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二是坚持“一岗双责”,进一步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三是完善制度保障,推进民主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是抓好效能建设,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系统作风的改进和提升。
(二)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一是紧密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工作。二是在完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上级统一部署,2023年底基本完成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三是开展重点片区规划研究及城市设计。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成果,为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开展城北片区、高铁片区等城市重点发展片区的规划布局研究及城市特色风貌设计工作。四是加强调度,督促乡镇、街道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基本完成剩余72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理清村庄发展思路、统筹安排各类资源、优化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五是配合相关市直部门按照宁国市专项规划目录清单,推进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三)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落地
一是及时完成土地用途转用的审核、报批,保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用地需求。二是用好用活政策,审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三是扎实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行动,进一步盘活存量、严控增量。四是强力推进增减挂钩和补充耕地工作,积极对接购买占补平衡指标,进一步做好土地要素保障。
(四)坚持依法行政,优化自然资源保护
一是继续科学有效找回耕地。坚持耕地“找回”和“种植”相结合,一方面积极找回流失耕地,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舆论引导,使耕地找回工作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理解,落实好后续种植,防止耕地二次流失。二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适应耕地保护全面“严起来”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督促乡镇(街道)建立动态巡查机制,把违法问题“解决在初始,遏制在萌芽”。以“零容忍”的态度, 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三是坚持去存量控增量,坚决消化土地卫片历史遗留问题,扎实推进矿产督察涉及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确保各类遗留问题见底清零加大用地整改力度。四是加强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认真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坚持“边开采边治理”,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山动态监测和督查工作,杜绝非法勘查、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积极稳妥推进我市优势矿产资源的竞争性出让。五是持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聚焦重点区域,把握关键节点,扎实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深化重点改革,推进为企为民服务优化提升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做好创优营商环境登记财产领域工作。继续巩固创优营商环境成果,深入推进“四电”应用,扎实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创新开展“一码管地”,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与自然资源和规划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对接,实现不动产登记单元代码从规划选址、“招拍挂”供地,到办理登记办证全流程关联,实现自然资源规划、测绘、供地信息和材料全过程共享。二是深化“多测合一”改革,实现不动产登记系统与宣城市工程审批系统之间数据相互获取,有效实现测绘成果跨部门互认共享、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竣工联合验收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效率,节约企业成本。三是多举措、高质量完成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市自然资源基础数据。扎实做好日常变更调查工作,确保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和一致性。四是按照全面铺开、分阶段推进要求开展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逐步完成西津河省级湿地公园、青龙湾省级风景名胜区、板桥省级自然保护区等190.23平方公里地域,东津河、西津河、中津河、畈村水库等总长度424公里的水域确权登记发证事项。2025年开始,通过补充完善方式逐步实现全市全覆盖工作目标。
(六)丰富党建载体,推进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持续深入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召开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全体党员干部大会、支部会议、党小组会议等,持续抓好理论学习、指导实践。二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给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充分发展党建品牌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信息宣传,唱好自然资源和规划好声音。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力度,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为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