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307-0007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7-28 发布日期: 2023-07-28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307-00076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7-28
发布日期: 2023-07-28
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3-07-28 11:55 来源: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获得上级荣誉及表彰情况

2022年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农业基础夯实提升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制订《种植业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一产目标任务,截至目前,油菜夏收面积6.92万亩,较上年增长6.9%;小麦夏收种植1.55万亩;水稻播种11.6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3万亩,较去年增加3.1%;落实集中育秧4万盘、机插秧3700亩、测深施肥应用500亩,设施蔬菜面积6600亩,新建设施蔬菜大棚30亩。印发《2023粮食生产精耕细作示范点建设方案》,扎实推进2个精耕细作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二是稳定重要农产品保供。截至目前,全市生猪存栏11.22万头,同比增长25.91%;出栏11.45万头,同比增长4.13%。家禽存栏661.2868万只,同比增长1.91%;出栏2006.2676万只,同比增长8.36%。羊存栏1.39万只,同比下降23.23%;出栏1.07万只,同比增长1.32%。禽蛋产量2168.37吨,同比增长9.94%。肉类总产量38186.35吨,同比增长7.21%。切实强化生猪产能调控,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达0.55万头,现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宣城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申报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三是深入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推进科技强农向全链条延伸,推荐2家企业申报安徽省数字农业工厂,完成5家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库容达334立方米;建立乡村“四库全书”人才信息库,达482人。推进机械强农向全过程覆盖,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4场次,培训农机手150名、农机合作社理事长6名;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新应用推广蔬菜播种机、气动生热高温热风机1台、电动单轨运输线1条;新增育秧流水线4条,插秧机5台,履带式旋耕机1台。四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面积1.3万亩全部完成,2023年1.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通过前期选点考察并完成项目设计,目前处于招投标阶段。完成大村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农事中心建设,现有农事综合服务中心6家。五是强化农村宅基地审批与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展全市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复核工作,完成二季度宅基地审批管理督查。1-6月,全市共受理农村宅基地新建申请11宗,审批9宗,审批面积1.97亩。六是纵深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以粮油、蔬菜、茶叶3种产业类型为重点,开展提升型、新建型、储备型3种类型的农业“标准地”试点,共确定9个农业“标准地”改革试验点,试点面积达3004亩。印发《关于印发宁国市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大托管改革试点面积10150亩。

2.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一是扎实推进改厕工作。印发《2023年宁国市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实施方案》,已完成1272户改厕任务及2022年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回头看”工作,推行“改厕样板村庄”和“改厕样板户”,推广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机制。二是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2022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完成43个已建成省级中心村长效管护情况半年验收,完成全市18个乡镇、街道重点整治村庄建设成效半年督查,完成12个美丽宜居村庄申报工作,其中港口镇山门村认定为国级美丽宜居村庄,青龙乡龙阁村等11个村认定为省级美丽宜居村庄。三是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印发了2023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牵头组织市住建局、交运局、妇联、生态环境分局等部门,对全市18个乡镇街道每季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完成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四五”规划及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

3.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是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扎实推进农业主体培育,强化品牌效应,新增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安徽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2家,宁国市汪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第五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截止2023年5月,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3家,较上年增加2家,产值为76.15亿元,累计占比43.3%,位居宣城第一,累计增幅10.1%。二是农村“三变”改革不断深化。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实2023年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660万元,共扶持13个村发展12个项目;开展村级报账员培训,不断提高乡镇和村级业务水平;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强村公司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强村公司发展。三是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扩展。印发《宁国市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长效机制,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财产性收入扩量、经营性收入壮大和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一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6元,同比增长5.7%。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扎实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荐省级家庭农场16家、合作社2家,培育133名乡村产业带头人;开展“头雁”“耕耘者”培育工作,推荐8名村股份经济组织负责人、经营主体负责人、种养大户等参与。

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强化基层责任落实。印发《宁国市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网格员管理办法(暂行)》《宁国市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网格员考评奖补办法》,加强基层网格管理;编撰《宁国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汇编》、制作宁国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宣传视频,全面宣传防返贫相关政策;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赛马”季度考核工作,共开展考核2次;印发《宁国市2023年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全市9万余户农户进行入户排查,新增防返贫监测帮扶96户221人。二是提升帮扶精度力度。召集“小红帽”、义工联合会、蓝天救援队等13家公益组织开展相关座谈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参与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社会组织在帮扶工作当中的职责和联系对接的监测对象。截止目前,13家社会组织已结对帮扶50余户监测对象,并多次开展实地帮扶工作。

(三)经验做法、创新做法

围绕家禽产业重点环节,充分发挥各环节企业优势,重组生产链、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细化分工,“五化”融合,创建“峪口育种-海大饲料-顺安养殖-云燕加工销售-司尔特粪污处理”全产业链模式,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品种繁育团队化。引进国内一流育种团队创建宁国思玛特禽业有限公司,征地325亩投资2.1亿元,建设50万套WOD168父母代种禽繁育基地,年产优质苗鸡5000万羽。二是饲料生产精准化。引进国内顶尖饲料生产企业--海大集团,针对顺安养殖的WOD168小型白羽肉鸡特征和不同日龄,精准化配制、生产专一全价饲料,推进养殖与饲料精准对接,融合发展,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三是设施养殖智能化。对原有地面平养鸡场进行设施化、现代化改造,实现鸡舍智能化生产、封闭式管理、标准化作业,实现了“四减两增”,即减少用工50%,减少用药0.6元/只,节约用地50%,节约饲料10%,增加养殖量60%,增加养殖效益1倍以上。四是粪污处理集中化。鼓励支持农业企业对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升级,推进粪污集中收集、密闭运输、工厂化生物发酵、有机肥商品化生产销售,年可处理畜禽粪污12.5万吨,2022年生产并推广商品有机肥4.524万吨。五是产品加工品牌化。引进上海紫燕集团,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紫燕百味鸡”加工基地—安徽云燕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家禽熟食6000万只,进一步健全宁国家禽业全产业链。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推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大力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6.9万亩,完成2个百亩精耕细作示范点打造。坚持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乡村产业为抓手,紧紧围绕“两大主导产业三大优势产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农民增收内生动力,确保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8%。

(二)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持续做好营商环境帮扶、绿色食品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山核桃产业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工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休闲旅游农业,力争全市新增长三角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265亿元,增长8%以上。

(三)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聚力打造改革示范点。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农村改厕等各项工作,确保今年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圆满完成。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压实部门预警,确保符合条件监测帮扶人口精准发现、即时帮扶。完善动态监测对象分类管理,优化帮扶责任体系,强化信息比对共享,统筹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持续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