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制定背景
为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确保完成我市大气污染防治2019年目标任务,制定本行动方案。
二、工作目标
利用约100天的时间,集中开展全市各类大气污染源的整治,通过综合施策、全力攻坚、严防死守,确保我市2019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83%以上。
三、起草过程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五控”(控煤、控尘、控气、控车、控烧),重点关注城市建成区及近郊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建成区内散煤使用情况,散煤加工点取缔情况;建筑工地、拆迁工地、道路施工工地、水泥搅拌站、石料加工场等点位扬尘治理情况,城市道路保洁情况;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安装使用情况,“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情况,工业企业挥发行有机污染物治理情况,燃煤锅炉、燃煤窑炉淘汰及深度治理情况;重型柴油货车限、绕行方案落实情况,农用车、冒黑烟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上路行驶情况,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情况,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清洁、使用情况;城区内垃圾焚烧、城市周边及高速公路周边秸秆焚烧情况等。加强联防联控,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查问责,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四、工作内容
(一)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煤)
加快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2019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等燃煤设施淘汰工作,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建成区生物质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分局、市经信局,配合部门:市市场监管局)。严格锅炉使用登记管理,对不符合管理政策要求的燃煤锅炉,锅炉使用登记部门不再注册登记和核发相关证照。(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管局,配合部门:市经信局、数据资源管理局)
扬尘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控尘)
1. 强化各类施工扬尘整治。开展施工工地扬尘综合整治,实现工地封闭围挡、易扬尘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路面硬化、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百”。市建成区内施工现场禁止露天(或未密闭)现场搅拌混凝土、现场未密闭搅拌砂浆,严控拆除作业现场扬尘污染,严格渣土车运输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要求,确保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措施落实到位;对违规施工单位和企业,责令立即停工,并按相关规定上限处罚。(牵头部门: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运局、市水利局、宁国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加强混凝土(沥青)搅拌站扬尘整治。各类混凝土(沥青)搅拌站、水稳拌和站,要做好场地和道路硬化、保洁,骨料仓、配料仓、传送带、二层以上搅拌楼(站)全封闭;搅拌主机、粉料筒仓加装强制集尘设施收尘,粉料筒仓吹灰管采用硬式密闭接口防止进料泄露;建污水沉淀池回收利用生产污水,鼓励上砂石分离机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鼓励生产企业采用污水、废渣零排放措施;安装混凝土罐车出场自动冲洗设施,对出入车辆全部冲洗;限制超量运载混凝土,加装防滴漏装置。(牵头部门:市住建局、市交运局、市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配合部门: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分局)
3. 强化工业物料堆场扬尘整治。加强工业堆场扬尘污染防治,年底前,火电、建材、铸造等企业实现规范管理。按照“场地硬化、流体进库、密闭传输、湿法装卸、车辆冲洗”的标准,对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废渣等易产生粉尘的粉状、粒状物料及燃料实现密闭储存,完成生产工艺无组织排放污染治理,实现“空中防扬散、地面防流失、地下防渗漏”。(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4. 深化城市道路扬尘整治。运载散煤、砂石料、建筑垃圾等易抛洒、扬尘的散装物料车辆行驶公路时必须采取覆盖等措施。全面加强渣土运输处置扬尘整治。渣土车辆出场前进行冲洗保洁,渣土运输实行经营许可制度,运输车辆安装密闭装置和定位系统。渣土运输车辆随车携带准运证,按照规定路线、时间行驶,沿途不丢弃、遗撒渣土。实施城区和城郊结合部道路网格化保洁管理,加大道路洒水、冲洗频次,加强道路机械化清扫力度。(牵头部门:市城管执法局、市交运局,配合部门:市公安局、市住建局)
5. 加强市域内国省道机扫保洁。重点加强市域内国省干线公路的扬尘清扫清洗力度,有效减少绕城国省干线公路的起尘量。(牵头部门:市交运局,配合部门:市城管执法局)
(三)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控气)
加强高排放企业环境监管执法,对存在超标排污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并责令立即整改。对无法立即完成整改的,实施停产整治;停产整治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依法责令停业、关闭。鼓励支持企业超低排放,必要时实施错峰生产。组织开展对水泥、砖瓦、铸造企业无组织排放专项检查,对粉尘无组织排放情形较严重的,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依法处罚,限期整改。对煤炭、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粉状、粒状物料及燃料,应当密闭储存、封闭运输。通过洒水、喷淋、覆盖等抑尘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严格按照国家《重点行业挥发行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文件要求,以“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总量削减”为原则,采取原料替代、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等多种手段,分类进行整治。(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部门: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加快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排气污染(控车)
1. 加快车船结构升级。2019年7月1日起,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汽车辆。(牵头部门:市公安局、市交运局、市生态环境分局,配合部门: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
加快油品质量升级。2018年12月1日起,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乙醇汽油和柴油,停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严格规范成品油流通秩序,依法依规严厉查处非法调和油品、生产销售伪劣、质量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标识虚假的油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成品油质量升级取得实效。市场监管局、商务部门要持续开展对加油站、储油库的油品质量抽检,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成品油零售许可证。(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管局,配合部门: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交运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加强油气回收督查检查。开展加油站、储油库以及油罐车油气回收设施专项检查,督促未安装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或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进行整改。(牵头部门:市商务局,配合部门: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市场监管局)
4.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优化重型车辆绕城行驶方案,通过新建道路、分时规划路线等方式,完善重型车辆绕城方案,科学确定普通干线公路绕城和专用绕城通道路线,完善城区环路通行条件,明确国三标准及以下柴油车辆禁限行区域、路段以及绕行具体路线,通过采取在重点路段进行管制执勤等方式,严控大型货车进城。(牵头部门: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配合部门:市交运局、市城管执法局)
(五)加强其他污染防治,控制各类露天焚烧(控烧)
1. 推进秸秆、垃圾等综合利用和禁烧。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强化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全面开展秋季秸秆禁烧行动,严看死守秸秆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要切实加强关键时段、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的巡查,特别是对城区周边、国省道公路干线两侧等重点区域,要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秸秆现象。加强农村及城市周边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禁止露天焚烧生活垃圾、落叶等。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秸秆露天焚烧违法行为快取证、快处理,严厉打击焚烧秸秆以及阻挠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等违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效应。(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城管执法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单位:市秸秆禁烧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 强化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治理。对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依法停业限期整治,在完成整治、完善相关证照手续、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营业。依法关闭规范摊群点以外的露天餐饮、烧烤摊点,推广无炭烧烤。对宁阳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餐饮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定整治对象。组织做好整治各环节工作,及时跟进相关措施。(牵头部门:市城管执法局,配合部门: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市场监管局)
3. 持续开展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运输、销售等源头管控,规范烟花爆竹销售网点管理,加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理和处罚力度。(牵头部门:市公安局
五、创新举措
一方面: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另一方面:围绕“五控”(控煤、控尘、控气、控车、控烧),涉及范围广,实现全覆盖;最后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对秸秆露天焚烧违法行为快取证、快处理,形成高压态势。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了更好的的落实文件精神,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将成立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以及具体负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整治行动的协调推进、进展调度;研究解决督查中发现的问题。