位牵头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办理答复等工作,会办单位共同参与、共建机制、共商措施,全力提升办理质量。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方向
  各位代表,2024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帮助下,经过各承办单位的积极努力,质量和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与新形势、新要求和人大代表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办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个别单位对建议办理还不够重视,特别是对综合性较强、涉及部门较多的建议,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主动配合还不够;个别单位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性、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个别单位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意识还不强,“重答复、轻落实”的情况仍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府将进一步加以重视和改进。
  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强化思想认识,坚持站在全市大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理清工作思路,扎扎实实地做好办理工作。二是创新抓好统筹协调,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不断完善建议交办、办理、督办工作机制。三是全面抓好成果转化,把代表建议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努力让更多的代表建议转化为政府工作举措并及早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