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宁国市万家乡的一名进入医保队伍的“新兵”,在基层经办这一年里,听过了各种闻所未闻的疾病,接触了太多突遭疾病横祸的家庭,也真实的感受到医保为他们带来的生活希望,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在一个个故事中被生动诠释,胡大伯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第一次见到胡大伯的时候,是2023年3月份,天气乍暖还寒,一个带着皮帽的小老头来到为民服务大厅,径直走到了医保窗口说:“膀胱癌政府有补助的吧”?先简单安抚了胡大伯的情绪,我在医保信息平台查询了他的就诊台账,胡大伯2022年因为膀胱癌治疗总花费六万余元,医院一站式报销三万八千余元,个人自费两万余元。
按照2022年的依申请医疗救助政策,重病困难家庭有资格申请医疗救助。于是我又问了几个问题。“有子女么?”,“两个儿子”,我初步判断是有赡养条件的。听到我的话,胡大伯情绪非常激动,疾病带给他的苦楚在那一瞬间彻底爆发出来了,他拼命掀开厚重的衣服,要把造口袋露出来给我看,一边掀,一边给我算着账。“医院的造口袋108元一个,用不起,就去网上买,66元一个。一个尿袋正常只能撑三天,那就少喝点水,那就在家随身提个泥桶,让管子通到泥桶里,这样一个原本只能用三天的尿袋就可以用到10天,甚至15天。我一点都不哄你,我要是个女的,我的眼睛水马上就淌下来了。”我很无奈但也理解他,膀胱切除后,只能通过手术在肚子上制造一个切口,将尿液排出体外,没有经历就只是听说都已经觉得痛苦了。我赶忙安慰他,让他暂时先回家。一顶皮帽,一个尿袋,就这样,我认识了胡大伯。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为群众提供三重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前两重医疗保障是普及大众的,少有争议。第三重保障医疗救助是托底保障,它并不具有普遍性,却恰恰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帮助那些重病困难的群众。接下来,按照程序对胡大伯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查,通过平台核查、入户及走访邻里,了解到胡大伯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如意,在调查期间,胡大伯的大儿子骑摩托摔伤了,妻子的胳膊也摔骨折了,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于是按照程序为胡大伯提交了医疗救助申请,终于当胡大伯的医疗救助金打到卡里时,这个忍受病痛折磨也不曾流泪的男人,在电话另一头抽泣了起来“感谢政府”。有了这句话,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了。
前不久,我又专门去了胡大伯家一趟。在路上正好碰到他从地里回来,精神面貌很不错。虽然干不了重活,但他说干一点就有一点。现在没什么大毛病了,就是容易感冒。回忆起当时交手术费时,“医生是说六万多,但只交了两万多,幸亏买了医保,不然我当时在哪儿去搞这么多钱哎,借都借不到。”又提到医疗救助的四千多块钱,“政府、你们都尽力了,四千多块钱够买五十多个造口袋了。”听到这话,既心酸又开心,心酸的是胡大伯生病之后算的最清的账就是造口袋了,开心的是他认可了政府的努力,对医保政策的信心让他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不放弃每一个困难群体,医保救命救急作用是困难群众正常生活的底气,中华民族能够历经艰难险阻仍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医保的互助共济带来了无数绝处逢生的希望,是党和政府以及千万的兄弟同胞坚定不移地站在这些脆弱的人身后。换作你我,都会如此。守护岁月静好,温暖且有力量,这便是医保存在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可以走得很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