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教体局> 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 西津小学> 教学教研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410-00036 组配分类: 教学教研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2024年度西津小学教研处工作规定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18 发布日期: 2024-10-18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410-00036
组配分类: 教学教研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2024年度西津小学教研处工作规定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18
发布日期: 2024-10-18
2024年度西津小学教研处工作规定
发布时间:2024-10-18 10:41 来源:宁国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教研处继续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学科教研为阵地,以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有效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全面提升学校教研品位,开展特色教研。

二、工作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规范教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抓“四课”,促教师专业成长。

1.名优教师示范课  

为了打造强专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继续开展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等示范课活动,充分发挥本校名优教师“传、帮、带”作用,给全校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结合“青蓝工程师傅示范课”“党员课堂开放日”活动,安排优秀教师率先上示范课。

2.常规研讨课 

按照学校教学常规,11月-12月进行教学开放月活动,每位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教材,用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展示优质的教学,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

3.优质精品课 

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充分发挥各学科团队力量,充分发挥“蓝方”对“青方”的帮扶作用,精心打磨课例,群策群力、精益求精、追求品质,争取多出优品、精品,力争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4.原生常态课 

本学期学校继续加强对教师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并把它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常态化活动常抓不懈。听课对象不限于新进教师,涵盖各年龄段、各年级、各学科,联系年级行政、教研组长、组内成员进课堂,认真记录课堂教学情况,并在听取“原生态”课的基础上,及时与上课老师交换意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抓“论文写作”,促理论实践融合

遵循三“早”(早计划、早准备、早安排),三“高”(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倡导全体教师将理论融合实践,积极参加论文撰写、评选活动。努力提升论文品质,提高论文发表成功率,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三)抓“青蓝结对”,师徒携手共成长

根据《西津小学“青蓝工程”培养方案》与《西津小学“青蓝工程”结对协议》,“青方”与“蓝方”按照方案,遵循协议,经常沟通交流,有计划开展思想指导、互助备课、听评课、论文指导、班级管理指导等活动,做到有主题、有记录,自行收集整理活动资料与成果资料,期末交予学校考评。

(四)抓“课题研究”,助推高质量发展

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常规工作。抓好计划的制定、措施的落实、研究工作的总结,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管理工作。目前,学校有陈光源主持的课题《微课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实》、张俊和邵立娟主持的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创新性实验教学研究》,正处于研究阶段。

另外今年5月分,学校又申报了3项课题,分别是罗林、汤丽华主持的《学校文化引领下的小学五育融合高质量课程体建设研究》;张俊、曹和萍主持的《直面复杂现实情境的主题式创新实践研究》;王燕、曹敏主持的《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学校鼓励名优教师、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主动申报课题研究,真正发挥课题引领作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五)抓“学习培训”,为教师充电赋能

新学期,教研处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尤其是加大新课标、新教材之类的培训和学习,为教师充电赋能再起航创造机会。在督促教师完成国家、省、市各类专项培训任务的基础上,适时安排各学科组通过网络、兄弟学校交流等形式进行充电,听取名师大咖、名优教师的视频课或讲座。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分期、分批让老师们走出去,开眼界、长见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素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凡是外出宁国市参加培训的教师一律要撰写学习心得。 

(六)抓“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师心

深入开展西津小学师生共阅读活动,鼓励教师广泛阅读,提高人文、教育、学科等素养。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或教育期刊,要有读书笔记或心得;适时组织教师读书会,分享读书感悟,让立体多维的读书活动,浸润师心、陶冶思想、提升自我,努力造就“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扎实专业知识、良好教学方法、较强科研能力”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工作要求

1.更新观念,营造氛围。

倡导“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思路。每位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

2.完善机制,明确职责。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强化教研组长职能。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要起引领示范作用,青年教师努力成为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形成教科研工作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