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我是市融媒体的记者,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住建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涉及到市民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请住建局领导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好的,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情况:
一、项目概况
3月份以来,我们积极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6个重点项目之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标准实施。今年,我市改造老旧小区20个,惠及1971户居民,总投资3064.8万元。这20个老旧小区分别是:种子公司宿舍、政工南巷88号、信用社宿舍、清华苑、津西广场小区、农业新村、津中综合楼、市医院宿舍、红房子小区、人武部宿舍、世纪花园、双河小区、日泉光电宿舍、小南河宁阳东路段小区、南小北巷小区、农行宿舍楼、乐农公寓、劳动南巷20号小区、劳动局宿舍楼、律师楼。
目前,日泉光电宿舍、小南河宁阳东路段小区等6个小区已基本完成改造;世纪花园、津中综合楼等11个小区正在施工中;市医院宿舍、清华苑等3个小区正在施工招标。
二、主要做法
我们坚持“立足岗位办实事、真诚服务为人民” ,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努力把实事办实。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改造计划“应改尽改”。对照上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要求,通过街道申请、现场探勘、多方征求意见、相关部门集体研究等方式,将20个小区确定为2021年改造计划,并积极争取省住建厅审批纳入了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基本实现了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应改尽改”。
(二)改造内容“能改必改”。一是广泛征求民意。在设计阶段,积极对接街道、社区、小区居民和小区业委会、小区党支部,现场查看,现场讨论,确定小区改造内容。推行了“点菜+下单”模式,变“政府配餐”为“百姓点菜”,做到既坚持老旧小区设计标准,又符合居民需求,实行人性化设计和施工。二是坚持急事先改。老旧小区外墙脱落、屋顶漏水、下水管道堵塞等问题较常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各小区投资预算范围内,尽力纳入改造。三是尽力提品质惠民生。在部分小区,增设了停车棚,安装了充电桩、快递柜、入口道闸、安防系统及健身器材等。针对自来水管网老化、申请使用天然气等改造事宜,协调水务公司、燃气公司等地下管网单位,同步规划、设计和实施,全面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各老旧小区的改造,基本达到了“保安、保通、保洁、保绿”的要求
(三)施工推进“能快则快”。一抓文明施工。老旧小区改造中,施工条件差、历史问题多、组织难度大,且对居民生活有影响,我们每小区一个工作专班,施工中尽量考虑群众生活和出行需要,错峰实施,坚持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二抓工程质量。明确施工进度,制定改造时序,确保改造工程质量。三抓环境改善。对小区内的临时搭建,积极与街道、社区等单位上门沟通,讲清利害关系,解开居民心结,争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后,当拆即拆。
(四)后续管理“及时跟进”。“三分建、七分管”。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重在维护和管理。原机械公司宿舍7、8号楼、锦苑广场于2020年10月份改造刚结束,我们就着手该小区的长效管理,经街道、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等多方配合,实现了小区居民自治管理,成为老旧小区管理新模式。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步伐,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加强街道、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等多方配合,抓好事前指导协调、事中检查督促、事后整改验收等重要环节工作,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设,及时进行完善,切实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出行条件,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凝心聚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红利。
问:我是市政府公开科的职员,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住建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我来提一个小区居民比较关心的问题,请问住建局领导,哪些老旧小区可以纳入改造范围?
答:好的,谢谢这位同志的提问!纳入老旧小区改造的条件和标准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老旧缺失、大部分房屋结构安全存在隐患不宜整体拆除的、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将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但改造任务中2000年底后的小区占比不得超过15%(按居民户数计)。
问:我是《宁国论坛》的编辑,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我们集中解决一些急事难事,得到小区居民的拥护和欢迎,成效显著,请问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谢谢这位编辑的提问!一是老旧小区“除旧换新”。改造后的小区,路面平整了,墙面干净了,垃圾不再堆积了,电线不再杂乱了,停车位增加了,路灯安装了,健身器材也有了,小区整体环境实现焕然一新。
二是办好实事“温暖民心”。老旧小区改造时,首先解决排水排污及地下管道“肠梗阻”问题,采取治本方式,重新铺设了管道,进行雨污分流,化解了排水不畅、积水内涝等多年的操心事、烦心事。
三是社区治理“补齐短板”。着眼于改造后的维护管理,通过发动小区党支部参与、居民自治等多种形式,部分小区已经组织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借此机会也感谢市委市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重视!感谢各单位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支持,感谢施工所在街道、社区和小区居民的理解和配合!谢谢记者的提问!谢谢大家的聆听!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疑惑和问题,欢迎到单位面对面和电话交流,联系人:左自裕。联系电话:4037081。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