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8976356562392/202401-0003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1-22 发布日期: 2024-01-22
索引号: 113418976356562392/202401-0003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1-22
发布日期: 2024-01-22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4-01-22 10:06 来源: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11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市林业发展中心机构调整设置,独立运行。2023年11月,市委批复成立市林业发展中心党组,并配备领导班子。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心领导班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担当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3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紧盯三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制定《宁国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分解细化17项重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任务图和时间表,跟踪调度抓落实。在提高林业治理效能方面。推进25个现代林业建设项目和山核桃产业振兴项目,撬动社会资本配套投入500万元。开展宁国绿色大讲堂、山核桃种植者公益大讲堂、林业科技培训15次,开展山核桃科技特派团志愿服务6次。开展森林防火业务培训、技能竞赛、演练训练21场。在促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深入开展“小山变大山”改革,新增 15个村民组完成改革工作;培育托管主体33个,累计托管山核桃面积达3万余亩。胡乐林场与村民合作开展黄精种植,实行场村共建、规范化种植,共计243户村民,发展种植黄精4000余亩。在推动林业金融创新方面。目前授信规模托管主体8户,贷款4户,发放贷款158万元。实现涉林贷款4270余万元。优化完善“山核桃野外用工安全保险”条款。对接宁国市金莳公司,探索建设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开展林地后备资源摸底调查,推进林地占补平衡库建设。巩固提升青龙乡龙阁村零碳乡村创建成果。开发“龙阁碳汇”微信小程序,以“零碳景区智慧农网”为主题,组装能效监测、数据分析、视频监控设备;完成林业碳票碳减排总量测算(12.8万吨CO2当量),并通过了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备案。在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完成2个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林下经济示范项目申报。指导国有胡乐林场实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建设林下种植黄精项目,实施面积361亩;詹氏公司实施詹氏食品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项目实施,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00万元。以上两个项目均已实施完毕,并通过竣工验收。
  二是深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认真落实“林长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印发《宁国市“林长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工作方案》,调整完善林长“三个联系”制度(市级林长林业产业基地、林业经营主体、直接联系乡级林长),市级林长到林业产业基地、林业经营主体调研56人次。印发《宁国市2023年度深化新一轮林长制工作要点》,围绕绿化创建、生态保护、重点项目、科技服务等职能,推动“五大森林”行动任务清单落地。组织召开2023年市级林长会议。及时更新安徽省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信息,进一步优化调整林长制网格员配置,压实自然保护地巡林网格。持续推进林长、护林员“林掌”APP巡林巡护工作,截至10月25日,林长巡林4420人次,护林员巡护19584人次。2023年服务保障市、县级林长巡林督查26人次,提请印发总林长令1个、林长制工作提示及督办单20份。认真做好林长制争取国务院及省政府督查激励事项工作,争取林长制考核争先进位,力争纳入省政府督查激励。
  三是加快国储林项目建设。国储林一期项目规划建设面积90554万亩,获得授信9亿元。在南极乡南极村茶厂村民组打造山核桃现代林业综合示范基地5000亩并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在霞西镇石柱村黄金村民组协议流转毛竹林917亩,涉及农户35户。
  (二)扎实推进“六大行动”
  一是推动国土绿化空间提质。完成人工林新造2000亩,油茶专项造林860亩,封山育林1.2万亩,退化林修复1.7万亩,森林抚育10.5万亩。实施安徽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建成3个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示范面积4000亩。开展退耕还林“回头看”工作,巩固退耕还林已有成果。二是促进林业生态保护提效。扎实开展涉林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及时整改自查发现的违规问题。2022年森林督查违法图斑已全部完成案件查处和整改工作。2023年前三期图斑的森林督查自查工作全部完成,预计年内完成全部案件的查处工作。已完成林草湿样点监测工作的90.6%,预计年内全部完成。完成宁国蓄能电站43株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移植审核审批。积极开展“清风行动”,对三十多家相关企业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检查工作;联合宁国宏浩野生动物救护站完成野生动物救助29次。查处各类行政案件80起,罚款150万元。启动林草种质资源调查工作。西津河省级湿地公园生物资源调查提交成果,板桥省级自然保护区本底调查稳步推进,调查成果先后两次登录央视“秘境之眼。