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乡村振兴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304-00034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宁国黄茶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4-15 发布日期: 2023-04-15
索引号: 1134170276475761XE/202304-00034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布机构: 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宁国黄茶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4-15
发布日期: 2023-04-15
宁国黄茶
发布时间:2023-04-15 08:06 来源:宁国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生长于安徽省宁国市域内无性系黄化茶树品种制成的绿茶类产品。

感官品质特征:宁国黄茶条直显芽,芽黄壮实,干茶色泽嫩黄、匀净;汤色杏黄明亮;香气嫩香持久,自带花香;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匀成朵、金黄明亮。

内在品质指标: 宁国黄茶总灰分≤7.0%、水浸出物≥35%、茶多酚≥12.5%、水分≤6.5%。

生态茶园

中黄一号(品种)

宁国黄茶

地形地貌

宁国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山地丘陵区,天目山山脉北麓,黄山余脉从西延伸入境,地貌类型以丘陵山地为主,最高海拔1587米,最低海拔40米。宁国黄茶主要产于宁国市东南部山区,其他区域也有少量种植,茶园以丘陵山地为主,多分布于海拔200-800米地带,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优越,该区域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地上植物生长茂盛,大量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后以腐殖质形式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在地表形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粗松残落物土层,有利于茶树的生长。茶叶生产季节,山中云多雾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积累和转化,造就了优异的茶叶品质。

土壤情况

宁国市自然土壤以黄红壤、黄壤为主,其次为黄棕壤等,山地土壤 pH值4.5-6.5,土体厚度≥50厘米,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质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速效磷、钾等营养成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气候特征

宁国市属北亚热带季风亚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地势高低差异明显,山区小气候独特,既有亚热带光、热、水的宽裕条件,又有暖温带辐射量高、温差大的特点,适宜茶树的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99小时;全年无霜期226天。年平均气温15.8℃,极端最高气温是42.0℃,极端最低气温是-15.9℃。 

水文情况

宁国市年平均降雨1475.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99.6毫米,最大年蒸发量为1715.7毫米,最小蒸发量1170.3毫米。

生产方式 

1、优良的品种选择:选择“中黄一号”、“中黄二号”、“中黄三号”等黄化类优良茶树品种。 

2、适宜的产地选择:选择在坡度25度以下,土壤pH值4.5-6.5,土层深厚,土体厚度≥50厘米,土地肥沃,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区域。茶园空地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遮光率控制在20-30%左右,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的要求。

3、规范的茶树种植:茶园开垦应注意保持水土,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对平地和坡度≤15度的缓坡地进行等高开垦;坡度>15度以上的,施工建筑梯式茶园,开垦深度在50厘米以上,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株行距0.25~0.35m×1.2~1.5m,种植以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底肥的深度在30-40厘米。

4、独特的茶园管理:茶园实行春中耕,夏浅锄、秋深挖。幼龄茶树进行定型修剪,对已经投产的茶园春茶后根据树势分别采取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等措施恢复树势。茶园结合秋挖施饼肥、有机肥。采用绿肥、农作物秸秆等覆盖土壤,保持和提高土壤的长期肥力。

5、先进的病虫防治技术:茶叶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等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的方法控制病虫草害,结合春耕、秋挖进行人工锄草,不使用化学除草剂,山区茶园生态环境优越,茶树病虫害发生轻微,适宜在茶园应用性激素、诱虫黄板、杀虫灯等各类绿色防控措施。

采摘与加工

1、严格的采摘标准

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采用人工采摘,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鲜叶采摘和运输时,应采用清洁、透气良好的器具进行盛装,不得紧压,不得采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 

2、先进的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为摊放-杀青-理条-烘干-回软-提香。

摊放:鲜叶采回后,把不同等级的鲜叶分别摊放到阴凉通风的室内竹簸中或摊青机中,摊放厚度为1千克/平方米左右,摊放时间以2-4小时为宜。通过适度摊青可以散发鲜叶中的青草气,散失部分水分,增进茶香,提高鲜爽度,有利于香气高雅滋味甘爽品质的形成。

杀青:是宁国黄茶制作的关键工序,对制茶品质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对成茶的色泽、香气、滋味都有重要影响。

理条:通过理条机往复理条,进一步固定外形,散发水分,提升香气,形成特有的凤形干茶外形。

烘干:通过烘干机蒸发茶叶的水分,进一步散发青气,促进茶叶香气发展,使外形更加平伏。

回软:当烘至7、8成干时,摊凉回软1-2小时,使叶子的水分重新分布扩散,并促进鲜爽回甘滋味的进一步形成。

提香:进一步散发水分,发展香气,便于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