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406-00079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对市人大十七届三次会议第027号建议的答复函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6-21 发布日期: 2024-06-21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406-00079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对市人大十七届三次会议第027号建议的答复函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6-21
发布日期: 2024-06-21
关于对市人大十七届三次会议第027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06-21 17:20 来源: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周元平代表:

您与程三清代表提出的《关于发展集体经济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您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2023年,全市105个村(含3个农村社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9352.74万元,增长49.24%,全面消除3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村均达89.07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91个,占比86.77%;100万元以上的强村28个,占比26.67%;经营性收益7243.16万元,村均收益68.98万元,经营性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有61个,占比58.1%,有49个村实现分红,金额达1184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激活自然、产业、社会资源,凝聚发展合力。用好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对于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引导走“资源入股+项目经营”的路子,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青龙乡龙阁村、港口镇山门村、中溪镇夏林村立足当地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推进旅游景区建设,通过景区门票、停车场分成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鼓励当地村民发展经营农家乐、民宿、家庭农场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补全乡村旅游产业链,“五一”假日期间,各民宿客房出租率达80%以上,切实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立足产业资源助推现代农业。围绕山核桃、毛竹、粮油和宁前胡四大支柱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村走“合作社+互助式”的路子,发挥合作增效益、互助促共赢、抱团强品牌的聚合效益,把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相融合。如南极乡杨狮村探索开展“小山变大山”试点改革,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承接山核桃山场托管服务,推行无人机飞防、机械化割草等现代科技,有力推动山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约7万元;霞镇龙亭村与宁国市聚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生态茭白甲鱼混养项目,新建甲鱼孵化池5间,每年保底收入5万元,收益另外分成。聚焦社会资源拓展商贸服务。借助互联网+等模式,立足市场需求,带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如仙霞镇盘樟村引进浙江余姚先进直播团队,成立宁国市田野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整合宁国市雷竹笋、香菇、山核桃等十大特色农副产品和红杉林、山门洞、青龙湾等十大特色景区资源策划推出农产品礼盒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在推动本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有力带动各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景区所在村发展。

二是统筹财政、扶持、移民资金,激发创造活力。项目引领促发展。市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把“真金白银”投向基层。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库,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申报、初审、预审等制度,强化项目论证和风险评估,突出可持续性、可操作性,遴选优质重点项目定向投入扶持资金,确保扶持资金发挥应有作用。2021年以来各级财政共投资1780万元,扶持37个村32个项目,21个项目已完工并实现了收益,年收益约150万元左右,进一步激发集体经济发展“造血”功能。“两化”改革添活力。研究出台《关于在全市试点推行村级集体经济“两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引导村级集体经济走“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模式。成立宁国市振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整合薄弱村扶持资金、吸引富裕村闲置资金,共同投资优质项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有效提升投资精准性,降低投资风险。现已有51个村累计入股4971万元,年收益预计达345万元。移民资金增动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移民后扶方式改革创新工作,成立宁国市移创创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从水库移民后扶资金中,切块30%—50%,与国有资本合作,投资移民创业致富项目,实现移民后扶方式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发展并重转变。目前,已投资1850万元,实施移民创业致富项目3个,年收益110万元,2023年分红61.5万元。

三是完善考核、激励、监管机制,增进奋进动力。强化考核调度。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定期通报调度制度,实行每月一汇报、每季一通报、每半年一调度,对发展势头良好的点名表扬,发展成效不佳的“亮相”“亮丑”,2024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平兴、畈村、凤行、山门、沙埠、盘樟等十个强村进行了表扬,切实传导工作压力。用好正面激励。出台《宁国市激励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指导意见(试行)》,建立发展集体经济激励机制,允许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年度增长较大或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取得“较好”以上等次的村,从当年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增量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村干部奖励资金,营造“能者多得”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村干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3年,共兑现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43.6万元。严格三资管理。健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三资管理和监督检查等机制,全面构建市乡村“三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式监督体系。出台专门指导意见,逐项厘清村民委员会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职能。下发《宁国市强村公司管理(试行)办法》,从设立、运行、退出等各方面着手,逐项解决村办企业“谁来管”“怎么管”等问题,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托好底。截止目前,全市105个村(社区)全部完成“村、社分离”工作,共成立强村公司57个,2023年全市强村公司经营性收入达2890.46余万元,利润434.98余万元,上缴股份经济合作社利润234.6万元。其中,仙霞镇盘樟村四家强村公司,2023年经营性收入约1700万元,收益210万元,上交股份经济合作社115万元;港口镇灰山村锦辉强村公司,2023年盈利8万元;方塘乡4个村强村公司2023年上缴利润68万元。

四是聚焦培训、调研、挂职学习,提升发展能力。为进一步拓展村党组织书记发展集体经济领头雁作用,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学习交流。2023年10月19日,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泾县蔡村镇、茂林镇和郎溪县十字镇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外出学习;2024年4月17-19组织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第一期),并赴溧阳现场观摩集体经济发展模式,5月22-24日组织第二批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邀请省经管总站甄站长就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专题授课,并赴长兴县考察学习强村公司发展经验;2024年4月22日,选派16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安吉、临安等地开展跟班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借鉴经验,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还存在发展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力争2024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超过亿元,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性收益质量更高。

1.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发展成果,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特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推动宁国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治理机制更加完善、收入结构更加优化、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农村资源要素得到有效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2.指导各级财政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2024年,落实中央及省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50万元,扶持5个村4个项目,本级财政资金150万元,扶持3个村2个项目,下一步参照衔接资金管理要求加强项目督导,确保项目尽早完工,同时对2019-2023年中央及省级扶持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自查,确保扶持资金真正产生效益。

3.进一步规范强村公司的运营。完善制度,理清架构、规范财务程序,加强村集体、“三资中心”及各级纪委监管;加大强村公司审计力度,为公司经营画红线、立规矩、树标尺,坚持“内控+外管”同步发力,不断提升强村公司发展质效。

4.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强学习和调研,充分依托村级集体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特点,拓宽发展模式。围绕粮油、山核桃、家禽、茶叶、竹笋等优势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模式,提升自主经营收入;围绕工业产业园,依托强村公司,做好居间、劳务和配套服务,增加服务收入;围绕旅游资源,引入社会资本,通过资源、资金入股等方式,增加投资收益;一些薄弱村,要求强化对接,主动寻找商机,对上争取扶持,通过“飞地抱团”方式,进一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024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