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教体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宁国市教体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204-00338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印发《宁国市教体局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宁教〔2022〕1号
生成日期: 2022-04-01 发布日期: 2022-04-01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2392/202204-00338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教体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印发《宁国市教体局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宁教〔2022〕1号
生成日期: 2022-04-01
发布日期: 2022-04-01
关于印发《宁国市教体局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01 15:46 来源:宁国市教体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中小学、幼儿园,局机关各科室、二级机构:

现将《宁国市教体局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2022年3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宁国市教体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教体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决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盯群众期盼,持续攻坚克难,扎实推进“135”工程,即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体育”这一主线,聚焦机关效能、学校评价、应急处置三项改革,扎实推进保障体系、教育布局、基础建设、质量提升、风险防控等五大攻坚行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1.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阐释。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轮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学习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教体系统师生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形成教体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喜迎党的二十大浓厚氛围。

2.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基层,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引导基层党组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育时代新人。抓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提高人选质量、优化队伍结构,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高质量完成党员发展工作,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担当党建工作、推动教体发展责任。

3.着力创建基层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实践富有教体系统特色的党员教育管理办法,增强支部工作活力,精心培育“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开展党建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党员好故事活动,选树一批成长成才典型、教书育人典型、管理服务典型、道德模范典型的亮点品牌。

4.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教体事业整体发展规划,并融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机制,确保教体工作信息发布准确、安全、高效。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提高网络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舆情分析、研判、监管和引导。

5.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发挥派驻纪检信息员作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整改、早处理。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针对作风纪律情况,组织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

6.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原则,增强德育针对性、实效性,把德育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好文明班级评选工作。

7.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举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赛,开展丰富多彩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含延时服务)、课余训练、竞赛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完成省级学生体质健康抽测优秀率达12%目标任务。

8.提升美育工作水平。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为重点,改进美育教学,丰富美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

9.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推进,健全劳动教育长效机制。落实国家各学段劳动教育大纲,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校园劳动、学工学农、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明确考核要求,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0.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系列展示活动,组织好“开学第一课”“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教育活动,培育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众文化。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抓好中小学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

11.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中小学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和优秀研学基地建设,促进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深入开展。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管理规范化,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专门场地、专业指导、专题教育,推动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各类专题教育基地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12.提高协同育人效力。加强家庭教育,密切家校共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培植优秀班主任、班集体和学生典型,建立展示交流平台,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办好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

三、坚持服务民生,统筹推进教体事业协调发展

13.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大力扶持和规范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坚持星级幼儿园评估和年检制度,持续提高星级幼儿园占比和优质幼儿园总量,着力打造办园特色。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进科学保教,加强幼小科学衔接,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14.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班额占比,为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实行部门联控联保、动态监测,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关爱弱势群体,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0%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以上。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常态化,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严格实行划片招生,持续推进 “阳光分班”,确保招生结果公平公正公开。

15.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提升普通高中办学层次和内涵,提高品牌效应和质量效应。适应新高考需要,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支持三津学校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积极参与长三角、南京都市圈等教育协作组织活动。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

16.提高职业教育统筹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加强与省内优质高职院校合作,推动高职专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高专业设置针对性和实用性。推进新型学徒制走深走实,提高学生实训能力。进一步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提升校企合作的融入度,增强技能人才回流率。开展1+X证书试点项目,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确保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大体相当。

17.推进教体领域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加快优质普惠幼儿园建设,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改扩建幼儿园3所,力争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和50%以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行弹性“5+2”课后服务模式,鼓励学校提供多样化课后服务,遴选优质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着力建设15分钟健身圈,形成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18.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发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努力完成年度调控目标任务。重视和加强民族教育,改善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国防教育,落实军人子女入学优待政策,做好征兵学历审核工作。强化科技、环境等专题教育,培养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系列活动、社区教育活动、老年人活动。

