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乡山核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22 15:19
来源:南极乡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基本情况
南极乡山核桃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安徽省宁国市东南部,距市区40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4860亩。产业园所在乡南极乡素有“中国山核桃第一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安徽省第八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乡、镇)。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宁国山核桃”实施原产地域保护,2009年“宁国山核桃”成功申报注册了“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2014年被评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19年已获得续展。所辖梅村村,是“中国山核桃第一村”,2011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产业园区内拥有山核桃食品加工企业9家,山核桃产业联合体2个,山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3个,山核桃生产家庭农场95家。山核桃初加工剥壳生产线9条,山核桃周转贮藏保鲜库10个。
二、功能定位与目标思路及带动情况
1、主导产业突出。园区山场总面积近19万亩,其中山核桃种植面积 10万余亩,正常年份年产量3000吨,占全市产量的三分之一,农业产值约1.8亿元,山核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近4亿元,山核桃主导产业总产值近6亿元。南极乡80%的农户从事山核桃生产,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山核桃,2019年宁国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74元,南极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82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近年来,南极乡通过实施山核桃标准化生产,打造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大、质量可追溯山核桃知名品牌;通过支持山核桃加工企业发展,依托企业开展品牌策划营销、电子商务营销,进行产品宣传推介;通过对山核桃从业人员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人员从业素质;通过产前的人员培训、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宣传推广等各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山核桃支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南极乡依托当地资源,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山核桃产业,形成了山核桃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及可持续发展的一村一品格局。
2、加工企业蓬勃发展。随着南极乡山核桃产业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全乡近年来新办山核桃产品加工企业9家,年加工能力2500吨,年加工产值近4亿元。主要品牌有詹氏、龙香源、孟仔、徽林、梅记、家乡源等。其中于1995年创办的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是行业内获“绿色食品”认证品种最多的企业,“詹氏”山核桃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安徽名牌产品”、“安徽名牌农产品”称号。龙香源公司是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龙香源品牌的山核桃系列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梅记”品牌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智超”牌山核桃被评为“宣城市名牌农产品”。““梅记”“家乡源”“子宏”食品绿色认证正在创建中。2020年力争园区山核桃食品加工产值突破4亿元。
3、专业合作社、经纪人队伍等新型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在龙头企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南极乡先后成立了宁国市南极乡梅村山核桃专业合作社、贵农山核桃专业合作社、龙鑫山核桃专业合作社,其中贵农山桃花专业合作社2014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乡参加合作社社员662人。经过创建获得宣城市示范农业龙头企业7家,山核桃产业联合体2个,宣城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家,省级示范家庭林场1家。经过组织从事山核桃原材料购销、山核桃炒货消费市场拓展为主的经纪人队伍超过4百人,在淘宝网开设山核桃网店30余家。2018年南极乡成功创建安徽省示范电商小镇,2019年网上交易额2亿元。
4、带动情况。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帮扶、产业联合体订单购销。专业合作社生产管理以及家庭农场经纪人队伍建设,带动山核桃自产自销2500吨,解决长年劳动就业500多人,人均就业增收22000元/年。同时也给当地经济相对困难的20多户林农带来了就业打工支柱收入,成为困难户家庭生产生活收入依靠。
三、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山核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南极乡2020年印发《南极乡山核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明确2020年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及责任分工,成立以乡政府负责同志为组长,乡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各村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山核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和调度各项工作。南极乡乡、村两级十分重视山核桃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南极乡山核桃产业振兴五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产业支撑政策,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从2009年起将山核桃产区村列入禁伐区,一律停止下达杂木、大柴采伐计划,遏制人工林采伐,其他地区天然林为限采区,严禁成片采伐,切实将生态环境建设落到实处。推广林间种草与割灌机上山补贴,加强宣传教育与惩治违法违规行为相结合,把推广割灌机上山等涉农补贴项目与严禁使用草甘膦、高残留农药有机结合,建立生态保护和恢复生态管理体系。山核桃产区的水土流失,过度开发种植、化学除草、林下植被的损失,不合理的乱施化肥、农药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真正实现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宁国市“30万亩”山核桃绿色生产示范基地认证已获得续展,詹氏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获得“山核桃食品加工5个绿色认证证书”,宁国市梅记食品有限公司、宁国市家乡源食品有限公司、宁国市子宏食品有限公司山核桃食品加工绿色认证审核办理中。全乡山核桃种植绿色管理严格按照省级山核桃技术规程、技术标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标准执行。全乡宁国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均登录安徽省农产品可追溯平台及国家农产品可追溯平台。
四、其他材料
(一)科学布局
1、区位优势明显。乡域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1.18万人,规模适当。南极乡位于宁国市东南部,距市区38公里,南与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接壤,056县道穿境而过,距最近的高速公路“宁千”高速中溪出入口仅15公里。周边1小时车程内有4A景区浙西大峡谷和3A景区华东大裂谷、吴越古道,距“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浙江临安市龙岗镇仅43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2、规划科学合理。已编制《南极乡总体规划(2018—2030)》,功能定位:宁国市一般乡镇,做强做优以山核桃为代表的农土特产生态加工业链,打造山核桃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
(二)创新农民利益连结共享机制,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创新。一是强化主体培育,大力发展农业联合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纪人队伍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发展脱贫产业,通过生产带动、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让广大村民分享更多产业发展红利。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通过政策扶持、贴息优惠、风险补偿等,加强银企对接,完善金融服务,着力向传统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鼓励农民创业。三是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等,鼓励农民就地就业。
(三)政策推进
近年来,宁国市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宁国市乡村振兴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宁国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宁国市扶持产业发展“1+1+5”政策体系的通知》、《宁国市山核桃振兴五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产业奖扶发展政策,再加上上山农机购置纳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及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补助申报项目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企业设备科技项目更新。有效地保障了当地山核桃产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