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政府(办公室)>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2099802061L/202305-0004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09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5-16 发布日期: 2023-05-16
索引号: 11341702099802061L/202305-0004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名称: 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09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5-16
发布日期: 2023-05-16
对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0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5-16 17:55 来源:宁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宋玖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我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坚持“高价值”导向,激活知

识产权新价值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系统:一是以高价值专利培育为导向,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上下功夫;二是以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为着力点,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上下功夫;三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下功夫;四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手段,在知识产权管理上下功夫;五是以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建设为基础,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关于“构建知识产权运用服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内容:我局以服务网络建设、功能平台建设和主体能力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便企利企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2023 年我市已建成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 1 家、市级网点 2 家。现将三项建议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及专利产业化主体,鼓励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方面。 1、项目培育。积极组织安徽省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地理标志使用、企业贯标、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等各项工作申报,截至目前,宁国市获得安徽省首批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项目 1 家,商标品牌示范企业 3 家,贯标企业 5 家,开展地理标志运用 12 家,入围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保护企业 2 家,共计 22 家企业受益。2、网点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2023 年宁国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计划》并印发了《宁国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网点对照全年公共服务网点重点工作计划,按季度完成任务。2022 年各公共服务网点累计走访企业 30 余家,摸排可挖掘高价值发明专利技术 500 余项;确定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企业数 26 家,累计申报高价值发明专利 387 件。3、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深入开展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2022 年,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各相关企业按季度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及专题培训会,对各企业代表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培训。拓宽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022 年,共帮助 31 家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金额 3.09 亿元,其中,专利权质押 80 余件,金额 2.458 亿元;商标权质押 126 件,金额 0.632 亿元。

       二、指导企业在内部合理推行专利与薪酬相结合的薪酬制度方面。 我市每年组织 50 家企业开展宁国市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培育工程,以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价值创造体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和专利布局,提升各企业产品含金量,防范经济风险,打造宁国市核心产业核心竞争力。下一步我局将从宁国市实际出发,为企业负责人提供有利于规范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建议。按照企业负责人分类管理要求,综合考虑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和承担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为建立符合企业负责人特点的薪酬制度,规范企业收入分配秩序提供意见指导。

      三、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方面。政策引导。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宁国市人民政府积极制订并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我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宁国市质量提升奖励扶持实施意见》(宁政办[2021]5 号)和《宁国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举措》(宁政规[2022]4 号)激发各企业自主科研创新的内在动力。支持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对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和市企业购买高校院所先进技术成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2022 年,宁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宁国市质量提升奖励扶持实施意见》第九条知识产权政策兑现工作,兑现知识产权奖励资 340 万元。共涉及企业(个人)220 余家。目前,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进一步鼓励第三方投资参与专利研发。感谢您对我市专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