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教体局> 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 西津小学> 教学教研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410-00035 组配分类: 教学教研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宁国市西津小学2024年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18 发布日期: 2024-10-18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410-00035
组配分类: 教学教研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宁国市西津小学2024年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0-18
发布日期: 2024-10-18
宁国市西津小学2024年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10-18 10:36 来源:宁国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工作思路


认真分析当今教育新常态,切实提高教研对教育新常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认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深化教学研究改革,扎实推进教研转型,紧紧围绕三大转型(一是由以研究“教”为中心向以研究“学”为中心的转变;二是由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教学研究转变;三是由基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向基于开放的、信息化条件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着力在“立德树人”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两个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工作重点

(一)开展课程核心素养研究,推动育人模式改革;

(二)加强课程整合与实施研究,健全、 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三)深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推进高效和谐课堂建设;

(四)加强减负增效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五)加强校本研修制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抓研究,突出教学能力提升。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德树人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大德育观念,明确各类课程的德育要求。研究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学生的品德教育,调整优化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全员育人的教学方向,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各学科教师的德育水平。

2.探索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和教育创新方式方法。

构建学科知识地图,探究学科知识到思维过程到学科素养进而到核心素养的路径。开展智慧课堂教育研究,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3.围绕课程评价和学业评价两个重点,研究“教”与“学”的行为改进,以综合考评新标准出台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评价制度的改革,加强新课程标准下学业水平考核标准的研究,创新学科评价方案,有效监控教学质量。

4.优化工作机制与研究机制,引领学校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师资建设等特色发展方面正确定位,制定、实施阶段性推进措施,抓出成效。

5.通过教研组活动开展微型课题研究,重点解决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不断提升我校教学研究的实效性及针对性。在重视研究教法的同时,认真把握学情,研究学法,重视学法指导,引导教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二)抓课堂,突出精细和高效。

1.总结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查找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提高新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以“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改革突破口,探索建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西津小学高效和谐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学校优化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加强学校体育教学、艺术教学,加强学生的多形式社会体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3.把握中心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热点、 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多层次课堂教学研究,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督促与检查工作。积极开展各学科系列化专题研究,提高学科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抓好常态课的评析、诊断工作,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提高常态课有效性,将教学质量落实在每堂课中。重视学科质量的检测评估,做好质量分析与教学反馈,及时掌握质量现状。

5.抓住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中“有效”、“减负”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加强分层教学研究,探索教学目标的分层制定,全面实施分层布置作业。倡导开展作业改革,形成校本化作业体系,推行每周一天无书面作业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抓队伍,突出研究和反思。

1.抓好备课组长队伍。

要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突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细胞,强化研究和反思能力,准确理解教与学、学与评的关系,反对简单照搬或移植所谓的某种高效教学模式。

2.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组织新教师培训,认真总结这方面培训的经验,关注细节,注重反思,切实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实。继续组织新课标培训,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明确新课标的要求 ,并认真贯彻到教学过程中。组织参加宁国市“燕津擂台赛”活动,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四)抓管理,突出规范和细节。

1.制定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逐步明确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流程与标准,进一步规范和引领我校教学工作。

2.以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和指导性为原则,加强教学调研工作。采用全面调研和专题调研相结合、集体调研与个体调研相补充的形式发挥调研工作的评价、引领和促进作用。

3.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队伍建设为导向,规范并按计划组织各类优质课及教学基本功等教学评比活动。

4.强化整个学期的管理。突出学期初的管理,力求起好步。要通过学期初教师集中学习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等,进一步明确新学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突出解决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盲点和存在问题,力求起好步。突出学期的过程管理,力求走好路。我校要与相关的督导、视导、评估、检查、检测等有机结合,与教育教学的“节奏、鼓点”相匹配,进一步突出过程管理,在细节、环节上下功夫,力求管理的有序、平稳、扎实推进。

5.突出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测,全程、全员、全息化抓好质量提升的落点,力求在过程中结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