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以及省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部署,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根据中央纪委、省纪委监委关于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行动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坚决查处和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廉洁,为加快建设彰显山水徽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
二、整治范围
2021年以来省级批复实施的农村改厕和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即2021—2023年农村改厕项目及“回头看”排查整改工作,2021—2023年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存在重大问题的项目要向前追溯、一查到底。
三、重点任务
聚焦审计、财政绩效评价、上级督查等发现的建设管理、招标采购、后续管护、资金使用等方面问题,通过集中整治,精准监督,发现起底一批问题线索,整改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规范建立一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长效机制。重点整治以下3个方面10项具体问题:
(一)聚焦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整改工作组织情况。是否按照省级部署的改厕等问题排查整改要求,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细化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压实整改责任,限时整改销号,推进整改工作有序开展。
2.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发现的各种问题是否整改落实到位,是否存在虚假整改、纸面整改等问题;对存在时间紧、历史原因复杂、整改难度大的问题,是否专题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问题解决;是否仍然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改厕不好用、不能用等问题;是否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
(二)聚焦项目全程管理情况
3.项目安排环节。是否存在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违规安排项目问题;是否存在用项目资金送人情、搞关系等现象;是否存在盲目决策,导致项目不符合实际、频繁调整、无法实施等问题。
4.招标采购环节。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省级有关招标采购规定和《安徽省“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安徽省“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相关要求开展招标采购。
5.项目实施环节。是否严格按照农村改厕和省级中心村建设方案管理;是否存在未按设计图纸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问题;是否存在监理单位履职尽责不到位、监理资料不齐全,以及失职渎职的问题。
6.项目验收环节。是否存在虚假验收,报验实际未验问题;是否存在验收不认真、走过场,通过验收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不一致等问题;是否存在项目长期不验收,造成项目尾款滞留问题。
7.建设效果方面。是否存在脱离改厕和省级中心村要求,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新形象工程”,甚至“数字改厕”等问题。
8.运行管护方面。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县是否按照规定制定管护制度、签订管护协议,落实管护主体、队伍、责任和资金,及时建立管护台账,落实管护检查和考核。省级中心村建成后,是否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对建成的基础设施等各类项目成果进行维护管理。
(三)聚焦资金管理情况
9.资金规范管理。是否及时足额落实本级财政分担资金;是否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是否按合同约定及时提交资金拨付申请;是否按规定及时审核拨付项目资金,是否存在拖欠款项及资金长期闲置等问题。
10.严肃财经纪律。是否存在以拨代支、违规列支、虚报套取、截留挪用、挤占侵吞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
四、工作阶段
2024年4月底至2024年10月底,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领域集中整治,共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安排部署阶段(4月底前)。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多形式畅通举报受理渠道。
(二)自查自纠阶段(5月1日-6月30日)。各乡镇、街道对照10个方面集中整治重点,对2021年以来实施的农村改厕和省级中心村项目进行逐一梳理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于5月31日前建立问题清单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同时制定整改措施,压实整改责任,及时整改到位,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群众投诉办理情况回溯核实,对巡视巡察、集中审计和督导检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分类施策、即知即改。
(三)督导检查阶段(7月1日-7月30日)。针对自查自纠问题清单,市农业农村局成立督导检查组,开展抽查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违纪重要线索移送相关部门严肃追责。对社会反映强烈、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安排专门力量认真进行核查。
(四)巩固提升阶段(8月1日-10月31日)。各乡镇、街道坚持查漏补缺、整改提升、分析研判、巩固深化的原则,针对自查自纠、督导检查等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归类,深入剖析原因,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权力监督,持续拓展集中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