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实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检疫等手段,有力实施经济林、竹林尤其是山核桃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枯病死松树清理2.2万株,打孔注药保护2.6万株,二次化学防治松褐天牛1.8万亩次。组织山核桃、竹林等重大林业有害监测调查200万亩次,无人机、喷粉机开展山核桃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面积超过10万亩次。2023年至今实现零森林火灾。编制完成《宁国市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如期提交宁国市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成果。三是帮扶林业产业发展提振。成功承办长三角(安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组织推荐国控恩龙、真也天境、世京园民宿度假村三个森林康养基地,参选宣城市“十佳森林康养基地”。推荐青龙乡龙阁村解岱竹林高效经营示范基地、竹峰街道竹峰村大冲毛竹高效经营示范基地申报宣城市竹林高效经营示范基地,中溪镇中田竹加工小微示范园区申报宣城市竹加工小微示范园区。组织第九批次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其中复审企业26家,新增申报1家。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对我市竹材加工利用情况及环保问题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了竹材加工利用状况以及环保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推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掌握了基础资料。四是加快林业重大项目提速。万家野樱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港口山门古树公园等现代林业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全面启动森林步道建设。围绕重大项目落地做好要素保障,截至目前,2023年共完成永久使用林地项目审核审批30个,面积3277.8亩;完成临时使用林地项目审核审批12个,面积666.4亩;完成以“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方式审批林地项目73个,面积709.8亩。在胡乐镇龙池村建设全市首个山核桃高标准林地一体化项目。五是推进林业科技富民提升。启动15个现代山核桃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探索“小山变大山”改革,新增15个村民组完成第一轮改革。深入推进山核桃全程托管,通过定制商业保险、建立风险基金、成立托管协会等措施,构建托管经营者基本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培育托管主体33个,累计托管山核桃面积达3万余亩。开展山核桃托管经营主体专项补贴验收,涉及9家托管经营主体,兑现财政补贴资金35万元;开展山核桃托管和服务主体野外用工保险补贴验收,涉及主体16家,兑现补贴资金约19万元。六是打造林业基础设施提级。研究用活县级“直服”用地审批权限,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初步摸底建立林地占补平衡后备库。开展GEP考核前期技术研究。设立美国白蛾及松材线虫病等监测点100个。新增20个森林消防水储水桶,森林防火宣传牌17块,布设森林防火语音宣传杆66套。
  (三)创新工作事项
  一是指导组建了宁国山核桃托管经营者协会。联合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宣城分公司优化“山核桃野外用工安全保险”条款,建立山核桃托管经营用工风险互助资金池,池内资金已达30万。同时对规模托管经营主体购买用工安全保险的保费给予全额补贴。二是全面启动森林步道建设,完成宁国森林步道logo评选,以及汤公山森林步道、犀牛角映山红森林步道、马鞍峰望湖森林步道延伸、甲胡古道提升建设。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强化林长履职尽责。认真落实《安徽省林长巡林制度》(试行)、“林长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压实林长会议、林长巡林、林长联系责任区“三项要求”,落实“三个联系”制度。发挥护林网格员常态化巡林的基础性作用。争取市级林长支持解决一批制约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加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落实落细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要点。以海螺集团生物质能源项目投产运营为契机,搭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毛竹经营管理。积极争创国家现代示范林场,在全省国有林场大评比中争先进位。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推动山核桃全程托管经营,村级“两山合作经济组织”有效运转。总结固化“小山变大山”改革成果,完成第二轮“小山变大山”山场整合试点。计划2024年10月底全面完成现代山核桃示范基地建设、“小山变大山”改革、全程托管经营。
  三是坚持“五绿”并进拓展林长制改革成效。加强自然保护地能力建设,压实“网格化”巡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抓好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启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持续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申报并组织实施省级环青龙湾环湖森林步道项目。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落实建设项目永久占用林地“占补平衡”,加强林地要素保障。提升林业执法质效,推动森林督查案件动态清零,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建设试点,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监理工作,有效控制疫情扩散蔓延。总结“零碳乡村”创建试点成果,拓展龙阁碳汇的交易渠道,推动宣城碳票管理办法在我市率先落地。落实国家储备林建设制度规范,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加快推进一期项目年度基地建设、配套工程的任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