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宁国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23-2024学年度考核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4-11-29 17:09
来源:宁国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各中小学、幼儿园,局二级机构,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根据宣城市教体局《关于做好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学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及宁国市教体局《关于做好2023-2024学年度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考核工作的通知》(教人〔2024〕59号)等文件精神,现将宁国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23-2024学年度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教育系统现有宣城市学科带头人45人、青年骨干教师103人,安徽省教坛新星5人,本市学科带头人70人、青年骨干教师359人,宣城市教坛新星45人。按照考核对象只参加本人最高层次的考核要求,本次应参加考核587人,实际参加考核527人,2人考核不称职,60人因病假、年度内退休、调离本市、转岗、辞职等原因未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取消考核。
二、考核结果
从考核情况看,各单位都能坚持标准,加强管理,注重将过程管理与终端管理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考查相结合,按照宣城及我市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教研、指导、培训等任务,发挥出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未能达到考核要求的2人,其学年度业务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等次,退出教育教学岗位的24人,停止享受相关待遇,36人因病假、岗位变动、调离本市等原因未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取消考核,上述人员本学年度均不享受岗位津贴,其他参加考核的人员本学年度业务考核结果基本达到“称职”等次。
三、存在问题
1、少数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论著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2、个别单位在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年度业务考核过程中不够严谨,仍存在标准不高、把关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3、骨干教师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如何更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待于不断探索和完善。
四、主要亮点
经考核,评审组认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能够围绕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在落实育人任务、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领头雁作用,做到了学习不动摇、引领不放松、科研不走样。
一是在“学”上下功夫,厚植教育理论素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能够自我加压,坚持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和教学刊物。
二是在“研”上做文章,致力专业内涵发展。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能够主动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对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缜密分析、细致研究。
三是在“领”上求效果,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签订培养责任书,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课程改革等方面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五、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动态管理考核。各单位以学年度(任期)考核为契机,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和示范辐射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重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意义,把培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与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整合教师教育资源,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不断夯实教师专业发展基础。
三是健全培养机制。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长效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成长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岗位晋级等方面大力倾斜,做到用人、育人、留人机制的形成。要遵循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规律,提前谋划新一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对新的培养人选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附件:
1、2023-2024学年度宣城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称职人员一览表
2、2023-2024学年度宁国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称职人员一览表
2024年11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