四、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优质高效发展

19.落实三项改革。一是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科室职能和干部岗位职责,探索建立重点学校派驻纪检监察信息员制度,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局机关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执行能力。二是开展学校评价。坚持“保主保重、精准传递”的原则,分类设置中小学幼儿园综合考评内容,重点考核学校常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等。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推进学校管理和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三是强化应急处置。按照“131”(10分钟响应、30分钟到场、1天内形成初步处理意见)工作要求,积极稳妥处置突发事件。

20.实施五大攻坚行动。一是完善保障体系。确保财政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争取课后服务经费,化解高中学校历史遗留债务。建立高素质财务管理干部队伍,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师能大比拼活动,落实“三名”工程培养计划,实施“专题+自主”式全员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开展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年活动,选树和表彰优秀教师典型,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畅通教师补充渠道,实施校园招聘、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确保素质过硬。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深化教师职称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激发师资队伍活力。二是优化教育布局。启动兴业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项目建设,改建第二初中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可寄宿),化解城区中心学校大校额、大班额压力。推进农村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优化整合师资、教育设施设备等,弥补农村小规模学校分散办学资源不足。积极谋划填补城区教育布局空白,增加公办教育资源。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期保质完成新建学校项目3个、能力提升及校舍维修工程、体育中心改扩建项目,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和健身环境。四是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创新工作方式,深入课堂引领和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学过程和作业设计,减轻课业负担,提质增效。加快智慧学校建设,推进常态化应用,提高课堂效率。探索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五是防范化解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坚持聚焦问题、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源头治理,预防为主,及时有效防范化解教育领城重大风险,保持教育领域和谐稳定。

21.持续推进“双减”政策落实。深入贯彻省市“双减”工作有关要求,抓好学校教育主阵地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办学行为,解决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加大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动态监测“双减”工作成效。

22.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认真落实省市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研究制定我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工作,夯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认定基础工作。组织开展星级幼儿园预评估及验收,促进办园水平提升。常态化开展“五项管理”、“双减”工作督查,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五、坚持依法治教,积极营造和谐有序发展环境

23.大力推进教体系统法治建设。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全面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能力。强化教体系统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普法责任制,组织局机关、学校开展普法学法活动。

24.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建设。以校园安全防范“四个百分百”建设为基础,大力提升学校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防范水平。推动校园安保管理队伍改革,建立由安保公司派驻安保员制度,提升安保人员综合素养和反恐制暴能力。完成所有中小学前哨系统建设,建成城区15所反恐示范校。探索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强化师生饮食安全保障。常态化做好传染病和疫情防控工作。

25.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制定《宁国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学校、家庭、学生和社会重视近视防控,营造良好氛围。投入30万元改造2所学校教室灯光,建设市级近视防控中心1所,建成一批市级近视防控示范学校。

26.确保招生考试平稳有序。统筹疫情防控与考试安全,筑牢健康安全底线,保障高、中考等各类招生考试工作顺利开展。严格执行保密制度,确保各类试卷绝对安全。深入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正义考试环境。坚持以案说法,强化警示教育。积极迎接高考综合改革,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全面开展培训工作。

27.统筹做好其他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调整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巩固联点共建成果。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抓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会、双拥、统计、信访、节能减排、老龄、关心下一代、团队、妇幼、语言文字、档案管理和保密等工作。

六、坚持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8.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时尚休闲、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举办宁国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钓鱼、科技体育、元旦长跑等比赛,组织参加省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升科学健身水平。做好国民体质监测“五进”工作,完成省市下达的监测任务。

29.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积极申报2022年体育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推进“两馆一中心”项目和乡镇“三个一”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维护管理,满足群众日常健身需求。

30.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积极备战省十五运会,努力完成宣城市下达的金牌目标任务。创建2所以上市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求。举办全市青少年各项体育赛事9项,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加大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力争输送30名以上优秀运动员到上级体校。

31.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做好体育彩票销售服务工作,努力完成2022销售目标任务。开展体育产业专项扶持引导资金申报、评选工作,促进全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体系。积极举办长三角体育舞蹈邀请赛、宁国市体育嘉年华活动、长三角自行车赛等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推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